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水林

作品数:44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旋翼
  • 20篇直升
  • 20篇直升机
  • 15篇飞行
  • 14篇气动
  • 11篇尾迹
  • 11篇飞行器
  • 9篇旋翼飞行器
  • 9篇自由尾迹
  • 7篇气动干扰
  • 7篇桨叶
  • 6篇双旋翼
  • 6篇倾转旋翼
  • 5篇动特性
  • 5篇气动特性
  • 4篇悬停
  • 4篇旋翼机
  • 4篇旋翼桨叶
  • 4篇倾转旋翼机
  • 4篇流场

机构

  • 35篇中国直升机设...
  • 15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4篇黄水林
  • 10篇徐国华
  • 10篇罗骏
  • 9篇林永峰
  • 9篇刘平安
  • 5篇李春华
  • 5篇招启军
  • 5篇樊枫
  • 5篇曾伟
  • 4篇黄建萍
  • 4篇袁明川
  • 4篇李尚斌
  • 3篇李明
  • 3篇邓景辉
  • 3篇王保兵
  • 2篇汪正中
  • 2篇程起有
  • 2篇刘利剑
  • 2篇赵俊
  • 1篇熊绍海

传媒

  • 5篇直升机技术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0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列式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特性参数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建立了一个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迭代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双旋翼以及旋翼与尾迹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将旋翼尾迹模型、桨叶气动力模型以及旋翼配平模型进行耦合求解。同时给出了一个适合于双旋翼干扰计算特点的配平方法。计算了悬停时干扰状态下的双旋翼诱导速度分布以及旋翼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上述方法,对比分析了纵列式双旋翼与单旋翼的性能,结果表明:悬停时纵列式前、后旋翼的性能都比单旋翼时的要差。文中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悬停状态双旋翼纵向间距和轴向间距对气动干扰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纵向间距为1.3R时,纵列式双旋翼相比两单独旋翼需要额外的附加功率为8.5%,且随纵向间距的增大,附加功率减小并出现负值,当纵向间距为1.85R时,附加功率最小。
黄水林招启军徐国华
关键词:旋翼直升机悬停气动特性自由尾迹
共轴刚性旋翼气动干扰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建立了一个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低数值耗散的ROE格式进行空间离散,高效的隐式LU-SGS格式进行时间推进;使用运动嵌套网格方法以计入双旋翼的反转运动;针对旋翼CFD方法配平耗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量修正的高效共轴旋翼配平策略。应用建立的方法,首先进行了2个共轴试验模型的计算,通过对比诱导速度分布和气动性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共轴刚性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效应和载荷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扭矩平衡状态下,受气动干扰影响,上、下旋翼的总距和拉力存在差异,但差动总距以及拉力分配比几乎不随拉力系数变化;双旋翼气动干扰来自三个方面:"厚度效应"引起的瞬时脉冲干扰、"载荷效应"引起的持续扰动以及由上旋翼尾迹涡与下旋翼桨叶碰撞引起的垂直桨-涡干扰;干扰引起的非定常气动载荷具有周期特性,以N/rev(N为共轴刚性旋翼桨叶总数)为基准频率。
苏大成史勇杰黄水林徐国华
关键词:气动干扰NAVIER-STOKES方程嵌套网格
基于自由尾迹和升力面方法的双旋翼悬停气动干扰计算被引量:18
2007年
建立了一个同时适合于共轴式、横列式及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分析的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为更好地模拟气动干扰特性及桨尖三维效应,桨叶模型采用了升力面/涡格法,尾迹则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通过旋翼下洗速度的计算值与可得到的实验值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以横列、共轴、纵列式双旋翼为例,分别计算了悬停状态双旋翼的尾迹特性及诱导速度变化,给出了部分尾迹边界,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
黄水林李春华徐国华
关键词: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自由尾迹
