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颖

作品数:32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义齿
  • 6篇咬合
  • 6篇全口
  • 6篇全口义齿
  • 6篇口腔
  • 5篇氧化锆
  • 4篇氧化锆陶瓷
  • 4篇陶瓷
  • 4篇细胞
  • 3篇牙颌
  • 3篇缺损
  • 3篇总义齿
  • 3篇无牙
  • 3篇无牙颌
  • 3篇咀嚼
  • 2篇凋亡
  • 2篇修复学
  • 2篇牙种植
  • 2篇义齿修复
  • 2篇增殖

机构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2篇温颖
  • 11篇郑东翔
  • 8篇张振庭
  • 7篇曾剑玉
  • 5篇高卫民
  • 4篇李茵
  • 3篇谭包生
  • 3篇白保晶
  • 3篇刘侠
  • 3篇刘振海
  • 3篇卢燃
  • 2篇黄峰
  • 2篇田彬
  • 2篇郑晓雁
  • 2篇鲍艳娜
  • 2篇刘向荣
  • 2篇孙樱林
  • 1篇崔国胜
  • 1篇李群
  • 1篇廖庆庆

传媒

  • 17篇北京口腔医学
  • 4篇口腔颌面修复...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8
  • 4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型总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及线性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60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其制作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及线性全口义齿。患者使用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3种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由高到低为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线性全口义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由高到低为舌侧集中全口义齿、线性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只有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满意度。
田彬温颖
关键词:全口义齿咀嚼效能
分裂桩核一次成型法经验介绍
2016年
对于无共同就位道根管桩核的修复制作方法目前有很多种,而采用间接法,一次制作完成无共同就位道根管桩核蜡型的方法鲜有报道。此方法无论从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修复体密合性,还是良好的固位性方面部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分裂桩核一次成删的制作方法和体会。
刘韬温颖李靖桓王璐
关键词:共同就位道就诊时间修复体
人工合成抗菌肽对口腔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抗菌肽(artifici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对口腔肿瘤细胞系的增殖、侵袭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合成AMPs并配置溶液,将AMPs溶液(50μg/ml^200ug/ml)加至肿瘤细胞培养体系中,收获培养后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法(Annexin-V/PI染色)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通过BrdU掺入实验以及MTS法进行细胞增殖检测。通过细胞迁移以及侵袭实验评价AMPs对口腔肿瘤细胞系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AMPs可诱导口腔肿瘤细胞系SACC-83及Tca8113凋亡。在AMPs 200μmol/L浓度,中晚期凋亡比率分别为(33.89±16.74)%、(32.47±13.53)%,高于PBS对照组的中晚期凋亡比率(4.34±1.08)%和(5.76±1.43)%(P均<0.05),同时AMPs对肿瘤细胞促凋亡作用的效果与其浓度呈剂量依赖特点。BrdU掺入实验及MTS法发现AMPs可显著性抑制口腔肿瘤细胞系SACC-83及Tca8113的细胞增殖,当AMPs浓度为50μmol/L时对人口腔肿瘤细胞系SACC-83和Tca8113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MPs对人口腔肿瘤细胞系SACC-83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60.38μM和55.35μM。低浓度(50μmol/L)AMPs还可显著性抑制SACC-83和Tca8113细胞的迁移以及侵袭。[结论 ]AMPs体外对口腔肿瘤细胞系SACC-83及Tca8113有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李茵温颖郑东翔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迁移
牙齿重度磨耗垂直距离增高值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相关性探索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患者升高咬合前的颞下颌关节间隙与垂直距离增高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42名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患者升高咬合前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进行测量。受试者戴用3副垂直距离增高值分别为2、4和6 mm的过渡性义齿后,自主选择出感觉相对最舒适的1副。比较3个垂直距离增高值组间的关节间隙等指标,试分析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与修复前颞下颌关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选择2 mm、4 mm过渡性义齿患者的上间隙平均值分别为(3.58±0.98)mm、(3.07±0.60)mm,4 mm过渡性义齿患者的上间隙小于2 mm过渡性义齿患者(P<0.05)。垂直距离增高值与颞下颌关节间隙值、髁突位置、性别、年龄之间均无显著线性相关(P>0.05)。结论研究结果呈现出颞下颌关节上间隙越小,患者选择垂直距离增高值越大的趋势,但受多因素影响,尚未发现牙齿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是影响垂直距离高度增高值的显著性指标。
