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洁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1/2)号针头在大蒜素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蒋洁陆浩雅陆伟娟
- 关键词:大蒜素注射液静脉输液抗菌谱广刺激症状静脉损伤
- 药品说明书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06年
- 蒋洁谢丽吉陆伟娟
- 关键词:药品说明书门诊输液室
- 护理风险因素上报表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各护理单元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探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对干预制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护理单元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风险因素上报表共1551张,其中护理业务风险1509张,占97.29%;护理管理风险42张,占2.71%。妇科病区429张,占27.66%;产科病区465张,占29.98%;四室(手术室、临产室、新生儿科、急诊室)657张,占42.36%。2011年与2008年相比,危重患者上升了64.77%,抢救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因素上报表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和安全管理的效果。
- 李雪芬鲍柳春刘敏蒋洁
- 关键词:护理安全
- 5.5号针头在大蒜素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 2009年
- 目的探讨5.5号针头在大蒜素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大蒜素输液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法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试验组用5.5号针头进行穿刺。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1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淤斑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5号针头运用于大蒜素的静脉输液中,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淤斑的发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 蒋洁
- 关键词:大蒜素静脉输液
-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30例患者术后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结果 13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4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4.6%;感染部位以深部切口和浅表切口为主,分别占28.8%、26.7%;共检出病原菌28株,其中真菌15株、大肠埃希菌10株、肠球菌属3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高达100.0%、100.0%、88.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术后导尿次数≥2次、并发糖尿病、尿管留置时间≥14d、引流管放置时间≥8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其他组高,并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除了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和加强术后切口引流之外,护士遵医嘱合理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是预防患者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 葛永勤蒋洁于巧萍李萍朱静
- 关键词:手术宫颈癌医院感染
-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6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活动、穿刺、循序减压弹力袜、饮食、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蒋洁葛永勤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栓塞
- 健康教育路径在盆腔炎病人门诊输液期间的应用
- 2006年
- 蒋洁顾文珠张娟
-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门诊输液病人盆腔炎
- 妊娠期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维生素D是一个与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secosteroids)紧密相关家族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当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和白蛋白结合进入循环系统。在肝脏中,维生素D羟化为25-羟基维生素D。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产物,是评价维生素D营养水平及诊断佝偻病可靠而敏感的指标。由于胎儿生活在子宫环境中,母体骨矿代谢的异常情况,可以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
- 蒋洁许飞赵军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营养水平妊娠期维生素D结合蛋白孕妇蛋白结合
- 浅谈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08年
- 顾文珠蒋洁谢丽吉
- 关键词:人文关怀急诊护理急诊医学医护人员生命
- 1038例妊娠中期孕妇血清叶酸水平调查分析
- 2013年
- 目的观察孕妇妊娠中期血清叶酸水平变化,为孕妇补充叶酸提供依据。方法将1038例妊娠中期孕妇按照孕周分为孕12—20周组和孕21~28周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水平变化。结果随着妊娠周数增加,血清叶酸水平逐渐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后只通过膳食补充叶酸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含叶酸的维生素类补给品,维持血清叶酸的正常值。
- 蒋洁赵军
- 关键词:孕妇妊娠中期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