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裕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外侧联合切口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肘前侧外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0例,通过肘前侧外侧切口联合入路,直视下观察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骨折。结果 20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48周均临床愈合。根据F lynn评分标准,优6例,良11例,一般3例,优良率85%。结论肘前及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好,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血管损伤,肘内翻发生率低,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吴旭东陈均平梁荣伟董智晖黎裕强
-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
- 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微创入路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微创入路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25例(4例为双侧骨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例15足)与对照组(12例14足)。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足踝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后足评分量表(AHFS)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微创入路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韦健黎裕强林强祯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四肢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失误3例被引量:2
- 2012年
- 1 病例报告
例1:男,25岁,建筑工人.由于施工原因,双侧的大腿外伤水肿伴有出血症状,外观畸形.受伤6h后入院.经检查,双侧大腿1/3处有大小约3cm×2.2cm的伤口,有血水渗出,大腿部几乎全部肿胀畸形,双下肢存在压痛、活动障碍.经X线检查,双大腿正侧双股下约1/3处为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
- 黄冀韦键黎裕强
- 关键词:四肢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
-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临床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后的临床诊治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64例,观察临床诊治方案和临床效果,在入院4周后对症状改善、术后病情进行统计。指导临床对脏器损伤重症的临床实践。结果:64例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经综合及时治疗方案,60例经相关手术脱险,抢救成功率为93.75%。致残3例,1例死亡。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积极有效的急救是抢救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的关键,能为使患者快速脱离危险,为后期手术赢得时间。
- 黄冀韦键黎裕强
- 关键词:骨折脏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