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乐银

作品数:27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地震
  • 5篇断层
  • 5篇形变
  • 5篇GNSS
  • 4篇地电
  • 4篇GPS
  • 3篇地电阻率
  • 3篇断裂带
  • 3篇首都圈
  • 3篇裂带
  • 2篇地壳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下水
  • 2篇地震前
  • 2篇地质
  • 2篇地质解译
  • 2篇断层活动
  • 2篇多路
  • 2篇多路径
  • 2篇多路径效应

机构

  • 22篇北京市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27篇胡乐银
  • 7篇邢成起
  • 6篇张景发
  • 5篇商晓青
  • 4篇吴培稚
  • 4篇徐平
  • 4篇李腊月
  • 3篇季红
  • 3篇梁芳
  • 3篇孙建宝
  • 3篇施玉芳
  • 3篇黄雨蕊
  • 3篇刘严萍
  • 3篇武安绪
  • 3篇王同利
  • 3篇闫睿
  • 3篇路静
  • 2篇岳晓媛
  • 2篇武敏捷
  • 2篇崔博闻

传媒

  • 5篇地震
  • 5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地壳构造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北京测绘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灾害学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玉树地震的InSAR数据同震形变场模拟与参数反演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这次地震(震中33.2°N 96.6°E,Ms=7.1)是由甘孜-玉树断层的强烈活动引起。甘孜-玉树断裂带大部分分布于青海-西藏高原,北西走向。该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共同组成了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二者在甘孜附近成左阶错列分布。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和卫星图像、航片解译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D-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得了玉树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继而得到了地震引起的LOS向的地表位移和发震断层的大致位置。通过对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分析得到本次地震的动力学特征为明显的左旋走滑。另以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层的初始模型,模拟了本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同时通过边界元反演方法得到了断层的特征参数。反演得出的结论和野外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周慧芳张景发胡乐银罗毅
关键词: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断层参数
延庆地电阻率西洋参种植干扰有限元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依据测区地下构造条件、电性结构以及地电阻率特征,结合电测深曲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测区内种植西洋参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形态和幅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扣除地电阻率基准值后,西洋参种植干扰形态和幅度与实际观测值的异常变化较为吻合。
王同利崔博闻武晓东胡乐银李菊珍王丽红李妍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地电阻率电性结构模拟计算
GNSS柔性观测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无震时用于GNSS连续站测量、有震时能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的需求,设计建造了3个不同深度的双筒下沉式GNSS柔性观测墩,在东三旗GNSS连续站进行了数月的同环境、同时段连续观测。在解算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结果表明,无震时双筒下沉式观测墩可用于连续站测量。脉冲敲击试验结果还显示,试验用的倒立摆式观测墩在水平分量上具备放大作用,它为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提供了可能。由于试验时测区内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更详细的研究有待下一步工作。
吴培稚徐平赵桂儒邢成起张中五徐斌白永福胡乐银尹继尧
关键词:GNSS地动位移
适用于自然地表形变反演的小基线集方法被引量:3
2018年
由于自然地表像元在长期观测中容易发生时空失相干,利用时序In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技术对其开展形变监测会面临可用形变测量点不足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小基线(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SBAS中初始高相干像元筛选及相位滤波过程:首先利用拟合优度检验,并结合相干性阈值条件来识别同质像元;然后根据同质像元数量将所有像元分成2部分,即PS(Persistent Scatterers)候选点和DS(Distributed Scatterers)候选点;其次分别在这两部分像元中开展初始高相干PS点及DS点筛选;最后对选出的高相干PS点及DS点进行加权相位滤波。利用覆盖北京平原区西北部(含城区及山区)的27景ENVISAT ASAR影像开展的形变监测实验表明:与2个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扩展形变结果上的测量点数量和覆盖范围,测量点数量分别提高了22.6%及27.6%,且自然地表的形变测量点密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研究区形变结果与4个连续GPS站的位移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方法在地表形变反演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黄俊松曾琪明高胜焦健胡乐银
关键词:SBAS形变SARPSDS
