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龙

作品数:20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4篇体外循环
  • 14篇外循环
  • 13篇动脉旁路
  • 13篇动脉旁路移植
  • 13篇动脉旁路移植...
  • 13篇移植术
  • 13篇旁路移植
  • 13篇旁路移植术
  • 1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1篇非体外
  • 11篇非体外循环
  • 7篇手术
  • 6篇非体外循环冠...
  • 5篇心肌
  • 5篇体外循环冠状...

机构

  • 20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鞍钢铁东医院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20篇江龙
  • 20篇万峰
  • 15篇陈彧
  • 11篇陈生龙
  • 9篇王新生
  • 6篇沈冬焱
  • 6篇徐东
  • 4篇凌云鹏
  • 3篇王京生
  • 2篇刘彤
  • 2篇董穗欣
  • 2篇张坚
  • 2篇金新新
  • 2篇郑毅
  • 2篇陈彧
  • 1篇尚学斌
  • 1篇李京宏
  • 1篇白振祥
  • 1篇耿树刚
  • 1篇李继良

传媒

  • 5篇北京医学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第3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2篇2003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附1507例报告)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总结 15 0 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国内 15个中心完成的 15 0 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 ,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 30 9例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 1198例 (79.5 % )。二次旁路移植术 18例 (1.2 % )。急诊手术 14 4例 (9.5 % )。合并瓣膜替换或成形术 18例、室间隔穿孔手术 5例、室壁瘤切除术 39例、其他手术 5例。 1.7%的OPCAB手术需转为体外循环下完成。合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2 6 4例 (17.5 %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83例 (5 .5 % )。结果 住院死亡32例 ,总死亡率为 2 .1% ,其中OPCAB手术死亡 14例 (1.2 % )。其他并发症包括 :围术期心肌梗死 (0 .5 % )、急性左心衰竭 (0 .3% )、严重心律失常 (1.2 % )、呼吸系统并发症 (2 .1% )、器质性神经系统并发症 (1.5 % )、新发或加重的肾功能不全 (1.1% )、出血二次开胸 (1.0 % )、胸骨愈合不良 (0 .6 % )。结论 不同方式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安全可靠 。
万峰陈彧江龙柏本健郝建潮耿树刚白振祥李继良张总刚刘炳学郑健伟贾清仁甘耐炎陈宏褚衍林高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急诊手术并发症血管移植物
非体外循环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003年
万峰陈彧江龙王新生王怀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二次手术心外科血管桥
不同血管保存液对人桡动脉血管移植物的抗痉挛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同的血管保存液对人离体桡动脉痉挛的缓解与预防能力。方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19例患者,应用“无接触(No Touch)”外科技术获取自体桡动脉,保留未处理的远段0.8~1.5cm。应用血管环灌流技术(Organ Bath)比较不同保存液的抗痉挛作用和预防痉挛作用。结果 血管环灌流实验显示,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PS、VG、DG、NG溶液均可以在10min内100%舒张血管,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VG、DG、NG、PS,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预先浸泡处理桡动脉45~60min后,除对照组(Ringer's Solution)外,所有血管保存液均可以有效地预防离体桡动脉的痉挛,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罂粟碱溶液、VG、DG、NG溶液均有较好的抗血管痉挛作用,单从抗血管痉挛角度考虑可以用作CABG手术中桡动脉的准备液。
郑毅万峰陈彧沈冬焱陈生龙江龙金新新
关键词:桡动脉血管移植物血管痉挛保存液NG灌流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分析报道 2 0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和技术方法。方法 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均按非体外循环方式进行。结果  1 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手术中因心律紊乱而中转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时间 2 91 .4± 34.5分钟。远段吻合口数目平均为 2 .7± 0 .6个 ,全动脉化 8例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8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 1例术后 4小时静脉桥急性血栓形成堵塞 1例 ,经再次手术取栓并局部溶栓后好转。随访中远期死亡 1例 ,术后残余心绞痛 2例 ,其中 1例造影发现其中 1根新血管桥再次狭窄。心功能不全 2例 ,均以药物治疗。结论 在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非体外循环方式需要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
万峰陈彧江龙王新生王怀军
关键词:手术方法非体外循环手术入路
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总结 14 3例左主干 (LM)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经验体会。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 ,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4 3例 ,69例有心肌梗死史 ,其中 2 5例为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手术 ,12 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 ,二次手术 4例 ,三支病变 11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5 6.4± 13 .8) % ,其中射血分数 <3 0 %者 13例。结果 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诊手术 4 4例 ,选择性手术 99例。远端吻合口数目为 3 .3 4± 0 .85个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7例。手术死亡 3例 ,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别。结论 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万峰陈彧陈生龙徐东王新生江龙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
间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间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4 82例完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内死亡 10例 (2 % )。随访 3~ 72个月 ,疗效满意。
徐东万峰凌云鹏江龙沈冬炎赵鸿张坚王京生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安全性
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万峰陈彧江龙董穗欣金新新王新生陈生龙沈冬焱李绯王京生柏本健王亚生
该项目进行了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该课题组使用纱布网兜法进行心脏的暴露与固定,体现了...
关键词: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总结分析 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 30d内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法 :88例中包括PTCA史18例 ,溶栓治疗后 12例 ,梗死后心绞痛 2 6例 ,心源性休克 9例 ,左主干病变 2 5例。其中急诊手术 2 6例。结果 :采用非体外循环法 75例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 13例 ,平均旁路移植血管数 (3.4± 0 .9)支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4例。住院死亡 5例 ,均为心源性休克下进行的急诊手术。术后早期急性左心衰 4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6例 ,频发室性早搏 6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 2例 ,药物治疗好转。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 30d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必要而可行的 ,选用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手术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陈彧万峰江龙陈生龙王新生沈冬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心绞痛心源性休克
31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评价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分析与探讨 31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危险因素评价的特点。方法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连续 312例OPCAB手术 ,死亡 7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采用不同形式的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筛选出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急症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机械通气时间依次是本组OPCAB手术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 2 0 718、0 94 2、19 36 6、3 82 1、1 0 2 9。年龄、性别、二次手术、心肌梗死 1周内等属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的危险因素不构成OPCAB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 OPCAB手术较cCABG手术危险因素减少 ,体现出OPCAB手术良好的微创效果 ,但该结果尚有待于大规模多中心的综合评价验证。
陈彧万峰江龙刘彤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 19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被引量:51
2003年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1996年 10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国内 15个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198例 ,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 79 5 % ,OPCAB实施率 (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 )为 85 2 %。年龄平均 (6 1 6± 9 0 )岁 ,男性占 77 3%。 18 7%为左主干病变 ,76 9%为 3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0 5 6± 0 17。其中二次手术者占 1 5 % ,急诊手术占 9 9%。结果  2 2例为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手术 ,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OPCAB手术。远端吻合口为 (3 1± 0 9)个 ,乳内动脉桥占 6 5 6 % ,桡动脉桥占 18 0 % ;5 2 %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住院死亡 14例 ,病死率 1 2 %。其中术后心跳骤停或室颤 7例 ,大出血 2例 ,昏迷伴肾功能衰竭 2例 ,大面积脑梗塞 2例 ,呼吸衰竭 1例。并发症中 ,围术期心肌梗死占 0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占 0 3% ,严重心律失常占 1 2 % ,呼吸系统并发症占 2 0 % ,器质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占 1 2 % ,新发或加重的肾功能不全占 0 7% ,出血二次开胸占1 0 % ,胸骨愈合不良占 0 6 %。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 ,早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一?
万峰陈彧江龙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冠状动脉疾病非体外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