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格希

作品数:33 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亚高山
  • 6篇土壤
  • 5篇针叶
  • 5篇针叶林
  • 5篇植物
  • 5篇川西亚高山
  • 4篇崖柏
  • 4篇雨林
  • 4篇山地雨林
  • 4篇气候
  • 4篇热带山地
  • 4篇热带山地雨林
  • 4篇径级
  • 4篇暗针叶林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同位素
  • 3篇岷江冷杉
  • 3篇物种
  • 3篇冷杉
  • 3篇空间异质性

机构

  • 31篇中国林业科学...
  • 20篇南京林业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药用植物研究...
  • 1篇重庆市药物种...
  • 1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北京松山国家...

作者

  • 33篇许格希
  • 21篇史作民
  • 9篇郭泉水
  • 9篇陈健
  • 7篇朱莉
  • 6篇裴顺祥
  • 6篇赵广东
  • 6篇马凡强
  • 5篇刘顺
  • 4篇朱妮妮
  • 4篇牛树奎
  • 3篇刘世荣
  • 3篇冯秋红
  • 3篇许涵
  • 3篇李意德
  • 3篇秦爱丽
  • 3篇金江群
  • 3篇杨洪国
  • 3篇唐敬超
  • 2篇刘建锋

传媒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陆地生态系统...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种子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2023年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林线附近的亚高山暗针叶林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和区域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青藏高原东缘林线附近选取在亚高山暗针叶林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林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TFS)的建设标准,在四川省黑水县的四川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建立1块面积1 hm^(2)(100 m×100 m)的岷江冷杉原始林动态监测样地。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其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物种优势度、垂直和径级结构以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存活个体有3325株,隶属于7科9属11种。温带区系成分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7.143%和88.889%,温带区系特征明显。重要值>1%的木本植物有7种,占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63.636%,其重要值之和为99.570%。重要值排名前3的物种分别为岷江冷杉、黄毛杜鹃(Rhododendron rufum)和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3者的重要值之和达到了87.635%。样地中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岷江冷杉占据林冠层并在亚林层、下木层和灌木层均有分布。样地内全体木本植物个体平均胸径为7.877 cm,所有木本植物径级分布(DBH≥1 cm)呈明显的倒“J”形,小径级个体较多,群落更新良好。物种数和取样面积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当样方面积超过0.8 hm^(2)时,曲线斜率趋于稳定,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加而缓慢增加。本样地基本符合Raunkiaer频度分级定律且E级频度远高于E级标准频度,群落稳定性较高。【结论】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动态监测样地木本植物区系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前3优势种分别为岷江冷杉、黄毛杜鹃和陕甘花楸,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岷江�
陈健许格希许格希陈淼邢红爽李非凡史作民
关键词:亚高山岷江冷杉林线径级结构
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暖和植物物候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城市热岛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及其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对气候变暖的时空尺度效应以及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加强的研究工作。
许格希裴顺祥郭泉水牛树奎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暖植物物候
干旱和复水对崖柏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以4年生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盆栽实生苗为材料,试验干旱和复水对崖柏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然干旱处理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在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降至30%之后开始出现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随着土壤可利用水分的减少而逐渐降低;而表观量子效率(Q)、表观量子需要量(1/Q)及光补偿点(LCP)未发生明显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则随着SRWC的下降而逐渐提高。在停止浇水50 d后(SRWC下降约95%),叶片萎蔫,净光合速率接近零,复水后3 d,净光合速率(Pn)恢复至对照的88.59%,WUE降至对照的88.63%。通过干旱-复水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认为,崖柏为干旱避免型植物。
金江群郭泉水朱莉许格希刘建锋裴顺祥
关键词:光合特性复水崖柏干旱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坡向对川西亚高山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2023年
