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其他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率、瓣膜功能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方法分析笔者医院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11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具有年龄相关性,75岁以上的发生率高达47.1%,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增厚、钙化,可伴有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高血压、冠心病发生瓣膜钙化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结论冠心病和高血压较易合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5岁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瓣膜钙化及瓣膜功能失调。
- 陈祥华汤政德孙婷
- 关键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冠心病高血压
- 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CD40-CD40L表达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40-CD40L表达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予高脂饲养16wk及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4组:P组(普伐他汀)、A组(阿司匹林)、A+P组(联合用药)与N组(不用药),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wk。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各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CD40L表达、MMP-1、胶原及脂质含量变化,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分析2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结果:用药各组兔腹主动脉斑块内CD40-CD40L表达较N组显著受抑,普伐他汀作用更显著(P组和A+P组均P<0.01);同时各用药组MMP-1的表达、IMT增厚及CRP增高较N组均得到明显抑制(P<0.01),P组和A+P组较N组斑块内脂质显著减少(P<0.01),胶原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都可抑制斑块CD40-CD40L系统的表达,促进斑块的稳定性。普伐他汀促进斑块稳定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
- 陈朝婷盛净汤政德陈祥华
- 关键词:动脉硬化CD40配体普伐他汀阿司匹林斑块稳定性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 [方法 ] 2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靶器官损害组 (TOD组 )和无靶器官损害组 (NTOD组 )。对两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 TOD组夜间血压下降率SBP和DBP分别为 4.0 %和 5 .6% ,明显低于NTOD组的 10 .9%和 11.2 % (P <0 .0 1) ,TOD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者为 69.7% ,明显高于NTOD组的 3 9.2 % (P <0 .0 1) ,夜间SBP负荷值增高TOD组 68.3 %高于NTOD组 5 3 .6% (P <0 .0 5 )。 [结论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和 2
- 朱雅琴冯晨曦黄震华杨菊贤陈祥华陈元美吴秀好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值靶器官损害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或Ⅳ级,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值,超声测量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各房室大小、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YHAⅣ组血清BNP水平与NYHAⅢ组比较明显增高(t=2.896,P<0.01),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n=53,r=-0.576,P<0.01)、与心肌扩张度呈正相关(n=53,r=0.527,P<0.01),与室间隔厚度负相关(n=53,r=-0.413,P<0.01),与左心室后壁厚度负相关(n=53,r=-0.351,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不仅能预测心功能分级,而且能反映患者心室重构的程度,可预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的程度。
- 孙婷周静陈祥华汤政德金雅琴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室重构脑钠素
- 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左卡尼汀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同时给予5%GS250ml加左卡尼汀3g静脉滴注,1次/d,共15d,然后口服左卡尼汀1g/次,2次/d,共15d。结果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总有效率为84.0%,显著优于对照组60.0%(P<0.05),左室收缩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 陈朝婷陈祥华胡萍盛净
- 关键词:肉碱
- 唇腭裂患儿合并其他器官畸形的种类和特点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唇腭裂患儿合并其他器官畸形的发生率、种类和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7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85例唇腭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唇裂组、腭裂组、唇及腭裂组,对各组患儿的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5例唇腭裂患儿中共检出131例(14.8%)合并其他器官畸形,包括唇裂组18例(5.8%)、腭裂组69例(23.3%)、唇及腭裂组44例(15.8%),腭裂组患儿更易合并其他畸形(F=6.419,P<0.05)。所合并的畸形,依次分别为心脏畸形59例(44.3%)、其他颌面部畸形和骨骼肌肉畸形(15.3%)、神经系统畸形(10.7%)。结论腭裂患儿较唇裂、唇及腭裂患儿更易合并其他器官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合并的畸形。
- 孙婷朱雅琴苏海霞汤政德陈祥华
- 关键词:唇腭裂唇裂腭裂合并畸形
-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151例,均于2周内住院进一步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严重者同时给予支架植入术治疗。将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9例,单支病变40例,双支病变26例,三支病变18例,心肌桥38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13例,阴性38例,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0.16%,特异性89.66%,假阴性率9.84%,假阳性率10.34%,其中三支病变的敏感性为100%,与单支病变和心肌桥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不仅无创、安全、简便、客观、费用低廉,而且对冠心病的诊断也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尤其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的首选无创筛查手段,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推广研究。
- 苏海霞汤振德孙婷朱雅琴陈祥华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 单纯腭裂患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与腭裂程度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 研究单纯腭裂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探讨腭裂的程度与心脏畸形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16例单纯腭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儿分为完全性腭裂和不完全性腭裂组,每组再分为单侧和双侧亚组,不完全腭裂组进一步分为悬雍垂裂、软腭裂、软腭及部分硬腭裂3个亚组,统计各组患儿合并心脏畸形的例数和类型,计数资料用百分构成比表示,采用SPSS 13.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416例中共检出46例先天性心脏病,占11.1%;不完全性腭裂组心脏畸形检出率为9.9%(38/384),完全性腭裂组检出率为25%(8/32),明显高于不完全性腭裂组(F=6.852,P〈0.05);在合并的心脏畸形中,房间隔缺损占52.2%(24/46),是最常见的心脏畸形.结论 与不完全性腭裂相比,完全性腭裂具有较高的发生心脏畸形的风险,应常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腭裂程度可作为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因子之一.
- 陈祥华汤政德孙婷
- 关键词:腭裂心脏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