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P物质、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脑卒中后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探讨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胃肠康复治疗(内脏筋膜手法+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血清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上海市同仁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乳果糖治疗)和治疗组(胃肠康复治疗)。评估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Wexner便秘评分量表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P、5⁃H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SAS评分、SDS评分、GSRS评分、Wexner评分和PAC⁃Q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MoCA评分、BI评分、GSRS评分、Wexner评分和PAC⁃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SP和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便秘症状,“内脏筋膜手法+中频电刺激”的胃肠康复治疗方法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当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宋鸿寅 王震华 王震华 李艳关键词:卒中 便秘 P物质 血清素 基于ProteomeXchange数据库建立结直肠癌筛查模型 2024年 目的在ProteomeXchange数据库中筛选结直肠癌(CRC)的血液蛋白标志物,并建立筛查模型,评估其对CRC的诊断价值。方法在ProteomeXchange数据库的PXD018304数据集中筛选CRC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CRC初诊患者108例(CRC组)和健康志愿者100名(正常对照组),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差异表达蛋白和5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242、CA50、CA72-4]。采用逐步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似然比法)建立CRC的筛查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生物标志物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模型诊断CRC的效能。结果从PXD018304数据集中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350种,其中上调蛋白214种、下调蛋白136种。根据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兼顾临床普及度,筛选出10种候选蛋白,其中下调蛋白为载脂蛋白A1(apo A1)、纤维连接蛋白(FN)、谷胱甘肽还原酶(GR)、转铁蛋白(TRF),上调蛋白为载脂蛋白C3(apo C3)、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补体4(C4)、纤维蛋白原(Fib)、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C组血清apo A1、apo C3、FN、GR、TRF水平降低(P<0.001);血清CER、CRP、C4、β_(2)-MG、CEA、CA19-9水平和血浆Fib水平升高(P<0.001);2个组之间血清CA242、CA50、CA72-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AUC)>0.7的生物标志物为apo A1、apo C3、CRP、FN、GR、TRF、β_(2)-MG、CEA。单项检测效能最高的是apo A1,AUC为0.898,敏感性为81.48%,特异性为86.00%。由apo A1、CRP、FN、TRF和CEA构成的筛查模型诊断CRC的AUC为0.959,敏感性为87.21%,特异性为92.50%,准确率为89.76%。结论apo A1等10种蛋白或可作为CRC筛 邹琛 徐润灏 丁毅 张洁 翁文浩 王震华 曹芸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癌 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年 背景:Lnc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肿瘤中表达和调控异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目的:利用Cancer LncRNome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探讨LINC0236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Cancer LncRNome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患者芯片数据,筛选结直肠癌差异表达的lncR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NC02363表达。分析基于TCGA数据库的LINC0236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2条表达上调的lncRNA和12条表达下调的lncRNA。与正常肠上皮细胞相比,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下调。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LINC02363低表达组生存期显著短于LINC02363高表达组,LINC02363低表达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低表达LINC02363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转移可能性大。提示LINC02363有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远处转移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严宇青 陈豪燕 洪洁 王震华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远处转移 炎症性肠病IL-1β基因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IL-1β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48)和正常对照组(N=137)IL—1β启动子区-31、-51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其单倍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IL—1β—31CC、CT、TT基因型分别为22.63%、56.93%、20.44%,IBD组为33.33%、39.58%、27.0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IL—1β—511TT、TC、CC基因型分别为21.17%、52.55%、26.28%,IBD组为29.17%、43.75%、27.0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β-31C/T与-511T/C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15,r=0.735)。IL—1β-31C/-511T单倍体型发生IBD的风险增加(OR=1.216.95%C10.763~1.937)。结论 IL—1β—31、-511均以杂合子C/T、T/C基因型所占的百分比高,提示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种族有关。IL—1β—31C/T与-511T/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1C/-51lT单倍体型发生IBD的风险增加。 薛惠平 倪培华 吴洁敏 吴叔明 戈之铮 胡运彪 王震华 童菊芳 曾民德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1Β 等位基因频率 单倍体型 短链脂肪酸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驱动导致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具有抗炎和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肠道炎症和低纤维饮食均可导致产SCFAs细菌数量减少,进而影响肠道免疫和代谢调节。