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的资源限制对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在小尺度,尤其是坡向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和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在具有代表性的川西亚高山理县米亚罗选取了植被类型不同的阳坡(灌丛)和阴坡(森林),在黑水县雅克夏选取了植被类型相同的阳坡和阴坡(灌丛),测定了参与土壤碳氮磷循环的酶活性,通过酶化学计量比量化了微生物的养分限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间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在米亚罗差异显著,而在雅克夏则不显著。米亚罗阳坡土壤碳氮磷获取酶化学计量比为1∶0.96∶0.92,接近于全球尺度上的1∶1∶1,米亚罗阴坡(1∶1.39∶0.75)和雅克夏不同坡向(1∶1.09∶1.35)则偏离于1∶1∶1。两个地点坡向间矢量长度无显著差异,表明坡向对微生物碳相对限制无显著影响。米亚罗阳坡矢量角度(43.6°)显著高于阴坡(28.7°),微生物主要受氮的相对限制,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显示,矢量角度主要受土壤养分计量比的直接影响。而雅克夏不同坡向间矢量角度介于50.3°~51.4°,且坡向间无显著差异。坡向间植被类型的不同通过土壤性质驱动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变异,为预测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养分限制的空间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顺许格希陈淼陈健陈健史作民
关键词:坡向植被类型川西亚高山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碳氮含量及同位素的空间异质性
2024年
【目的】探究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碳氮循环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机制,为该地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与山地森林的过渡区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橿子栎(Quercus baronii)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拉丁超立方体抽样设计对样地土壤进行取样,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样地土壤碳氮含量和碳氮同位素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空间异质性、空间相似性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橿子栎灌木林土壤δ^(13)C和土壤δ^(15)N分别呈现弱变异和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土壤δ^(13)C和土壤δ^(15)N均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土壤δ^(13)C的空间聚集性高于土壤δ^(15)N。土壤δ^(13)C的空间异质性由结构性因素主导,土壤δ^(15)N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δ^(13)C与土壤δ^(15)N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并且都与土壤碳氮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土壤δ^(13)C与土壤δ^(15)N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并都受到土壤水分、碳氮含量及其比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结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橿子栎灌木林具有不同的土壤碳氮同位素空间变异程度和耦合的碳氮同位素关系。
陈健陈淼邢红爽李非凡刘顺许格希许格希
关键词:干旱河谷交错带空间异质性同位素
珍稀濒危树种峨眉含笑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被引量:27
2020年
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摸清其种群生存现状,了解其种群结构、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首次对分布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沐川县国有林场和平武县宽坝林场3个现存地点的峨眉含笑天然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理论和匀滑技术,建立各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等阐明其种群结构特征,通过种群动态量化分析方法量化种群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多种方法分析各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和平武种群属于增长型,沐川种群属于衰退型;峨眉和沐川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平武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同一种群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平武种群密度最大,但小树的死亡率最高;沐川种群密度最低,幼苗严重不足,幼树、小树缺乏,中树死亡率最高,种群存在衰退的风险。峨眉种群密度介于沐川和平武之间,但幼苗、幼树的死亡率最高。因此,需针对不同分布点的种群,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建议对峨眉种群进行人工育苗,获得该种群的实生幼苗,待幼苗长成小树后将小树移植回该种群;对沐川种群,宜采用人工优化生境及人工辅助育苗相结合的措施,促进种群更新;对平武种群应制订适宜的保护栖息地的有力措施,并呼吁当地相关部门及村民加强对该树种的保护。
秦爱丽马凡强马凡强史作民许格希