周翊翛张人杰温颖谭京顾斌郑东翔
关键词:髁突位置咬合重建
全口无牙颌应用种植固定修复后的咬合力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应用种植固定修复后的咬合力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5例全口无牙颌应用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具有天然牙列的实验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咬合力测定仪(FPD-705)测定口腔内的咬合力以及前牙区、双尖牙区和磨牙区的咬合力分布情况,分析咬合力重心位置的变化。结果种植组全牙列咬合力明显低于天然牙列,磨牙区咬合力也明显低于天然牙列,但是双尖牙区咬合力明显高于天然牙列,咬合力重心位置明显前移,左右牙列咬合力均衡。结论全口无牙颌应用种植固定修复后,双尖牙区承担了更多的咬合力。
温颖郑东翔张振庭楠本直树山田真一
关键词:无牙颌咬合力
无牙颌患者口腔固有条件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口腔固有条件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及与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对104例佩戴全口义齿3~10个月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相关口腔检查,包括牙槽嵴条件、唾液量、颌弓水平位置关系。结果影响咀嚼能力的相关因素为牙槽嵴条件;唾液量与义齿舒适性相关;颌弓水平位置关系与语言、舒适性间具有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全口义齿咀嚼能力、语言、舒适性满意度受无牙颌患者口腔固有条件的影响。
刘向荣白保晶郑晓雁温颖
关键词:全口义齿满意度无牙颌
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均满足义齿修复的要求。结论: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应多科合作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义齿修复为导向满足术后义齿修复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面形及咀嚼功能。
章臻潘巨利黄欣陈溯陈仁吉温颖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义齿修复个体化治疗腓骨
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分别制成直径为12.0mm和4.0mm的瓷片,各120个,分别随机分成12组。粘结剂选用磷酸锌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BifixQM和Super-Bond C&B。对氧化锆的表面分别进行不处理、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用上述4种粘结剂将4.0mm瓷片粘结在12.0mm瓷片上,置于37℃蒸馏水中保存24h后,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粘结剂相同时,不同表面处理时的粘结强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由小到大依次为不处理<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表面处理相同时,不同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由小到大依次为磷酸锌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
刘振海张振庭高卫民郑东翔温颖刘亦然
关键词:剪切粘结强度粘结剂氧化锆陶瓷表面处理
神经生长因子对口腔种植体早期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口腔种植体骨愈合的影响,以期缩短口腔种植体骨愈合时间。方法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双侧各植入种植体1枚,右侧为实验组:种植体边缘骨膜下注射1.0μgNGF;左侧为对照组:同样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1次/d,连续7d。术后2、4、8周分别处死动物各4只,获取下颌骨,制作种植体骨磨片甲苯胺蓝染色标本,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以及骨计量学分析。结果术后2.4周各组下颌骨种植体周围新生骨密度低于正常骨组织,种植体骨结合率对照组2周(26.67±3.88)%、4周(52.59±5.07)%;实验组2周(42.24±6.67)%、4周(72.25±6.30)%;术后8周两组骨密度与正常骨组织相近,实验组新生骨小梁出现哈弗系统,种植体骨结合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种植术后早期加入外源性NGF能够加速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的形成和成熟,增加骨结合面积,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缩短口腔种植体骨愈合时间。
鲍艳娜黄峰汤晓飞温颖单兆臣曾剑玉
关键词:牙种植体神经生长因子骨结合
表面处理对粘结剂与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评价出比较理想的粘结剂和ZrO2表面处理方法。方法:将由ZrO2制成的较大瓷片(120个)和较小瓷片(120个),随机派对分成12组。对ZrO2的表面分别不作处理、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用Bifix QM、Super-Bond C&B和Panavia F三种树脂粘结剂将较小瓷片粘结在较大瓷片上。置于37℃蒸馏水里保存24h后,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3种表面处理都提高了粘结强度(P<0.01),其中,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对粘结强度提高得最明显(P<0.01)。Panavia F、Super-Bond C&B与ZrO2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BifixQM与ZrO2的粘结强度(P<0.01)。结论: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面处理方法,Panavia F、Super-Bond C&B是比较理想的树脂粘结剂。
刘振海张振庭高卫民郑东翔温颖
关键词:剪切粘结强度粘结剂氧化锆陶瓷表面处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