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绪桢

作品数:8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鱼类
  • 4篇亚科
  • 3篇系统发育
  • 2篇单系
  • 2篇单系性
  • 2篇物种
  • 2篇系统学
  • 2篇鲤科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序列变异
  • 2篇骨骼
  • 1篇野鲮亚科
  • 1篇鱼类系统
  • 1篇支序系统学
  • 1篇趋同进化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物种鉴定
  • 1篇系统发育研究
  • 1篇鲤科鱼
  • 1篇鲤科鱼类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白水江国家级...

作者

  • 8篇王绪桢
  • 7篇何舜平
  • 2篇李俊兵
  • 2篇陈宜瑜
  • 1篇彭居俐
  • 1篇张涛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7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变异与亚科鱼类的单系性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亚科鱼类的单系性进行了探讨。通过PCR方法 ,获得了 13种鲤科鱼类S7核糖体蛋白基因第 1内含子序列 ,其中包括 6种亚科鱼类。使用MEGA软件中的Neighbor Joining法和Most Parsimony法分别构建分支系统图。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所确认的亚科鱼类实际上没有形成单系类群。其中属、波鱼属和低线属位于系统树基部 ,显示出原始性。而由细鲫属、马口鱼属和属构成的类群相对于亚科中的原始种类起源较晚 ,可能和较晚起源的东亚鲤科类群之间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王绪桢何舜平
关键词:系统发育鲤科
秦岭西段鱼类多样性现状初报被引量:6
2000年
对秦岭西段汉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的鱼类和环境调查显示 ,人类活动对鱼类多样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该地区鱼类多样性丧失的现状加以报道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以前该地区鱼类共有 142种 ,本次调查的渔获物中只有 34种。鱼类物种资源的减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水坝的修建使得鱼类栖息地环境改变从而导致鱼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变化 ,水污染、过度捕捞和非法渔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鱼类物种多样性。
王绪桢何舜平张涛
关键词:鱼类物种多样性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82
2008年
彭居俐王绪桢何舜平
关键词:DNA条形码技术分类学物种鉴定
S7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在低等鲤科鱼类中的系统发育意义被引量:19
2002年
鲤科是世界鱼类中最大的科,有210余属2010种.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需要筛选合适的DNA标记.将S7核糖体蛋白基因用作遗传标记进行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长度为602bp的胭脂鱼以及长度为655~859bp的16种鲤科鱼类的S7基因内含子1序列.序列排列得到925个排列位点,其中信息位点499个,占全部位点的54%.结果表明,鲤科鱼类S7基因内含子1序列具有丰富的信息位点,并且在亲缘关系不同的物种间存在显著的序列差异.基于S7基因内含子1序列的NJ(neighbor-joining)和MP(most-parsimony)分支树经1000次重复抽样检验后,节点的自展支持率普遍高于以细胞色素b及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为遗传标记时所得到的分支树.因此,S7基因内含子1作为遗传标记在鲤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分辨率是比较高的,它是一个适合鲤科内亚科水平系统发育研究的有用的分子遗传标记.但S7基因内含子1是否适用于鲤形目科间或科以上水平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绪桢何舜平陈宜瑜
关键词:系统发育鲤科内含子分子系统学
中国(鱼丹)亚科鱼类的骨骼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运用了支序系统学的原理及方法对(鱼丹)亚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24种计27尾透明骨骼标本的全面观察,共选择了68个骨骼学及外部解剖学性状进行描述和比较,构建了供系统发育分析的性状矩阵.对生成的性状矩阵应用PA...
王绪桢
关键词:支序系统学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16SrRNA基因序列变异和中国鲃系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鲤科鲃系是包括鲃亚科,裂腹鱼亚科,野鲮亚科以及鲤亚科在内的一大类群,迄今为止已被描述的中国鲃系鱼类约53个属268余种和亚种。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鲃系是鲤科中的一个单系类群,但这些亚科的单系性及其所包括分类...
李俊兵王绪桢何舜平
文献传递
异鲴的骨骼形态及其属的分类位置被引量:5
2002年
对异鲴的骨骼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鱼丹)亚科及鲴亚科代表种的骨骼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异鲴与(鱼丹)亚科鱼类在骨骼学性状上缺乏共同离征,一系列的离征却表明它与现生鲴亚科鱼类紧密相关。这些离征包括:咽骨形态独特,前臂略长或与后臂等长;下咽齿侧扁,有明显的咀嚼面;基枕骨具有向下弯曲的基枕骨突,咽突面发达,椭圆形且向前突出;穿行于基枕骨的背大动脉通道接近咽突长;副蝶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前上颌骨短宽,下边缘为软骨;上颌骨外侧具突起;齿骨前背缘有外侧角等。异鲴之置于(鱼丹)亚科仅依据他们在围眶骨系的形态及排列上的相似性,而它和鲴亚科鱼类具有的一些共同离征表明它们可以形成姐妹群。因此,异鲴属在鲤科中的分类位置应该更加接近鲴亚科。
王绪桢何舜平
关键词:骨骼形态
16SrRNA基因序列变异和中国野鲮亚科鱼类单系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鲤科中的鲃系是一个单系类群,由鲃亚科、鲤亚科、裂腹鱼亚科和野鲮亚科组成,但它们各自的单系性及相互关系还没有系统发育证据.采用PCR方法获得了27种鱼类的16SrRNA基因序列,其中包括18种野鲮亚科鱼类,代表了中国野鲮亚科13个属.应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Bayesian法分别构建其分支系统图.结果表明,野鲮亚科鱼类形成了一个单系类群,并且包括两个主要分支类群:其中一支包含鲮属、缨鱼属和墨头鱼属;另一个支系包括野鲮属、拟缨鱼属、异华鲮属、卷口鱼属、唇鲮鱼属、泉水鱼属、直口鲮属、盘鮈属、纹唇鱼属和华鲮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传统分类学中使用的一些形态特征,如口唇及其相关结构等,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并不完全与其系统发育进化相一致.
李俊兵王绪桢何舜平陈宜瑜
关键词:亚科16SRRNA基因趋同进化鱼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