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中期疗效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中期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2例(22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手术植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以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平均随访周期为(6.6±1.8)年(5~8年),22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7.2分(5~9.1分),一期手术后VAS评分平均为3.8分(1.2~5.3分),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1.2分(0~3.2分)。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6.4分(20~49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6.3分(40~66分),最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2分(72~93分)。结论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翻修术中期随访控制感染效果显著,为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了有效治疗途径。
- 顾文骏吴海山吴宇黎李晓华赵辉王波符培亮
- 关键词:翻修
- 单枚融合器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
- 2012年
- 目的了解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因腰椎退变性侧弯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70例,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46~76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选用Mossmiami(Johnson&Johnson,USA)、XIAⅡ(Stryker,USA)及TSRH(Medtronic Sofamor Danek,USA),融合器选用AVS PL(Stryker,USA)、Capstone(Medtronic Sofamor Danek,USA),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测,其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腰椎正侧位片、屈伸侧位片、腰椎MRI片、腰椎Cobb's角变化,椎间稳定性变化、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VAS疼痛指数,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术前、术后患者腰椎Cobb's角度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融合器移位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或断裂。ODI指数及VAS疼痛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能够减少手术费用,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技术。
- 王波陈德玉陈宇缪锦皓
-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并发症临床疗效
- 骨小梁金属髋臼杯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非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使用钽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髋关节骨关节炎"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共5例,5例患者髋关节病变均为非瘫痪侧髋关节。术前根据水平面测量髋臼假体位置,测量标准为髋臼假体与水平面呈40°~45°外展角,前倾角度采用骨盆前倾角10°,髋臼假体位置使用术前制定方案,股骨侧假体仍为前倾10°放置。髋臼侧均使用钽金属涂层假体(Zimmer,TM)。术后6周随访时记录患者手术侧髋关节活动范围,并分别在术后即刻拍摄双髋正位片,术后6周拍摄双髋正侧位片及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周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患者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由于本研究中病例数较少仅为5例,故使用描述性方法比较本组病例各随访时间点数据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分别为(63.0±6.7)、(82.6±1.5)和(92.5±1.3)分,手术后Harris评分有改善。术后6周、3个月、半年的髋关节活动范围为屈髋:(75.3±9.5)°,(91.2±5.6)°,(92.6±6.9)°;后伸:(5.6±3.2)°,(10.5±2.6)°,(10.3±3.2)°;外展:(10.3±3.9)°,(15.5±2.4)°,(16.5±4.5)°;内收:(15.8±3.4)°,(25.3±2.7)°,(29.3±3.1)°。结论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患者在进行非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进行详细术前计划,假体安放位置应进行个体化设计,钽金属涂层髋臼杯由于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骨长入效果更适用于这类患者。
- 王波李晓华赵辉姜晨轶彭松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 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设计一种简单便携的脊柱手术实时监测工具并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减少战地脊柱脊髓损伤救治的医源性损伤。方法:自行设计并制备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离体脊柱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椎弓根开道,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进行椎弓根开道。记录两组各标本的操作时间,术后将标本沿椎弓根平面水平剖开,比较两组标本的开道位置及进针深度。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处理单个椎体时间分别为(0.5±0.2)min、(0.6±0.1)min,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穿刺道边缘距离椎弓根壁平均距离(mm)明显短于实验组(1.1±0.3vs1.8±0.2,P=0.037)。结论: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体外初步应用效果尚可,能够为早期手术提供可靠参考。
- 史建刚贾连顺袁文赵辉陈德玉王波陈雄生贾宁阳宋滇文史国栋麻彬吴建锋
- 关键词:脊柱损伤脊髓损伤骨折内固定术导航
- 关节镜有限清理术等综合性措施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综合治疗中关节镜的作用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对45例反复急性发作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诊治,利用刮匙除去紧密附着在负重面关节软骨上的尿酸盐结晶,对充血、增生的滑膜及其附着的尿酸盐结晶不予特殊处理;修整剥脱的关节软骨及受侵蚀的半月板;用大量冲洗液冲洗关节腔,最后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及罗哌卡因等复合药物。术后抗炎镇痛,合理饮食调节及降尿酸治疗。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8例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痛风急性发作。17例患者有2~3次的急性发作,与饮食控制不良和未坚持降尿酸治疗或患有高三酰甘油血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有关。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起效快、微创、效果显著的方法,关节内对软骨、滑膜尽量少的干预及复合镇痛药物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疼痛。但关节镜微创治疗仅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尚需要合理饮食调节、降酸等配合治疗。
