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胜

作品数:3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骨折
  • 1篇单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入路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软骨细胞基质
  • 1篇缺损
  • 1篇周期
  • 1篇周期性张应力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椎体成形术治...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3篇黄胜
  • 2篇项禹诚
  • 2篇孙青
  • 2篇许靖
  • 2篇苏汝堃
  • 1篇潘滔
  • 1篇刘兴漠
  • 1篇黄帅
  • 1篇巫培康
  • 1篇梅新君
  • 1篇郭培义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周期性张应力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在关节软骨缺损及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中,软骨细胞可过度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各种异常刺激均可能打破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间平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退变,软骨细胞功能下降和失调。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周期性张应力对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单侧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术后10周分离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非手术侧软骨细胞为正常组,术侧软骨细胞随机分为高应力组、低应力组及对照组,加载幅度为sin10%,0.1,1.0,0Hz的周期性张应力,于24h、48h、1周、2周和4周后RT-PCR测定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加载周期性张应力24h后,正常组及对照组间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加载周期性张应力1周、2周及4周后高应力组和低压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发现,低应力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持续下降,加载周期性张应力24h与4周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力学载荷可影响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关节软骨缺损病理的发生发展与应力相互影响。
刘兴漠孙青项禹诚梅新君黄胜潘滔
关键词:周期性张应力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关节软骨缺损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1
2013年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4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侧组22例,双侧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1),而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1年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1),而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单侧组少于双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
黄胜许靖项禹诚苏汝堃黄帅郭培义孙青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40
2014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因OVCFs行P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及既往病史、腰椎骨密度、术中骨水泥注入量、病椎压缩程度、骨折椎体个数及节段、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情况、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收集患者术后第1、3、6、12、18个月来院复诊时测定的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数据,包括:血钙、磷、降钙素、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25-(OH)D]。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6例原发性OVCFs患者共89节椎体骨折,术后共17例患者19个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术后有无抗骨质疏松治疗、血25-(OH)D水平与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值、病椎压缩程度、手术入路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术后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25-(OH)D水平较低是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O.05)。结论: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与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及低25-(0H)D水平有关。
许靖黄胜巫培康苏汝堃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25-羟维生素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