本文就SCFAs在IB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高紫云 王震华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免疫调节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HRQoL)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5月至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08例GERD患者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5-DimensionsInstrumentwith 5-LevelScale,EQ-5D-5L)调查以评估其HRQoL,并采用GERD-Q自测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收集社会人口学与疾病相关信息以及医疗支出的数据。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用于比较各个维度中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数量和比例。采用单变量Tobit模型筛选与EQ-5D-5L效用值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leastsquares,OLS)及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与HRQoL的关系。结果·108例患者中,EQ-5D-5L的平均效用值为0.855,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为0.162。在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P=0.000)、性别(P=0.000)、内镜分级(P=0.000)、GERD-Q得分(P=0.049)、药物及医疗支出(P=0.000)的亚组中,报告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OLS回归模型中发现GERD-Q得分≥8分、治疗费用高对HRQoL有负面影响(均P<0.05),而使用抗酸药有积极作用(P<0.05)。在Logistic回归中,病程(OR=1.222,P=0.050)、使用抗酸药(OR=10.808,P=0.044)与HRQOL呈正相关。结论·GERD会降低患者的HRQoL,需要社会的支持及医疗决策者的关注。 高紫云 严宇青 童天颖 宁立军 洪洁 王震华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lnc-MTB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lnc-MTB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SRA(Sequence ReadArchive)数据库提取PRJNA218851和PRJNA376161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筛选与结直肠癌转移相关的lncRNA。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分析lnc-MTBP-5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与转移相关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MTBP-5在正常肠上皮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53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下调lnc-MTBP-5后,行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侵袭实验,观察lnc-MTBP-5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lnc-MTBP-5和结直肠癌转移相关,且lnc-MTBP-5在5种结直肠癌细胞和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lnc-MTBP-5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高,且易发生转移。lnc-MTBP-5与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间质上皮转换因子(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钙黏着蛋白关联蛋白呈正相关。下调lnc-MTBP-5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减弱。结论·lnc-MTBP-5在结直肠癌细胞系及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lnc-MTBP-5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该功能可能与MACC1-HGF(hepatocyte growth factor,肝细胞生长因子)/MET通路有关。 严宇青 沈超琴 陈豪燕 洪洁 王震华关键词:结直肠癌 细胞侵袭 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一线三联疗法的根除失败率日益增高。目的:评价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7例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予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多西环素(10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10 d。治疗结束4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UBT)以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4例患者失访,25例患者补救治疗成功,8例失败,补救治疗意向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67.6%和75.8%。21例(63.6%)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 王震华 熊光苏 杨川华 王勇峰 吴叔明关键词:多西环素 螺杆菌 药物疗法 临床研究性 血清氨基酸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效能评价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酸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的223例IBD患者[153例克罗恩病(CD)患者纳入CD组,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纳入UC组]和125例健康体检者(HC组)的10项血清氨基酸[精氨酸(Arg)、甘氨酸(Gly)、缬氨酸(Val)、酪氨酸(Tyr)、亮氨酸(Leu)、丙氨酸(Ala)、脯氨酸(Pro)、瓜氨酸(Cit)、鸟氨酸(Orn)、谷氨酸(Glu)]水平。比较HC组、IBD组及其不同亚型组的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回归模型在IBD中的诊断能力。结果与HC组比较,5项血清氨基酸水平在IBD组及其不同亚型(CD组和UC组)组中均出现明显变化,表现为Gly、Leu、Pro和Orn明显升高,Tyr明显下降(P<0.05)。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Gly、Tyr、Leu、Pro和Orn纳入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在IBD中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73~0.936),灵敏度为87.44%,特异度为81.60%。结论血清氨基酸组成变化与IBD关系密切,检测血清氨基酸在辅助诊断IBD中具有潜在价值。 童天颖 张洁 徐润灏 王震华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代谢组学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重视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 2017年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腺瘤发展而来,环境因素在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相关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干预研究证实,上述环境因素的改变影响着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筛查、内镜下腺瘤摘除和定期随访是目前结直肠癌预防的主要手段,但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应重视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临床工作中需对诸多干预手段有所侧重,发现和开拓因地制宜、个体化的预防策略。 房静远 王震华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腺瘤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