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墨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三叉神经
  • 7篇三叉神经痛
  • 7篇神经痛
  • 7篇经痛
  • 6篇微血管
  • 6篇减压术
  • 5篇血管减压
  • 5篇血管减压术
  • 5篇微血管减压
  • 5篇微血管减压术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三叉神...
  • 3篇疗效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面肌
  • 2篇面肌痉挛
  • 2篇脑损伤
  • 2篇痉挛

机构

  • 13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13篇王墨
  • 11篇张勇
  • 8篇林劲芝
  • 7篇孙晓辉
  • 7篇罗唯师
  • 5篇罗国轩
  • 3篇颜剑豪
  • 3篇张阳
  • 2篇罗成
  • 1篇罗衡山
  • 1篇吴海涛
  • 1篇张丽
  • 1篇续岭
  • 1篇赵洪新
  • 1篇陈小忠
  • 1篇柯以铨
  • 1篇瞿文军
  • 1篇朱明华
  • 1篇彭若愚
  • 1篇张相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9年
三叉神经痛(trige minal neuralgia,TN)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仍未明了,后者多继发于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等。目前,口服药物是首选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度病人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甘油注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经皮微球囊压迫(percutaneousmicroballoon compression,PMC)半月节治疗TN,可作为难治性TN的替代治疗。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见效快、治疗效果佳。本文就PMC治疗T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罗成张勇罗国轩王墨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结果研究核磁共振DTI扫描序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7例经手术证实的因责任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TN)患者(患者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横轴面DT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对照组三叉神经的ADC值为(1.76±0.98)×10-3mm2/s,FA值为0.40±0.18,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值和FA值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患者A组比较,ADC、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B、C、D 3组三叉神经受压组比较,ADC、FA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部位ADC值增高59例,不变8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三叉神经组织。压迫部位FA值下降32例,不变23例,增高11例,平均FA值低于对照组三叉神经组织。结论 DTI对判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一定价值,三叉神经压迫程度越大,ADC值越高,FA值越低,对TN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微血管减压术
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心血管反应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导航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对心血管所产生的副作用。方法对25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对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经皮穿刺热凝毁损,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所有256例(100%)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及血压的升高,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调控效果良好。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有22例(8.6%)患者出现即时的不同程度的心率和血压的降低(最低心率<60次/min有12例(4.7%),最低心率≥60次/min有10例(3.9%),对心率下降但心率≥60次/min的患者采用立刻终止手术操作,患者心率可以逐渐好转。对心率下降并且心率<60次/min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干预后,患者心率能恢复正常。结论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心率及血压变化,立即予以停止手术操作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林劲芝王墨罗唯师张相罗国轩孙晓辉张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心率
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及其脑组织氧分压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求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并且符合GCS≤8分,术前以及术后行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aO2)测定;分析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经过手术的干预,8、24、48、72h后PbtO2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死亡组中,术后8、24、48hPbtO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局部脑组织氧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持续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
林劲芝瞿文军柯以铨罗衡山王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氧分压
活血醒脑方对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活血醒脑方对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40只6周龄SPF级大鼠体质量200±30g,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造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活血醒脑方组(Low HXXNF)和高剂量活血醒脑方组(High HXXNF);使用TUNEL法原位检测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颅脑组织Bcl-2、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目、凋亡细胞指数(ACI)、Caspase-3、Caspase-9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模型组,活血醒脑方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目、凋亡细胞指数、Caspase-3、Caspase-9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活血醒脑方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活血醒脑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且高剂量活血醒脑方组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剂量活血醒脑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醒脑方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因子抑制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神经细胞凋亡,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王墨梁兴波刘佳文陈景佳郑嘉伟张勇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细胞细胞凋亡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治疗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F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MVD治疗,观察组在MVD中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观察组患者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波形消失时处于哪个手术阶段,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波形中的V波下降超过50%情况;对比手术后1 d、手术后3个月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后1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SR波形在探查桥小脑角时消失6例(15.00%),在神经减压时消失33例(82.50%),1例手术结束时仍未消失(2.50%);BAEP波形V波下降超过50%有5例;手术后1 d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后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两组患者面瘫、耳鸣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听力受损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MVD治疗HFS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高,较单用MVD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王墨吴明坤张阳罗国轩罗成张勇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征性MRI序列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不同成像序列在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行MRTA检查,运用三维时间飞跃成像序列(3D-TOF)、超快平衡场回波序列(B-TFE)、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序列(THRIVE)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观察血管神经走行关系,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MRTA检查共发现责任血管115例,三叉神经无血管压迫13例;术中观察发现责任血管122例,三叉神经无血管压迫6例。MRTA检查与术中观察情况一致121例(95%)。本组治愈10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 MRTA检查对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与神经关系具有重要价值,3D-TOF、B-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可显示责任血管,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术前评估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3D-CTA与3D-DSA在破裂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通过3D-CTA和3D-DSA临床应用,探讨二种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例因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3D-CTA和3D-DSA检查,并全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51例患者中,CTA检查发现52个动脉瘤,DSA发现53个动脉瘤,二种检查在准确性和灵敏性上无显著差异。53个动脉瘤全部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程度0级45个、1级8个。结论 3D-CTA检查无创、经济、快捷、简便,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首选检查方法;3D-DSA对重要穿支血管及动脉瘤瘤颈情况显示优势,可作为可疑复杂性动脉瘤的对比筛查方法,并且可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技术互相补充,完善脑动脉瘤的检查与治疗。
孙晓辉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关键词:脑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介入栓塞治疗
双靶点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双靶点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行CT引导立体定向导航PRT治疗的PTN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靶点治疗组30例和单靶点治疗组30例,单靶点治疗组患者只进行1个靶点毁损,双靶点治疗组患者进行深、浅间隔3mm的2个靶点毁损。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2年,双靶点治疗组患者疗效优者所占比例(86.7%、70%1高于单靶点治疗组(60%、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双靶点治疗组患者疼痛复发率(O%、3.3%、6.7%)均低于单靶点治疗组(3.3%、10%、16.7%),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患侧面部感觉减退,未出现角膜溃疡、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等并发症。术后1周、3个月、1年及2年,2组患者的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靶点PRT治疗PTN,与单靶点比较可明显提高术后疼痛缓解效果,并且不显著增加术后面部麻木程度。
林劲芝张阳彭若愚罗国轩罗唯师王墨朱明华孙晓辉张勇
关键词:双靶点三叉神经痛
MRI成像和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分析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照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不同成像序列表现并结合微血管减压术中所见,明确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方法回顾128例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行MRTA检查,采用3D—TOF、B—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对病变侧三叉神经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重建,观察血管神经走行关系,并与MVD所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责任血管。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分别根据MRTA的B—TFE、3D—TOF、THRIVE及MIP4个重建断面融合图像分析患侧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存在接触或压迫,其中小脑上动脉55例(43%);小脑前下动脉38例(30%);椎、基底动脉26例(20%);岩静脉9例(7%)。阳性率达90%。与术中所见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其次是小脑前下动脉,椎、基底动脉和岩静脉。选择MRTA的3D—TOF、B—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可以显示责任血管,并具有较高的阳性结果。
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微血管减压术责任血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