- 祝云利祝钧吴海山陈宜吴宇黎李晓华符培亮赵辉王波
- 关键词:关节镜痛风关节炎综合疗法
- 兔膝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双侧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后双侧ACL内本体感受器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单侧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模型,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2、4、6个月各取4只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前交叉韧带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损伤侧随着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器增多、体积缩小,并出现部分结构缺失,与对侧及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ACL损伤后其本体感受器出现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但是在短期内依然能发挥一定功能,随损伤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而对侧膝关节似乎也有本体感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 忻慰吴海山赵辉王波周义钦陈宜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本体感受器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
- 下肢重建方式对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方式恢复单侧Crowe1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的患肢长度后关节功能与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将21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单侧Crowe1V型DDH患者随机分为代偿长度组11例(转子下截骨后按照代偿法测得的双下肢长度差重建患肢长度)和绝对长度组10例(按照双下肢绝对长度差重建患肢长度)。平均随访10年,比较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一36(theMOS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一36)评分;以翻修作为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假体生存率;根据症状及X线表现评价关节功能和假体松动情况。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0年。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主要的SF一36评分和假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代偿长度组患者SF一36评分的“心理健康”项优于绝对长度组。10例出现聚乙烯磨损,6例出现大转子区严重骨质疏松,3例骨溶解。5例翻修:1例感染、1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无菌性松动。结论两种不同重建方式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和假体生存率无差异。绝对长度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低于代偿长度组,术后持续感觉双下肢不等长。
- 丛锐军符培亮吴宇黎陈松王波李晓华付奇伟祝云利
- 关键词:髋脱位关节成形术
- 兔关节内植物植入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周围感染感染,可靠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比较细菌数量与模型的关系,观察模型建立后实验动物的生存率,以及后期细菌毒力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使用定制非骨水泥假体行膝关节置换后,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共5组,给予金葡菌液1ml,浓度分别为1×104,1×105,1×106,1×107,1×108CFU/ml)。采用大体评分、组织学、细菌生化检验、金葡菌遗传学和毒理学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细菌遗传物质分析的方法,验证模型构建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基线齐性检验、动物模型大体评分,浓度梯度分析采用多组间卡方分析,细菌致病基因分析采用和AFLP分析采用组间聚类分析-平均联结法方法。结果动物生存率、感染率不完全相同,组间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3.695,P<0.01);组织学、细菌培养、生化检验和23SrRNA基因、nuc基因检测支持金葡菌感染,使用1ml,1×105CFU/ml金葡菌膝关节直接接种能够成功构建模型。致病基因分析和AFLP检测显示,细菌在自然繁殖过程中出现变异,但各基因变异率和基因组总体变异率低于1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的关节置换术后金葡菌感染动物模型,发现细菌感染初期的基因变异和毒理学改变。该模型可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的相关研究。更远期的变异情况可能导致感染模型的不稳定,需进一步研究。
- 丛锐军符培亮刘伟李晓华吴海山吴宇黎赵辉王波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细菌感染多态性分析
- 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表达谱的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谱的特征及变化,了解其慢性炎症状态。方法选取2016年1—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住院的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OA患者共20例,设为OA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共2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两组血浆中趋化因子表达谱水平。结果OA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IL-8(CXCL8)、IP-10(CXCL10)、Eotaxin(CCL11)、MCP-1(CCL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浆中,TARC(CCL17)和RANTES(CCL5)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膝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的产生趋于平稳甚至逐渐降低,而炎症反应可能更多的局限于关节局部。
- 谢庆云符培亮陈宜王波李晓华钱齐荣
- 关键词:骨关节炎趋化因子
- 单侧椎板成形与全椎板切除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与后路单侧椎板成形辅助微型钢板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本院行颈后路减压手术患者105例,其中49例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56例患者行后路单侧椎板成形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2组患者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手术方式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5神经根麻痹发生可能与术后颈髓漂移造成神经根牵拉有关。单侧椎板成形辅助微型钢板固定并发症较少,但单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没有矫形作用。
- 王波陈德玉陈宇缪锦皓
- 关键词: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神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