关键词:峨眉含笑种群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存活曲线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和糙皮桦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2019年9月完成的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9.6 hm^(2)动态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与糙皮桦(Betula utilis)的径级结构,并运用O-ring统计中的成对相关函数g(r)和g_(12)(r),研究了两个优势种的空间格局及其种内、种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岷江冷杉与糙皮桦径级分布连续,均呈倒“J”型。岷江冷杉与糙皮桦的不同径级个体主要呈现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岷江冷杉的小树对幼树、中树对幼树、中树对小树以及大树对中树的种内相关性在所有空间尺度上均为显著正相关(P<0.05),而相同径级糙皮桦的种内相关性则表现为由显著正相关(P<0.05)逐渐向无显著相关(P>0.05)变化。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岷江冷杉的大树对幼树、大树和小树由无显著相关(P>0.05)逐渐向显著正相关(P<0.05)变化,糙皮桦的大树对幼树由显著负相关(P<0.05)逐渐向无显著相关(P>0.05)变化。岷江冷杉大树对糙皮桦所有径级个体的种间相关性主要呈现由为显著负相关(P<0.05)逐渐向无显著相关(P>0.05)变化,糙皮桦大径级个体对所有径级的岷江冷杉主要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岷江冷杉和糙皮桦的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随径级、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变化。
赵广东熊凯许格希许格希杨洪国马凡强史作民杨洪国张运
关键词:优势种径级点格局分析物种共存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碳氮稳定同位素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2024年
植物叶片碳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δ^(13)C和δ^(15)N)可以提供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综合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然而目前对叶片δ^(13)C和δ^(15)N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木本植物,对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碳氮稳定同位素差异和驱动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中草本植物叶片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的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高山草甸中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值最高,高山灌丛次之,亚高山针叶林最低。方差分解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的差异是由叶片功能性状和气候因子共同驱动的,其中叶片功能性状的相对贡献超过了气候因子。层次分割法分解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发现,年均温度(MAT)、叶绿素指数、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N_(area))和比叶重是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而N_(area)和MAT对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5)N变异的相对重要性远高于其他变量。此外,使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与δ^(15)N之间存在强烈耦合关系。本研究结果为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见解。
陈淼刘顺许格希陈健陈健李非凡张淼淼曹向文史作民
关键词:草本植物碳稳定同位素气候因子
崖柏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对自然降温的响应被引量:4
2013年
以从原生地(30°43′N,108°50′E,海拔1 585.2m)迁入中国林科院(39°57′N,116°17′E,海拔57.5m)的崖柏幼苗为对象,研究其叶片形态、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迁入地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迁入地持续低温降到日均温-7.77℃,最低温度-13.96℃时,大部分崖柏幼苗叶片卷曲,出现明显地冻害症状;在叶片受害症状出现之前,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均呈下降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Ci)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暗呼吸速率(Rd)逐渐增强。当持续低温降至日平均气温-6.40℃,日最低气温-10.46℃时,崖柏幼苗的净光合值接近于0。光合机构受损是崖柏幼苗在迁入地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过程中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朱莉郭泉水金江群刘建锋李志勇许格希
关键词: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自然降温光合响应
世界级极危物种——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中国特有、世界级极度濒危物种。天然分布在大巴山山脉重庆市的城1:7县和开县山区。由于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亟待进行拯救繁育。球果和种子是物种繁殖系统的重要特征。研究不同采种期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不仅可丰富崖柏球果和种子生物学知识,而且还可为崖柏适宜采种期的确定和种子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崖柏结实丰年,区分不同采种期(8月28日、9月20日、10月25日)采集崖柏球果,并分期测定和比较不同采种期崖柏球果、种鳞、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千粒质量等种子质量特征,结果表明:10月25日与8月28日和9月29日的球果及种子特征比较,除种鳞数量外,其它各项测定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10月25日采集的崖柏球果平均长8.34mm,宽4.54mm。单果出种量4.5个,种鳞5对,顶部和基部种鳞发育不全,中间的第2对和第3对种鳞长4.89mm,宽3.15mm,长宽比1.59。每片种鳞腹部着生种子1~2粒,种子长3.25mm,宽1.13mm,厚0.96mm;种翅长4.04mm,宽0.39mm。种子千粒质量1.4962g。在光照培养箱(温度25℃,相对湿度75%,光照强度2000lx,日持续光照8h)中萌芽培养,从第7天开始种子萌发,第18天基本结束,发芽率24%,发芽指数2.19。采用四唑法(TTC)测定的种子生活力为29.25%。没有生活力的种子大多是胚发育不全或空粒种子。8月28日和9月20日采收的种子不具萌芽能力。崖柏的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左右。
朱莉郭泉水朱妮妮秦爱丽许格希邢继畴
关键词:崖柏球果种子种子生活力千粒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