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鼎秀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选择素
  • 4篇P选择素
  • 3篇蛋白
  • 3篇粘附
  • 3篇肾小球
  • 3篇肾性
  • 2篇血清
  • 2篇血透
  • 2篇血透患者
  • 2篇粘附分子
  • 2篇粘附分子P选...
  • 2篇肾癌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炎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疾病
  • 2篇肾肿瘤
  • 2篇肿瘤
  • 2篇胃肿瘤
  • 2篇细胞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3篇楼鼎秀
  • 11篇董德长
  • 7篇曹红娣
  • 5篇周同
  • 5篇姚建
  • 5篇李晓
  • 4篇王伟铭
  • 4篇赵军
  • 3篇汪关煜
  • 3篇董晓蓓
  • 3篇朱萍
  • 2篇吴云林
  • 2篇陈金联
  • 2篇王鸿利
  • 2篇王瑞年
  • 1篇贾金康
  • 1篇冯波
  • 1篇陈庆荣

传媒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外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粘附蛋白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
1997年
为探讨血清粘附蛋白在肾脏疾病中变化的意义。采用一步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结果为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在肾脏疾病时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血清Ⅳ型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与肾脏疾病进展及硬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为血清粘附蛋白代谢的变化在肾脏疾病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临床早期监测和判断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
王伟铭周同李晓姚建楼鼎秀王鸿利董德长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疾病关系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疾病关系研究周同,李晓,楼鼎秀,董德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选择素(selectins)是新近被发现属细胞粘附分子一个家族。包括P选择素(P-selectin)、E选择素(E-selectin)和L选择素...
周同李晓楼鼎秀董德长
关键词:P选择素粘附分子病理生理学
P选择素在胃癌、肾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1996年
目的:P选择素可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粘附和作用,本研究探讨了P选择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用P选择素单抗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胃癌和20例肾癌组织P选择素表达,并对55例胃癌作5年以上随访。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P选择素阳性表达为32例,阳性率为53.3%;20例肾癌的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为55.0%。P选择素不仅在肿瘤血管内皮上表达,也可在肿瘤细胞膜上表达。胃癌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为70.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26.1%,P<0.01。P选择素在Ⅲ、Ⅳ期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肿瘤(胃癌,分别为80.0%和26.7%,P<0.01;肾癌,分别为87.5%和33.3%,P<0.05)。此外55例胃癌中P选择素阳性表达者的平均生存期25.5±21.8月和5年生存率为10.7%,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P选择素与胃癌、肾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并可能是一种观察肿瘤预后的新指标。
周同李晓楼鼎秀董德长陈金联吴云林王瑞年
关键词:P选择素胃肿瘤肾肿瘤肿瘤转移
血透患者铁代谢异常及与铝的关系被引量:5
1994年
血透患者铁代谢异常及与铝的关系赵军,楼鼎秀,曹红娣,董晓蓓,汪关煜,朱萍,董德长ABNORMALITYOFIRONMETABOLISMANDITSCORRELATIONWITHALUMINIUMINHEMODIALYSISPATIETSZhaoJun...
赵军楼鼎秀曹红娣董晓蓓汪关煜朱萍董德长
关键词:血透患者铁代谢血清铁蛋白肾性贫血总铁结合力
D16S80和D16S125两位点RFLP在多囊肾症状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TaqⅠ酶解、Southern印迹及24-1和26-6探针分子杂交,调查了上海地区汉族随机样本D16S80和D16S125两位点的RFLP,并以此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成人多囊肾家系风险成员试作症状前诊断。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D16S80位点有B1(3.8kb)和B2(1.5/1.3kb)两个分子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为0.725和0.275.PIC0.32,未见欧洲白人中检出的B3(1.5kb)等位基因;D16S125位点有E'1(5.8/2.5kb)、E2(0.85kb)和E3(2.5kb)三个分子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为0.2581、0.6935和0.0484,PIC0.39,E'1不同于欧洲白人中的E1(5.8kb)在于另有2.5kb伴行,E3也是一个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新发现的等位基因。X和H两个家系的连锁分析证明我国成人多囊肾与B2分子等位基因连锁。H家系成员Ⅲ1确诊为PKD1基因携带者,宜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潘淑英冯际平袁臻乐冯波楼鼎秀陈仁彪董德长
关键词:成人囊性肾RFLP遗传病
肾脏内分泌系列测定及临床应用研究(摘要)
1993年
本研究应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系列测定肾脏内分泌激素并探讨了在有关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当肾脏疾病损及肾功能时,尿中扩血管前列腺素增多,即使到达肾衰阶段,虽然前列腺素的绝对值减低,但扩血管和缩血管前列腺素的比值以及扩血管前列腺素和肌酐廓清率(ccr)比值都增高。显然这是肾脏的一种代偿机制,以增加肾血流、利尿利钠,以维护肾功能:在高血压病中扩血管前列腺素减低。
董德长楼鼎秀姚建赵军马骏先曹红娣何劲松钱苏陈庆荣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放射免疫方法代偿机制红细胞生成素维持性透析肾素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观察
1997年
为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3例各种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显示:①肾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②肾小球细胞增生及硬化明显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肾小球炎症轻微者(P<0.001);③肾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其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r=0.577,P<0.001)。提示: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肾小球内血小板活化、细胞增生及硬化情况。
周同李晓王伟铭姚建楼鼎秀王鸿利董德长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血浆P选择素
人肾间质细胞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肾间质细胞,尤其是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人肾髓质组织,成功地分离培养间质成纤维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及细胞结构蛋白(细胞角蛋白阴性、波形蛋白阳性和成纤维细胞表面抗原阳性)确定为成纤维细胞,同时根据细胞形态及细胞结构蛋白变化,提出成纤维细胞的增多部分是由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
王伟铭姚建曹红娣楼鼎秀
关键词: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细胞转化
血透患者铝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1995年
血透患者铝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楼鼎秀,赵军,董晓蓓,曹红娣,朱萍,汪关煜,云德长ADVERSEAFFECTSOFALUMINIUMONHEiMOGLOBINSYNTHESlsANDERYTHRO-POIESlsiNHEMODIALYSl...
楼鼎秀赵军董晓蓓曹红娣朱萍汪关煜云德长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利钠肽受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为探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的利钠肽受体类型,应用不同浓度的心房肽(ANP)、脑钠肽(BNP)及 C 型利钠肽(CNP)刺激系膜细胞,观察系膜细胞产生 cGMP 的量。结果显示系膜细胞在三种利钠肽刺激后产生 cGMP 量的大小依次为 CNP、ANP、BNP。表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主要存在 CNP 受体结合位点。
姚建曹红娣王伟铭楼鼎秀董德长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利钠肽受体环磷酸鸟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