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颖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总砷
  • 2篇鲆鲽类
  • 2篇海带
  • 2篇
  • 1篇鱼类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优化
  • 1篇砷形态
  • 1篇脱除
  • 1篇脱除方法
  • 1篇追溯
  • 1篇追溯体系
  • 1篇紫菜
  • 1篇无机砷
  • 1篇可追溯
  • 1篇可追溯体系
  • 1篇EAN.UC...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国家水产品质...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隋颖
  • 4篇翟毓秀
  • 4篇宁劲松
  • 3篇尚德荣
  • 2篇郭莹莹
  • 2篇舒本胜
  • 2篇赵艳芳
  • 2篇刘俊荣
  • 1篇盛晓风
  • 1篇林洪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鲆鲽类产地溯源编码设计及标识技术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溯源编码与标识技术是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参照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通过研究EAN/UCC-13码和EAN/UCC-128码,建立了基于EAN/UCC-128编码方式的鲆鲽类产地溯源的编码方案;在研究确定标签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尾部捆扎、不同部位嵌挂等不同标识方法,建立了单尾标签标识技术,系统的建立了产地标识方法,为鲆鲽类产品进行产地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标识标签脱落率小于2%,标签浸泡30 d条码信息识别准确率可达到近100%。
隋颖宁劲松林洪翟毓秀
关键词:鲆鲽类追溯EAN.UCC
鲆鲽类标识与溯源技术的建立
我国是水产养殖和生产大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鲆鲽类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胶原蛋白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2006年发生的“多宝鱼事件”使消费者对鲆鲽类的...
隋颖
关键词:鲆鲽类可追溯体系
加工方式对海带和紫菜中砷及其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浸泡、油炸、水煮和烘烤四种加工方式对海带和紫菜中总砷及其形态含量的影响,并对其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浸泡和水煮都能减少海带和紫菜中总砷和四种砷化合物含量。油炸和高温烘烤影响砷形态和含量的变化:油炸样品中总砷含量减少,DMA、MMA和无机砷含量变化表现出不一致性;除250℃外,其他温度烘烤的样品总砷含量均增加,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无机砷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到250℃时最多增加近3倍,对食用安全性有一定影响;在150℃油炸15min和200℃烘烤的样品中有新的砷化合物生成,其结构和毒性尚难确定。
舒本胜翟毓秀刘俊荣郭莹莹尚德荣宁劲松隋颖赵艳芳
关键词:海带紫菜总砷砷形态
鲆鲽鱼类产地溯源系统平台研究
2015年
为了保证鲆鲽鱼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围绕鲆鲽鱼类"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研究建立了一套由生产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追溯查询系统等构成的产地溯源系统平台。该平台为养殖企业、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工具,为鲆鲽鱼类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可以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宁劲松隋颖尚德荣翟毓秀
正交试验优化海带中砷的脱除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以总砷和无机砷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最佳食用脱除剂选择、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选出最佳脱砷工艺。结果表明,以3%柠檬酸脱除剂、料液比1:15(g/mL)、温度40℃、时间40min的脱砷工艺效果较为理想,总砷脱除率达到65.71%,无机砷脱除率达到74.39%。对脱砷后的海带样品进行基本营养成分分析发现,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均显著增加,灰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有所减少,未对营养成分造成影响。
舒本胜翟毓秀刘俊荣宁劲松尚德荣郭莹莹赵艳芳隋颖盛晓风
关键词:海带总砷无机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