一种复杂三维外形布局的旋翼耦合动力学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三维外形布局的旋翼耦合动力学计算方法。建立前突/后掠/下反构型引起的坐标转换关系;描述弹性桨叶挥舞、摆振、扭转的非线性弹性变形以及相互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基于坐标转换关系和非线性耦合关系描述复杂三维...
余智豪周云黄水林宋彬赵金瑞程毅张仕明
一种适用于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着舰飞行特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着舰飞行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高精度分离涡方式获得高置信度的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步骤2,根据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构建用于耦合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的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飞行动...
苏大成刘长文黄水林汪正中吴令华
文献传递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着舰飞行特性
2023年
建立一套能够耦合非定常舰船流场的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以研究该旋翼飞行器在着舰过程中的飞行特性。在舰艉流场模拟方面,采用分离涡方法以获得高精度非定常流场数据;在飞行力学建模方面,引入上下旋翼干扰因子建立共轴刚性旋翼诱导速度模型,并采用等效挥舞运动概念建立其挥舞运动方程;基于“单向耦合”思想构建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向飞行力学模型的数据传递策略,并分别以XH-59A直升机和UH-60A/SFS2组合为算例验证了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数据传递策略的正确性。以SFS2舰船模型和XH-59A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组合为研究对象,从直升机操纵余量和非定常载荷水平两方面分析了着舰过程中舰艉流场对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扰动特征。时均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共轴上下旋翼受时均流场的扰动存在差异,飞行员在增大总距以维持高度稳定的同时,还需要减小差动总距以保持机头朝向的稳定。非定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共轴构型直升机,舰船流场对拉力及俯仰力矩的非定常扰动,是引起飞行员工作载荷增大的主要因素。
苏大成汪正中吴令华黄水林
悬停和前飞状态涵道尾桨气动特性分析
引入尾流收缩比因子,并将大速度时的涵道等效为圆形机翼,建立了一个适合于直升机悬停和前飞状态涵道尾桨气动特性分析的动量理论方法。使用该方法,首先以 S-67直升机涵道尾桨为算例,对悬停和前飞状态的涵道尾桨拉力进行了计算,并...
谈炜荣黄水林徐国华
关键词:涵道尾桨气动特性涵道风扇
文献传递
一种直升机惯量变距旋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惯量变距旋翼,包括:马达,设置在直升机的顶部;中央桨毂,与所述马达的转子连接;变距齿轮组,与所述中央桨毂连接;相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底部,用于检测桨叶的相位;转速控制器,与所述马达连接,用于控...
王磊周亨王兆山付立春张学东余立强郭佼侯祥民苏兵兵黄水林曾伟程起有赵俊
文献传递
一种多旋翼操控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操控系统,属于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所述结构包括多个变矩单元及控制单元,其中多个变矩单元设置在无人机的多个机臂上,所述任一变距单元包括控制所述旋翼旋转的转动机构,以及包括控制旋翼桨叶偏转的偏转机构;控...
邓景辉侯祥民罗骏周亨王子轩黄水林吴令华苏兵兵苑小帅
文献传递
基于PIV技术的纵列式双旋翼尾迹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将现有单旋翼实验台进行改装,以适合于纵列式双旋翼的实验研究。基于PIV技术,针对悬停和前飞状态下的纵列式双旋翼时的桨尖涡特性进行了测量。通过改变前后旋翼的水平和轴向间距,调整两旋翼之间的重叠区域,研究了不同气动布局纵列式双旋翼干扰状态下的尾迹结构,并与单旋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悬停状态,随两旋翼纵向间距的增加,桨尖涡的轴向位移也逐渐增大,但桨尖涡径向位移并不是随纵向间距的改变而规律变化,在纵向间距为1.8R附近时最小;而双旋翼轴向间距的变化对桨尖涡的径向和轴向位移均有影响,但变化都不是很大。
黄水林林永峰黄建萍李明刘平安
关键词:直升机旋翼尾迹桨尖涡PIV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