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晓鸿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F-1α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宫颈癌发病、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98—2010),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截止到2010年12月关于HIF-1α与宫颈癌发病、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侵袭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862例患者和243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的HIF-1α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54.72,95%CI为28.87~103.70);HIF-1α在宫颈鳞癌组与非鳞癌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为0.39~1.75);HIF-1α在宫颈癌低分化组及高分化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0,95%CI为3.18~7.88);HIF-1α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转移组(OR=6.24,95%CI为2.90~13.44)。结论:HIF-1α在宫颈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侵袭性有关。
- 狄晓鸿吕瑞
- 关键词:宫颈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META分析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BAG-1、MCM2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基因2结合致癌基因1(BAG-1)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作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有效性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术前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6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同一宫颈癌患者NACT前宫颈活检组织及NACT后手术切除标本中BAG-1及MCM2蛋白的表达,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及NACT前、后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其与NACT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NACT前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67.8%(61/90)和81.1%(73/9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1.7%(7/60)和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5.736和76.909,均P=0.000)。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70.0%(63/90)和78.9%(71/90),NACT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104和0.139,均P>0.05)。NACT后,9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效59例(65.6%),无效31例(34.4%),NACT疗效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线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均无关(均P>0.05)。化疗有效组的BAG-1高表达率低于化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2%vs.93.5%,χ^2=12.636,P=0.000),而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的MCM2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vs.83.9%,χ^2=0.235,P=0.628)。结论:BAG-1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疗效的参考指标。
- 宋丽娟向琳金荣康雅琼李晓琴魏春燕戴银桥张骞文狄晓鸿
- 关键词:宫颈肿瘤BAG-1MCM2新辅助化疗
- 伴有腹水和血清CA-125抗原升高的9例卵巢良性肿块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伴腹水和血清CA-125抗原升高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术前多考虑卵巢癌而手术治疗,于术中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术前均无病理学和(或)细胞学阳性发现。也无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该类疾病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纤维瘤样病变和盆腔结核性肿块最常见。结论 盆腔肿块伴腹水和血清CA-125抗原升高时并不能立即诊断为卵巢癌,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是惟一确诊的方法;对可疑病例及早行探查手术是简便、可靠的方法。
- 狄晓鸿
-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腹水CA-125抗原
- 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铂类(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1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单用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化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疲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失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2%,对照组为57.4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28%,对照组为2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对照组为19.30%;治疗组为25.93%,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可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 狄晓鸿吕瑞
- 关键词:卵巢癌参芪扶正注射液紫杉醇卡铂
-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BAG-1、MCM2表达及其与p16、HR-HPV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SIL进展程度、p16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7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6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并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所有样本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BAG-1、MCM2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在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组分别为5.6%(2/36)、2.8%(1/36)及0(0/36),在LSIL组分别为40.3%(31/77)、50.6%(39/77)及27.3%(21/77),在HSIL组分别为85.5%(59/69)、91.3%(63/69)及88.4%(61/69),HR-HPV感染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9/36)、63.6%(49/77)及92.8%(64/69),BAG-1、MCM2、p16阳性率及HR-HPV感染率均随SIL病变程度上升而增高(P均<0.05)。不管在LSIL组还是HSIL组,BAG-1、MCM2表达与p16表达、HR-HPV感染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BAG-1及MCM2表达与SIL病变程度、p16表达及HR-HPV感染状态呈正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子宫颈SIL的发生、发展过程。
- 宋丽娟杨文翠狄晓鸿魏春燕戴银桥梁涛李晓琴
- 关键词:BAG-1MCM2P16
- 黄连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作用研究
-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COX-2、Bcl-2蛋...
- 狄晓鸿
- 关键词:黄连素宫颈癌HELA细胞
- 文献传递
- 难治性宫颈癌阴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难治性宫颈癌阴道出血的介入治疗及疗效。方法 :8例中晚期宫颈癌 (Ⅱa期 1例 ,Ⅱb期 5例 ,Ⅲb期 2例 )患者因阴道难治性出血 ,紧急采用髂内动脉化疗及血管栓塞 ,观察并评定其近期疗效。结果 :近期有效率10 0 % ,其中Ⅱa、Ⅱb期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 ,断端无癌细胞 ,淋巴结转移者 4例。结论
- 狄晓鸿张庆明
- 关键词:阴道出血介入治疗
- 中西医结合防治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136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现因妇科肿瘤需再次手术的患者于关腹时腹腔内直接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术后口服大承气汤。经2年随访观察。另选择1组92例与治疗组疾病分类、分期相近,术式相同,关腹时腹腔内直接注入抗生素液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0.042,P<0.05)。
- 狄晓鸿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复方丹参注射液大承气汤腹腔灌注
- 黄连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作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COX-2)、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黄连素在体外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对宫颈癌Hela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证实黄连素作用Hela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下调,COX-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连素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狄晓鸿高英敏郭红云
- 关键词:黄连素宫颈癌HELA细胞COX-2BCL-2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的5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的5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5d的血小板活性物质指标[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CD63)、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和抗氧化能力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62p、PAsT、CD63及GPⅡb/Ⅲ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5d观察组cD62p、PAsT、CD63及GPⅡb/Ⅲa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AC、MDA、SOD及L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5d观察组MDA及LPO均低于同期对照组[(26.15±3.59)μmol/L比(29.48±2.61)μmol/L、(23.26±1.52)μmol/L比(26.39±2.55)μmol/L,(3.45±0.88)μmol/L比(4.57±0.23)μmol/L、(3.06±0.65)μmol/L比(3.89±0.17)μmol/L],TAC及SOD均高于同期对照组[(10.16±2.40)kU/L比(8.42±1.31)kU/L、(11.98±2.46)kU/L比(9.86±1.38)kU/L,(88.69±8.79)U/L比(75.37±8.02)U/L、(95.23±7.26)U/L比(83.27±8.1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均优于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
- 孙萍贺秀芬狄晓鸿
- 关键词:硫酸镁硝苯地平高血压妊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