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苏

作品数:5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SAF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理学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2篇激波
  • 28篇激波管
  • 10篇动力学
  • 9篇柱面
  • 9篇爆燃
  • 8篇点火延时
  • 8篇同轴
  • 8篇热解
  • 7篇动力学模拟
  • 7篇煤油
  • 7篇酚醛
  • 6篇点火
  • 6篇树脂
  • 6篇裂解
  • 6篇酚醛树脂
  • 4篇乙烯
  • 4篇碳氢燃料
  • 4篇高温
  • 3篇质谱
  • 3篇速率常数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1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北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52篇王苏
  • 33篇崔季平
  • 31篇范秉诚
  • 20篇何宇中
  • 10篇李进平
  • 10篇陈宏
  • 9篇张仕忠
  • 9篇张晓源
  • 8篇张胜涛
  • 7篇李帅辉
  • 6篇闫卫锋
  • 5篇梁金虎
  • 5篇马伟
  • 3篇王静
  • 3篇张灿
  • 2篇胡弘浩
  • 1篇熊壮
  • 1篇张若凌
  • 1篇乐嘉陵
  • 1篇赵伟

传媒

  • 7篇力学学报
  • 4篇实验流体力学
  • 3篇Chines...
  • 3篇高温气体动力...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推进技术
  • 2篇第一届全国高...
  • 2篇高温气体动力...
  • 1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气体解离和电离动力学研究
该论文选取在高温气体动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气体非平衡解离和电离动力学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气体解离动力学中,对强激波后双原子分子振动与解离耦合的非平衡解离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第二部分气体电离动力学实验...
王苏
关键词:激波管
文献传递
在激波波面中氧分子的非平衡离解
2002年
对强激波作用下双原子分子振动与离解耦合的非平衡离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本工作的特点是将计算起点建立在分子基本参数上,采用主方程理论处理振动与离解的耦合,振动跃迁几率用SSH理论计算,在离解限附近考虑多量子数跃迁并计及原子复合的影响.对O2-Ar体系,计算给出了在正激波后O2分子振动能级分布、振动弛豫时间、离解孕育时间、离解产物浓度、离解速率系数等物理量随时间的演化.计算结果分别与Camac和Wray的实验相符.计算显示,在激波作用的后期,有准稳态的振动能级布居分布.计算结果显示,Park模型低估了非平衡离解速率系数,Hansen模型则高估了非平衡离解速率系数.
王苏崔季平何宇中范秉诚
关键词:氧分子激波分子振动
钠离子与电子复合电离动力学的激波管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反射激波加热使试验气体电离,继之以强稀疏波快速冷却,构成一种新的激波管方 法,并测定了在氛气氛中钠离子与电子三体复合速率系数.由于稀疏波冷却速度达106 K/S, 电离过程处于非平衡状态.选用氨基钠作为向实验体系中引入钠离子的源物质.用压电传感 器和Langmuir静电探针分别监测反射微波后5区压力和离子浓度变化.稀疏波的冷却过程 被视为绝热的.分析了探针工作状态,引入了探针鞘层内的弹性散射修正.测定了在800~ 2600 K温度范围内以惰性气体氩为碰撞第三体的钠离子与电子电离复合速率系数 k_r= 3.43 × 10^(-14)T^(-3.77) cm~6s^(-1).
王苏崔季平何宇中范秉诚王静
关键词:钠离子激波管压电传感器碱金属
用于同轴柱面爆燃驱动装置的组合式膜片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同轴柱面爆燃驱动装置的组合式膜片,包括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沿圆周方向连接有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二膜片为非金属材质;所述第一膜片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膜片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膜片沿第一方向的...
陆星宇李进平张晓源张仕忠王苏陈宏
用于同轴柱面爆燃驱动装置的弹性弯曲式高压电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同轴柱面爆燃驱动装置的弹性弯曲式高压电极,包括导电芯极、绝缘套、螺纹压帽、密封压环;导电芯极包括第一导电芯极部、第二导电芯极部和第三导电芯极部;第三导电芯极部远离第二导电芯极部一侧开设有中心孔,点火丝贯穿...
陆星宇李进平张晓源张仕忠陈宏王苏
空气污染组分H_2O和CO_2对乙烯点火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超燃研究地面实验中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的高焓气体中通常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污染组分可能造成地面实验与天空飞行中燃料的点火特性出现差异。为了正确评估这两种污染组分对碳氢燃料点火特性的影响,在预加热激波管上研究了H2O和CO2对乙烯点火特性的影响效应。以压力0.2MPa,化学当量比1和0.5乙烯在纯净气体中点火特性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单独加入7.5%,15%和25%的H2O,单独加入10%的CO2,以及同时加入25%H2O+10%CO2条件下,污染组分对乙烯点火特性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贫油条件下(Φ=0.5),单独污染组分H2O和CO2对乙烯的点火基本没有影响;在化学当量比条件下(Φ=1)时,H2O和CO2分别对乙烯的点火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当H2O和CO2同时存在时,污染组分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对乙烯点火的阻滞作用。从燃烧反应机理和热物理性质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梁金虎胡弘浩王苏张胜涛范秉诚崔季平
关键词:污染效应点火延时乙烯激波管
煤油点火特性的研究
在预加热到135℃的高温高密度激波管中反射激波后5区,进行了国产3号航空煤油点火特性实验.实验温度范围为800-1450K、当量比为0.5,1,1.5,实验获得了高压(5.5、11、22atm)和低压区(0.5、1、2a...
梁金虎王苏张灿范秉诚崔季平
关键词:航空工程煤油激波管动力学模拟
文献传递
微米铝粉点火及燃烧特性的激波管研究
在高温高密度激波管中,进行了6μn铝粉点火及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在温度范围为2300K-3400K、压力为4-20atm条件下,分别进行了铝粉在O2,CO2及H2O三种氧化剂条件下的点火及燃烧实验研究,考察了三种氧化剂环...
梁金虎王苏吴兴龙熊壮范秉诚崔季平
关键词:航空航天工程超燃发动机燃烧特性激波管
文献传递
促进剂对高碳数碳氢燃料点火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在JP-10和煤油点火特性激波管实验基础上,进行了促进剂CH3NO2、CH2Cl2对JP-10和煤油点火特性影响的实验。在预加热激波管上采用缝合运行技术,获得了近7his的实验时间。采用单色仪和光电倍增管记录点火过程中OH自由基在306.5nm发射谱强度变化作为点火发生的判据。当促进剂加入量约为JP-10的10%~20%(摩尔比),质量比为5%。12%时,实验观测到明显的点火促进作用。在1100K时,添加10%(摩尔比)CH3N02使JP-10的点火延时时间缩短了70%。当CH3NO2的加入量占煤油的10%~15%(摩尔比),质量比约为5%~6%时,对煤油点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000K时使煤油点火延时时间缩短了50%。
王苏崔季平范秉诚何宇中
关键词:点火延时促进剂煤油激波管
火箭自增压微量气体组分质谱测量
采样质谱分析方法对采用煤油补燃加热的火箭自生增压气化液氧中的微量杂质组分进行了定量测量。为了减小仪器本底对微量组分测定的干扰,采用了液氮冷却凝结微量组分,并抽排大部分氧气以提高被测组分浓变,对浓缩的样品气再进行质谱测定,...
王苏李帅辉范秉诚何宇中崔季平
关键词:液氧质谱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