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霄
-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患者92例,以抗PLA2R抗体血清检测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抗PLA2R抗体阴性组和抗PLA2R抗体阳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92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66例(抗PLA2R抗体阳性组),抗PLA2R抗体阴性26例(抗PLA2R抗体阴性组)。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比较,抗PLA2R抗体阳性组IMN患者有以下特点:①男性所占比例更高,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及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更多(P<0.05);②血沉更快,24 h尿蛋白定量更多,血白蛋白更低,肌酐、尿酸更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更低(P<0.05);③发生肾小球硬化的比例更高[45.5%(30/66)比15.4%(4/26)],P<0.05;④排除失访病例后,在随访6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的比例更低[3.4%(2/58)比18.2%(4/22)],P<0.0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与I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关联密切,抗体阳性患者病情较重,完全缓解率较低。
- 苏晨皓赵瑛瑛王建生张文吉张宛哲孟晶茜刘丁申鹏霄崔琴琴
- 关键词:膜性肾病预后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h和48h血清Cys-C、血清肌酐等相关临床资料,比较血清Cys-C与Scr检测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与造影前[(1.03±0.18)mg/L]比较,427例研究对象造影后24h[(1.27±0.21)mg/L]和48h[(1.31±0.26)mg/L]血清Cys-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42,P=0.031)。以血清肌酐变化为诊断指标,造影后24h和48hCIN的发生率分别为6.57%和7.20%,均低于以血清Cys-C法诊断标准下CIN的发生率(10.17%和10.81%,χ2=262.359和236.669,P均<0.001)。运用血清Cys-C法在造影后24h诊断CI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7%和95.92%,造影后48h为91.18%和95.43%。结论:Cys-C可敏感地反映造影剂肾毒性程度,有利于造影剂肾病的早期诊断。
- 赵瑛瑛欧阳军王建生张宛哲张文吉孟晶茜申鹏霄刘丁汤建民
- 关键词:胱抑素C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剂肾病
- 河南省单中心15年间肾活检疾病谱的变迁
- 2021年
- 目的:了解15年来河南省肾脏病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1月—2020年0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的104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其按时间顺序分为A组271例(2005年01月—2009年12月)、B组378例(2010年01月—2014年12月)、C组392例(2015年01月—2020年06月),进行比较。结果:(1)三组肾活检平均年龄逐渐升高[A组(33.02±13.877)岁,B组(37.56±15.157)岁,C组(43.56±15.843)岁],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加(A组5.5%,B组8.2%,C组1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各组均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多见(A组72.3%,B组73.3%,C组77.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次之(A组26.2%,B组22.7%,C组20.9%),肾小管-间质疾病和遗传性肾脏疾病少见,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5种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33.3%)、膜性肾病(30.5%)、微小病变(15.3%)、系膜增生性肾炎(9.5%)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5.7%),其中,膜性肾病所占比例(A组5.1%,B组30.7%,C组46.7%)逐渐升高(P<0.001),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P<0.001)。(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5种病理类型依次为:狼疮性肾炎(42.3%)、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5.5%)、糖尿病肾病(11.3%)、高血压肾损害(9.6%)和肾淀粉样变性(5.0%),其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A组1.4%,B组5.8%,C组25.6%)逐渐升高(P<0.001),狼疮性肾炎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P=0.016)。结论:15年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直是河南省肾脏疾病谱的主体,以IgA肾病最常见,膜性肾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但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糖尿病肾病比例明显升高。
- 苏晨皓赵瑛瑛王建生张文吉张宛哲孟晶茜刘丁申鹏霄崔琴琴
-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肾活检
- 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大鼠肾脏Desmin、Synaptopod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大鼠肾脏Desmin、Synaptopodin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糖尿病组(DM组,n=10)、治疗组(n=10)3组。治疗组将雷公藤多甙片以50mg·kg-1·d-1灌胃。于12周末检测24h尿蛋白量、血糖(Glu)、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脏Desmin、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大鼠24h尿蛋白、Scr和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4h尿蛋白、Scr和Cys-C均较糖尿病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基质明显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受压、基底膜增厚,而治疗组较糖尿病组有所改善。免疫组化显示:3组大鼠肾组织Desmin、Synaptopod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Desmin表达较对照组高、Synaptopodin表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Desmin表达较糖尿病组低、Synaptopodin表达较糖尿病组高(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Desmin的表达、同时上调Synaptopodin表达,保护足细胞,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
- 申鹏霄王建生赵瑛瑛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雷公藤多甙DESMINSYNAPTOPODIN
