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桂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放疗
  • 4篇肿瘤
  • 3篇晚期
  • 2篇调节蛋白
  • 2篇血栓
  • 2篇血栓调节
  • 2篇血栓调节蛋白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置管
  • 2篇适形
  • 2篇适形放疗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置管
  • 2篇外周
  • 2篇晚期宫颈癌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置管
  • 2篇局部晚期
  • 2篇宫颈

机构

  • 11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唐山市肿瘤医...

作者

  • 11篇田桂英
  • 5篇卢秀荣
  • 5篇原娜
  • 5篇张贤雨
  • 4篇席强
  • 3篇焦英华
  • 3篇王翠兰
  • 3篇马欢
  • 2篇王喆
  • 2篇李锦秋
  • 2篇熊伟
  • 2篇魏玉磊
  • 2篇王磊
  • 2篇张飞
  • 2篇李曙光
  • 2篇张志林
  • 1篇张剑虹
  • 1篇李义慧
  • 1篇王晓红
  • 1篇武光晔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患者BRMS1mRNA、PTN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及多效生长因子(PTN)在直肠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3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肿瘤组织及肿瘤旁(距离直肠癌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直肠粘膜组织,分别作为直肠癌组(n=73)和癌旁组(n=73)。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BRMS1mRNA、PTNmRNA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直肠癌组BRMS1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低,PTNmRNA阳性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高分化、淋巴结无转移、Ⅰ+Ⅱ期、无血性转移、浸润深度未及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BRMS1mRNA表达水平较组织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血性转移、浸润深度达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高,PTNmRNA阳性率水平较组织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血性转移、浸润深度达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低分化、浸及浆膜、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BRMS1mRNA低表达及PTNmRNA阳性表达为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RMS1mRNA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MS1mRNA、PTNmRNA在直肠癌患者中呈异常状态,并与患者预后生存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潜在的靶点。
马欢焦英华李曙光张贤雨魏玉磊田桂英卢秀荣原娜
关键词:直肠癌BRMS1PTN病理参数
胸部放疗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左侧胸部放疗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影响因素及ACS及时救治率较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该院放疗科6076例胸部肿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胸部放疗患者2910例作为观察组,非左侧胸部放疗患者31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ACS的发生率;对观察组ACS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蒽环类药物化疗史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观察组ACS的诊断过程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确诊为ACS 85例,发生率为2.92%;对照组确诊为ACS 30例,发生率为0.95%,两组患者AC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有蒽环类药物化疗史及合并高血压史均明显影响ACS发生率(P<0.05);年龄及性别因素与ACS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观察组确诊的85例ACS患者中,21例患者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标准(24.71%);85例ACS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其中81例患者有胸痛和胸闷的临床表现,4例仅表现为胸闷;因ACS导致1个月内死亡17例(20.00%)。结论在胸部放疗患者中左侧胸部放疗患者ACS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蒽环类药物化疗史及合并高血压病史相关。
李锦秋张志林杜炜席强田桂英卢秀荣王义成韩潮
关键词:胸部肿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及放化疗增敏的相关性研究
张志生池亚丽钱海江王金科信国峰田桂英张飞张剑虹梁晚平邢立强
该项成果首次提出了适合国人的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首次用卡莫氟作为增敏剂联合放疗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从毒副反应方面探讨了这种治疗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预后的相关性;本研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实...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
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回顾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n=30)给予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B组(n=30)仅给予术前调强放疗治疗,C组(n=30)给予替吉奥化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清TPS、CYFRA21-1水平变化情况,1年、2年、3年复发、转移、生存率,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8%显著高于对照B组的46.67%和C组的5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三组TPS、CYFRA21-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TPS、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复发、转移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3年复发、转移情况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A组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保肛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好于术前放疗。
马欢焦英华李曙光张贤雨魏玉磊田桂英卢秀荣原娜
关键词:局部晚期直肠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三次放射治疗高龄男子软腭癌1例
2009年
田桂英席强
关键词:肿瘤放射疗法
血栓调节蛋白、血浆D-二聚体对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血栓调节蛋白(TM)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探讨二者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恶性肿瘤患者20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TM及D-Dimer.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结果 207例恶性肿瘤PICC置管后,血栓组33例,对照组174例.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TM[(6.806±1.805)μg/L]、D-Dimer[(0.786±0.294)mg/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及D-Dimer与血栓组呈正相关性(r=0.572、0.530,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TM的优势比(OR)为1.899,D-Dimer的OR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把TM和D-Dimer的截止水平设在总研究群体的第50个百分点分为高低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D-Dimer均高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OR为2.042,高于单独高TM(OR=1.286)和单独高D-Dimer(OR=1.044),提示TM、D-Dimer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风险性增加2.042倍.TM与D-Dimer分别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477、0.492,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放化疗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TM及D-Dimer水平的升高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原娜王磊王喆张贤雨田桂英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肿瘤D-二聚体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为早期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20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栓调节蛋白(TM)等指标。[结果]207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9%。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D-Dimer(0.784±0.336)、F1+2(523.609±123.234)、TM(6.806±1.805)均明显升高(P<0.05)。D-Dimer(r=0.429)、F1+2(r=0.644)及TM(r=0.401)与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呈正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D-Dimer、F1+2、TM是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imer、F1+2及TM三者水平的升高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原娜王磊焦英华王喆卢秀荣张贤雨田桂英
关键词:血栓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恶性肿瘤凝血酶原片段1+2血栓调节蛋白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后程适形放疗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田桂英王翠兰熊伟
关键词:鼻咽癌
希美纳对中晚期宫颈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希美纳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并与单纯放疗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将中晚期宫颈癌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期给放射增敏药希美纳静脉点滴。结果:希美纳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放射增敏效果显著,使肿瘤回缩率提高,相同时间剂量提前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不需要增加照射剂量即可完成治疗计划,也未见放射副反应的增加。结论:希美纳可提高宫颈肿瘤内乏氧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使肿瘤消退加速,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治愈率。
田桂英席强武光晔张飞姬宏宇刘昭王翠兰
关键词:宫颈癌希美纳乏氧细胞放射增敏
体外延伸野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研究体外延伸野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体外延伸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随访3年,比较总有效率和毒性反应,局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37).观察组与对照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11/60)与16.7%(10/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00,P=1.000).观察组PFS25.6个月比对照组13.8个月,显著延长(χ2=25.624,P=0.000);观察组生存率53.3%(32/60),对照组33.3%(20/60),观察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P=0.027).结论 体外延伸野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张贤雨席强马欢卢秀荣原娜李锦秋张志林田桂英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有效率毒性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