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利

作品数:22 被引量:41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耐药性
  • 4篇血流感染
  • 4篇血培养
  • 4篇菌属
  • 4篇杆菌
  • 3篇药性分析
  • 3篇原体
  • 3篇沙门菌
  • 3篇细菌
  • 3篇泌尿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2篇动力疗法
  • 2篇血症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药物敏感性
  • 2篇药物敏感性分...
  • 2篇医院获得性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新疆军区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作者

  • 22篇王磊利
  • 13篇罗燕萍
  • 12篇叶丽艳
  • 9篇张有江
  • 8篇陈荣
  • 8篇杨继勇
  • 5篇郭玲
  • 5篇沈定霞
  • 5篇赵强
  • 3篇马艳宁
  • 2篇刘朝军
  • 2篇王凯飞
  • 2篇周光
  • 2篇梁新秀
  • 1篇张文玲
  • 1篇宋阳
  • 1篇杨英
  • 1篇王升启
  • 1篇曹敬荣
  • 1篇程倩

传媒

  • 1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2012北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6年1438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3
2018年
目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九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分析北京地区患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呼吸道病原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4383例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季节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对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地区2013-2016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4.31%(3496/14383),病原体抗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18.25%、乙型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为7.65%和副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为2.30%,单一感染占80.12%;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病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春、冬两季的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结论通过IFA检测可初步掌握北京地区呼吸道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率,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王丽周光周光王磊利陈刚陈刚叶丽艳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间接免疫荧光法
2008-2013年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泌尿外科门诊送检的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3 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数据,采用WHO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均有很高的敏感性,敏感率〉90.0%;2008-2013年解脲脲支原体对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均有下降趋势,敏感率降低13.0%~68.1%,且女性患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解脲脲支原体对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则随着年龄增长药物敏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解脲脲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有很高的敏感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解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率差异较大,经验用药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播散。
赵强王磊利张有江罗燕萍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药物敏感性
医院餐厅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属带菌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餐厅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属携带状况、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某医院7个餐厅工作人员的1007份查体便标本进行增菌和分离,对可疑沙门菌属进行生化、血清学分型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该医院餐厅工作人员沙门菌的总携带率是4.37%,有B、C1、C2、D1和E4等血清群;肠炎血清型出现多耐药菌株。结论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属的携带比较严重,应加强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培训。
叶丽艳程倩梁新秀王磊利罗燕萍
关键词:沙门菌属餐厅健康携带者耐药性
2007-2012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经生化反应、VITEK-2鉴定卡或VITEK MS系统鉴定至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细菌分布和耐药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11 300株,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菌,分别占46.3%、25.1%、5.4%、4.1%、3.6%、1.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甚至是多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泛,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医疗单位应当重视耐药监测与医院感染工作,以控制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
李丰田杨继勇叶丽艳宋阳郭玲赵强马艳宁王磊利陈荣张有江罗燕萍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
光动力疗法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杀伤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新型光敏剂钌化合物(Ru[(bpy)2(dppn)]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 namic therapy)(Ru-PDT)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作用,并初步研究PDT杀伤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位点.为临...
王磊利
应用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CHRMOgenic MRSA显色培养基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血流感染的快速诊断方面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12月临床常规送检的血培养使用全自动仪器孵育,仪器报警阳性后及时取出血培养瓶,涂片镜检后如发现镜下细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者,转种CHRMOgenic MRSA显色培养基;琼脂稀释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双重PCR方法检测菌株nuc、mecA基因;比较CHRMOgenic MRSA显色培养基鉴定结果与实验室常规鉴定及PCR方法鉴定结果。结果2009年1-12月医院阳性血培养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2份,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8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91份,血培养分离MRSA耐药率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较敏感外,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0%,CHRMOgenic MRSA显色培养基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MRSA结果,与常规鉴定及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高,特异性为98.8%,敏感性为97.9%。结论阳性血培养涂片镜检与CHRMOgenicMRSA显色培养基相结合,将实验室诊断MRSA血流感染的平均报告时间提前1d,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简易方法,适于临床实验室的广泛应用。
陈荣罗燕萍叶丽艳王欢王磊利周光
关键词:血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
血培养阳性时间在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血培养的阳性时间(TTP)在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82例假丝酵母菌血培养阳性患者的TTP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将30d内死亡的分为死亡组,未死亡的为生存组,并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热带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最短,为(17.0±4.9)h,光滑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最长,为(43.6±18.8)h,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居中,分别为(26.6±14.3)h和(33.7±7.8)h;假丝酵母菌属血培养阳性患者临床参数中:78.0%的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35.5%的患者为腹部手术后;各类疾病中,肿瘤比例最高占20.7%;35.4%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生存组与死亡组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例进行多次血培养的患者中,TTP呈递增趋势患者30d内死亡比例为16.7%,TTP呈递减趋势患者为66.7%。结论对长期应用抗菌药物、腹部手术、肿瘤、肺部感染患者应提高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的关注度,发现血培养TTP变化趋势和患者预后相关。
王凯飞陈荣沈定霞叶丽艳王磊利
关键词:血流感染假丝酵母菌属
104株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抑制浓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7
2009年
目的探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不同人群及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ECO)的防突变浓度(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在血中的峰浓度(Cmax)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琼脂稀释法测定MPC,但接种细菌浓度>1010CFU/ml,计算MPC90。结果从正常人肠道分离出的菌株中,8.2%对莫西沙星中度敏感,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ECO对莫西沙星有23.3%中度敏感、2.3%耐药,而104株菌均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即大肠埃希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性低于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同人群的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药物的M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从患者中还是从正常人肠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值与MPC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按口服剂量使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44.2%和29.5%、18.7%和10.7%的菌株将被选择出耐药突变菌;而当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9.3%和8.2%、6.2%和8.9%的菌株发生耐药突变。结论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MIC和防突变浓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不能由MIC推测MPC;正常人肠道和患者血液及腹水和胆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MPC、MPC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罗燕萍李琴春叶丽艳闫中强梁新秀王磊利鞠红梅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药物最低抑菌浓度防突变浓度
2007-2010年引起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2007-2010年引起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患者静脉血经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后,阳性标本转种至血平板和中国蓝琼脂平板,菌种分纯后使用生化试验或VITEK-2GN鉴定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4年自血液标本中共检出614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34株占54.4%、肺炎克雷伯菌170株占27.7%、阴沟肠杆菌47株占7.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1%;肠杆菌科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尤以老年人为多见;药物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96.0%,其次是阿米卡星为81.3%~93.5%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61.3%~84.6%;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ESBLs阴性菌株。结论致血流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无论是否产ESBLs,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具有很高的敏感率,可作为临床用药的良好选择。
张有江李心雨罗燕萍叶丽艳王磊利郭玲杨继勇
关键词:血流感染肠杆菌科药物敏感性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08
2012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解放军总医院1066例患者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效结果1010例。比较血培养结果与血清PCT浓度的关系及PCT浓度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假丝酵母菌之间的差异。并且对33例进行过多次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预后进行了分析。三组间PCT值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死亡率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血培养阴性患者PCT为0.37(0.11—1.67)μg/L。血培养阳性患者PCT水平为2.24(0.57~11.59)μg/L;PCT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假丝酵母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2.O%及75.7%。在33例多次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中,PCT进行性减低者预后较好,PCT均值〉μg/L者预后较差。结论定量检测PCT可作为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手段。观察PCT变化趋势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43-246)
王凯飞沈定霞刘朝军叶丽艳王磊利张有江
关键词:菌血症真菌血症降钙素蛋白质前体念珠菌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