- 雷米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表达及尿蛋白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常规剂量治疗组[C组,5mg/(kg.d)],大剂量治疗组[D组,10mg/(kg.d)]。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分别于4周,8周未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脏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C,D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米普利可能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减少尿蛋白。
- 申鹏霄王建生
-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雷米普利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 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肾内科入组2级高血压伴肾衰患者135例,给予单药厄贝沙坦片,每天150~300 mg,4周后评价降压效果,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比较。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ACE2 G8790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情况、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的基础血压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治疗前的肾功能状态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Scr和BUN均具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型方面,ACE2G8790A位点则有较多的变异,基因分型结果显示野生型TT型64例,TC型58例,CC型13例,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31,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79)。基于基因型的结果表明,C等位基因携带者可以显著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TC型和CC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TT型患者来说,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降压效果均较差,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21)。血清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三组基因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疾病症状,ACE2的G8790A位点可能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但对厄贝沙坦改善肾功能方面没有太大的影响。
- 孟晶茜赵瑛瑛张文吉张宛哲申鹏霄刘丁苏晨皓沈杰王建生
-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慢性肾衰ACE2多态性
- 前列地尔联合雷米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雷米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NF-κB表达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六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10只,单用前列地尔组10只,单用雷米普利组10只,前列地尔联合雷米普利组10只,相应药物干预后分别于4周、8周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ALB、Scr、Cys-c检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脏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单用药物治疗组相比,4W、8W末,前列地尔联合雷米普利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Cys-c,肾脏组织NF-κB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雷米普利可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NF-κB表达,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
- 李敏申鹏霄刘东伟王建生
- 关键词:前列地尔雷米普利阿霉素肾病NF-ΚB
- 活性维生素D_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BMP-7及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活性维生素D3(DC)组(制备糖尿病模型后用骨化三醇灌胃),每组10只。12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采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及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而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DM组比较,DC组肾组织中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上调BMP-7、下调TGF-β1的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 杨瑞凤王建生张宛哲赵瑛瑛孟晶茜申鹏霄张文吉
-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3骨形成蛋白-7
-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CRF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Cr、BUN、CCr测得值)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CRF患者,能改善其肾功能各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孟晶茜赵瑛瑛张文吉张宛哲申鹏霄刘丁苏晨皓王建生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地尔慢性肾衰竭肾功能
- 尿路感染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检出情况,为菌株感染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尿路感染者送检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及分离纯化,鉴定菌株,并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74株,K-B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苯唑西林、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替考拉宁、克林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94%、39.08%、37.93%、59.20%、0、31.03%、0、47.70%、17.82%和45.98%,中介率分别为10.92%、0、5.17%、1.72%、0、2.87%、0、9.20%、0和6.90%,敏感率分别为74.14%、60.92%、56.90%、39.08%、100.00%、66.09%、100.00%、43.10%、82.18%和47.13%。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ermA基因为421bp、ermC基因为572bp、qacA基因为629bp、ermB基因为359bp、aac(6')/aph(2')基因为220bp、mecA基因为162bp,检出率分别为21.26%、10.92%、16.09%、35.06%、29.89%和43.10%。结论分离自尿路感染者尿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一定耐药性,在抗感染治疗中可优先考虑使用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但仍应合理选用。为控制菌株耐药性发生及发展,应及时分析菌株耐药基因分布情况。
- 孟晶茜王建生赵瑛瑛张文吉张宛哲申鹏霄苏晨皓刘丁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耐药性K-B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