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莉萍

作品数:2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翻译
  • 5篇莎士比亚
  • 4篇隐喻
  • 4篇英语
  • 4篇文化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3篇母亲
  • 2篇大学创新
  • 2篇意象
  • 2篇英语课
  • 2篇英语课程
  • 2篇战时
  • 2篇莎剧
  • 2篇莎士比亚戏剧
  • 2篇母亲形象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机构

  • 22篇韶关学院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作者

  • 22篇黄莉萍
  • 3篇谢世坚
  • 1篇宁济沅
  • 1篇张成林

传媒

  • 10篇韶关学院学报
  • 2篇四川戏剧
  • 1篇戏剧之家
  • 1篇戏剧文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悲剧母亲形象研究
2019年
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塑造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母亲形象,长期以来未能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细读历史剧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剧中典型的母亲角色,深入分析了她们之间存在的“战争”,并阐述了历史剧中母亲悲剧的根源。
黄莉萍王朝阳
关键词:莎士比亚历史剧母亲悲剧根源
认知视角下计算机英语的隐喻及其翻译被引量:4
2014年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基于隐喻与认知的深层关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计算机英语隐喻,提出计算机英语隐喻翻译的6种方法,认为移植法是计算机英语隐喻翻译的首选方法,其余5种是辅助翻译方法。
黄莉萍谢世坚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隐喻翻译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实现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切换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提高翻译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对国内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为目标驱动,优化翻译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分层次、分类别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搭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在线教学场景,设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黄莉萍
关键词:翻译专业在线课程教学改革
翻译目的论视阈下丹霞山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策略
2020年
丹霞山文化旅游资料翻译的不规范性和混乱性极大影响了丹霞山展示其文化旅游本土性。丹霞山文化旅游资料是游客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的窗口,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丹霞山文化旅游资料翻译现状,提出翻译目的论视阈下丹霞山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策略,提升翻译质量,以期为文化旅游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黄莉萍王朝阳宁济沅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翻译策略
男权话语视野下的囚徒们——莎士比亚传奇剧中母亲形象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母亲角色进行探讨,以剧中母亲的出场情况、角色地位、道德评价标准来印证母亲所处的地位状况。对这些母亲形象的研究表明,莎士比亚在传奇剧中仍按照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塑造母亲形象,她们在男权话语世界中牺牲自我、丧失自我,沦为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囚徒。
黄莉萍
关键词:母亲形象男权话语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植物意象
2014年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寓意,或揭露人的本性,或烘托故事背景,或揭示戏剧主题。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植物意象具有特殊的作用与意义。透过这些意象,我们能洞察莎士比亚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理解和感受。
黄莉萍
关键词:莎士比亚剧作植物意象
《白鲸》三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2015年
结合原作对比研究《白鲸》的三个中译本,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程度,指出译者在翻译时要正确地理解原文,将原文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黄莉萍
关键词:《白鲸》中译本译文比较译者
光、火、镜、灯:莎士比亚戏剧的视觉隐喻组群被引量:3
2022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蕴含与视觉有关的光、火、镜、灯等丰富意象,远远超出视觉文化所能覆盖的象征意蕴范围。本文拟通过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光喻、火喻、镜喻与灯喻等四种类型的视觉隐喻,揭示不同隐喻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依据与作用。研究发现:光喻、火喻、镜喻和灯喻分别表达了四个概念隐喻的语言实现:善良与邪恶之光、智慧与情感之火、真实与虚幻之镜、生存与死亡之灯。这些具有内在关联的视觉隐喻以善良与邪恶之光为核心隐喻构成了一个隐喻组群,不仅深刻体现了剧中人物之间的内心冲突,也充分展示了人与外在事件和周围环境的种种冲突。
黄莉萍谢世坚
关键词:隐喻视觉莎士比亚戏剧
从体验认知角度看“头”的概念隐喻
2014年
根据英汉语"头"的语料,探讨体验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头"概念的隐喻投射,可揭示英汉语"头"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头"概念在英汉语中构筑的隐喻概念的作用与语义扩展的机制。
黄莉萍
关键词:概念隐喻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创新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2022年
“对分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课堂两者优点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学情实际,本文以《大学创新英语综合教程1》第二单元课文1为实例,采用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讲授、个性化学习、分组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进行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黄莉萍
关键词:内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