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 作品数:157 被引量:637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骨髓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被引量:1 2007年 SUMMARY A 6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the history of premi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BG surgery, experienced recurrent unstable angina. Angiography showed triple vessel disease and vein grafts obstruction.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re-do OPCAB + TMLR +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BM-MNCs) transplantation on Nov. 8, 2004. BM-MNCs were isolated with standard gravity gradient method and the final implanted cell number was 12.06×108. Peri-operative data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single OPCAB or re-CABG. The patient recovered promptly without recurrence of angina or infarction. Six-minute walking dista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66 m to 493 m). Several imaging examinations reveal improved left cardiac function (LVEF improved from 23.75% to 52% in MRI) and diminished MI are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bone marrow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MLR and OPCAB is safe and might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heart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IHD. 赵鸿 万峰关键词:激光 心肌血管重建术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生命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不同性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和杜克活动问卷形式对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院的27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66例)和对照组(107例)。结果男性患者中,3份生命质量量表,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均优于老年组患者(P<0.05),其中在活动受限、治疗满意程度、疾病的主观感受、精力、疼痛、情绪反应、睡眠、社会孤独感、活动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中,3份生命质量量表,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也均优于老年组患者(P<0.05,P<0.01),其中在活动受限、治疗满意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明显减低,其中男性更明显。 马琛明 陈彧 解基严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生活质量 年龄因素 119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119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
方法:1996年10月至2002年5月在国内15个中心完成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98例,占同期冠心病手术... 万峰 刘炳学 郑健伟 贾清仁 甘耐炎 陈宏 褚衍林 高峰 陈彧 江龙 柏本健 郝建潮 耿树刚 白振祥 李继良 张总刚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近期疗效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加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997年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联合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病人多为重症冠心病,心功能差,伴随疾病多,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有效的治疗对CABG+TMLR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0例CABG+TMLR手术后早期治疗进行总结。认为本组病人虽然术前心功能差,冠状动脉病变重,但均能较好地耐受CABG+TMLR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心绞痛缓解和心功能恢复良好。 王爱 董穗欣 王升声 杨碧波 郭加强 万峰关键词:TMLR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CABG ICU治疗 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和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内窥镜和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8月,连续651例CABG术中,479例(A组)采用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172例(B组)采用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方法由患者决定。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腿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获取大隐静脉均获成功,静脉长度差异无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获取静脉时间短[(18.01±3.49)min vs.(27.06±4.26)min,t=-27.417,P=0.000],皮肤切口长度短[(3.49±0.87)cm vs.(12.53±1.41)cm,t=-97.587,P=0.000],术后需要止痛剂、切口愈合延迟、下肢水肿的比例低[2.9%(14/479)vs.37.8%(65/172),χ2=144.303,P=0.000;0(0/479)vs.5.8%(10/172),P=0.000;1.0%(5/479)vs.18.0%(31/172),χ2=69.526,P=0.000],但总住院费用高[(8.54±1.43)万元vs.(6.45±0.91)万元,t=17.893,P=0.000]。结论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获取大隐静脉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吴松 张喆 刘强 宋之名 郝兴海 赵鸿 崔仲奇 解基严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窥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1例,分为康复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康复治疗组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15 d的6 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存质量指标(SF-36)。结果①康复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52%(2/21)]低于对照组[45.00%(9/2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康复治疗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活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7.51±2.34)d]明显短于对照组[(12.32±4.26)d],6-MWT[(496.7±73.0)m]明显长于对照组[(304.2±45.1)m],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滕哈乐 董建德 李志坚 黄金洪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康复训练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研究分析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将同一手术团队在北京多家心脏中心进行冠心病搭桥的患者按照一定入选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同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13例患者(以下称试验组)中,"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2合1组)7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联合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3合1组)6例;同时随访研究作为对照组入选试验的常规冠脉搭桥术治疗患者10例.术前及术后3年均行同位素扫描,用以评价心脏功能和血流灌注及存活心肌情况,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心梗、病理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位素扫描显示,试验组总的低灌注心肌质量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则有所增加.在这些低灌注心肌中,术后增加的存活心肌含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具体干细胞移植各亚组间比较,3合1组在总低灌注心肌及对梗死心肌比例缩小趋势上都明显优于2合1组,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类似.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合1治疗作为一种新型联合治疗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朱朝晖 万峰 赵鸿 高峰 黄金洪 沈冬焱 宋之明 张凯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择期“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择期“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随访结果。 吴松 凌云鹏 傅元豪 张鲁锋 杨航 郭丽君 王贵松 崔明 牛杰 高炜 万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750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1 mg/kg肝素钠抗凝下,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实现吻合器内膜和动脉壁之间形成无血环境,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750例患者均未出现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方面并发症,有2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突发室颤,1例于术后恢复期突发脑梗栓塞,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其余患者恢复均较好,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和术后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好。 万里飞 张喆 赵鸿 崔仲奇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经验,评价微创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心胸外科自2009年6月—2010年11月期间为33例患者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大隐静脉全部内窥镜取材,共搭桥76支,平均每例2.3支(1~4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我们实施微创理念,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及OPCAB具有明显优势,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已为更多的医疗单位赞同,更适宜高龄,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或对体外循环风险较大者。 皮勇 万峰 宋之明 顾向亮 李爱珠关键词:微创 非体外循环 内窥镜 冠脉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