利用北京GNSS连续站监测地壳运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被引量:4
2014年
用GNSS监测北京地区的地壳运动,属小区域研究范畴,我们选用了境内16个工作状况较好的GNSS连续观测站6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基础数据的解算由王敏研究员提供方法、参数、模型和数据等,保证了解算的高水平。因测站设备的更换、环境的改变、沉降的差异、地震的发生、年周期等因素影响,解算值还不能直接用于地壳运动的研究,必须找到可靠的办法,扣除上述因素的影响。作者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共性、个性、处理顺序、变化模型、量级大小等特点,通过试算、试验和比较,找到了一些较好的解决办法。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京区的地壳运动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对于综合利用不同部门GNSS观测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吴培稚孙建宝徐平邢成起胡乐银梁芳黄雨蕊施玉芳季红
关键词:地壳运动GNSS数学模型
北京地区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对北京地区4个陆态网络GNSS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观测数据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各基准站的数据有效性、多路径效应和数据周跳等精度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规程要求。通过对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分析,掌握基准站运行情况,保证其高质量运行,为产出高质量、高连续率的观测数据提供保障。
闫睿胡乐银
关键词:GNSS基准站TEQC多路径效应
北京市延庆地震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分析北京延庆台1988年以来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讨论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用以处理该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结合北京及邻近地区近三十年来发生的7次中强地震,研究该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延庆台地电阻率观测对附近的中等以上地震和远距离大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可为今后该台附近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提供中、短期预测预报参考依据;同时该台在中国大陆及周边远距离大震前也观测到了时间上对应的地电阻率异常。
闫睿朱石军胡乐银崔腾发
关键词:地电阻率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断层蠕变观测与地震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断层蠕变观测数据,采用断层运动学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并探讨其与断裂带附近中强震孕育-发生及周边大尺度强震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构造运动以左旋走滑为主,但错动方式并不唯一,在个别时段也出现短暂的右旋走滑。此外,鲜水河断裂带还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2)鲜水河断裂带断层蠕变观测在白玉M_S5.5地震、雅江M_S6.0地震、汶川M_S8.0地震、芦山M_S7.0地震以及康定M_S6.3地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形变异常,属于这几次地震的前兆反应,而鲜水河断裂带于2001年底开始的大幅度拉张运动,主要是受2001-11-14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后大区域应力场调整影响所致。
李腊月胡乐银马伶俐宋成科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主成分分析形变异常
北京及其邻区小震重定位与活动构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北京及其邻区(38°~42°N,113°~120°E)范围内2002年1月~2015年12月的11 796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获得9 311个重定位结果,结合北京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小震空间分布特征与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信息。结果表明:重新定位结果显著提高了原始定位结果的精度。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16km,显示孕震层主要位于中上地壳,且平原区的震源深度比基岩山区深。小震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活动构造控制,主要分布在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发育的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山西断陷盆地带和华北平原断拗区内,并多沿活动断裂(带)呈线状分布或在不同方向活动断裂交会区呈面状分布。小震活动可明显反映断裂(带)的活动性,如程各庄—夏垫—固安断裂带、唐山—沧东断裂带、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等均呈明显的分段活动性。小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揭示断裂的倾向、倾角及其延伸展布情况。沿二十里长山断裂至蓟运河断裂一线可能存在地下贯通的NW向隐伏活动断裂带,过文安地区可能存在走向为NNE—SSW的隐伏活动断裂带,永定河断裂可能延伸至平原区内部,到达廊坊一带。
陈成沟邢成起胡乐银武敏捷岳晓媛
关键词:双差定位法
2016年1月9日怀来震群精细分析
2016年
2016年1月9日河北省怀来县发生ML 3.4震群,据历史记载,该区曾发生多次MS 5以上地震,地震活动强烈。为了进一步判断该区后续地震活动趋势,采取地震序列、视应力及波速比方法,对此次震群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震群为非前兆震群,应力水平较低。
岳晓媛武安绪胡乐银冯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