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亦农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超声
  • 11篇妊娠
  • 6篇妊娠结局分析
  • 6篇胎儿
  • 6篇结局分析
  • 6篇产前
  • 5篇遗传学
  • 5篇造影
  • 5篇超声检查
  • 5篇超声造影
  • 4篇子宫
  • 4篇产前超声
  • 3篇遗传学病因
  • 3篇孕早期
  • 3篇置管
  • 3篇时间-强度曲...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微阵列
  • 3篇微阵列分析

机构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22篇谢亦农
  • 11篇梁伟翔
  • 7篇翦薇
  • 7篇陈菲
  • 7篇李南
  • 7篇李志华
  • 7篇陈敏
  • 6篇蔡款
  • 5篇江岚
  • 5篇张慧敏
  • 5篇王伟群
  • 3篇曹定娅
  • 3篇余江秀
  • 3篇严宝妹
  • 3篇陈智毅
  • 3篇李少英
  • 3篇何文智
  • 2篇蔡瑞明
  • 2篇赵金武
  • 2篇陈兢思

传媒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及费用低等特点。近年来,超声介入微创治疗妇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年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严宝妹蔡款江岚谢亦农王伟群陈智毅
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妇科疾病微创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系统检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的ABVS系统扫查84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双侧乳腺,获取双侧乳腺横切面图像上的基本数据,系统自动进行三维数据重建,然后获得乳腺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相对比,并与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ABVS系统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ABVS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结论 ABVS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检查途径,提高了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诊断信息。
余江秀梁伟翔谢亦农张华冯素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
产前超声检查在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至2018年在我院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为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206例的超声表现。分析其早孕期颈后透明层(NT)和心胸横径比值(CTR),以及中晚孕期的CTR、大脑中动脉收缩末期峰值流速(MCA-PSV)及其他异常。结果:孕妇平均年龄为27.5±4.9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时平均孕周为18.3±5.4周。早孕期NT增厚发生率为26.3%(15/57),而CTR增大占70.5%(24/34);在中晚孕期,孕14~24周CTR增大占96.1%(98/102),而孕24周以后,所有病例均出现CTR增大(34/34);中晚孕期MCA-PSV升高仅占56.6%(56/99),胎盘增厚仅占25.6%(31/121)。有19.5%(29/149)出现水肿综合征,最早发生于孕16+4周;25.5%(38/149)出现单个体腔积液;31.5%(47/149)出现骨发育异常,其中长骨发育异常(<第5百分位)占28.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监测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的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在整个孕期CTR对该病的预测价值最大,中晚孕期MCA-PSV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而NT增厚和胎盘增厚仅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丁丽娜袁婷婷李少英陈敏陈菲翦薇李南谢亦农曹定娅陈兢思武晓娟刘予陈结云李志华
胎儿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巨膀胱和后尿道瓣膜等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超声表征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359例胎儿(其中23例为双胎之一,余均为单胎),分析其检查结果,并对其中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56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追踪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359例胎儿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包括肾积水314例(87.46%),巨膀胱36例(10.03%)和后尿道瓣膜9例(2.51%)。319例为单发,40例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56例胎儿样本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发现10例(6.4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和8例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其中2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表现为单纯肾积水。活产267例新生儿。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胎儿中,251例活产,其中211例产后排尿正常,40例产后诊断重度肾积水行泌尿系统梗阻解除手术,36例手术效果佳。产前超声诊断巨膀胱胎儿中,15例活产,其中9例在妊娠早期发现巨膀胱,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1例出生后因合并左肾积水和左侧输尿管畸形行患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其余5例出生后排尿正常,未行超声检查。产前超声诊断后尿道瓣膜胎儿中,8例终止妊娠,1例活产,该病例于孕28周确诊,出生后未行手术,目前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中肾积水不良妊娠率较低,预后较好;部分妊娠早期发现的巨膀胱病例在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但巨膀胱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若产前确诊,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后尿道瓣膜预后与明确诊断时的孕周有关,如妊娠24周后诊断,预后较好。
陈菲袁婷婷陈敏谢亦农李南翦薇李志华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输尿管梗阻
中国人种孕早期无创性出生缺陷筛查风险评估系统软件的研发及临床
孙筱放谢红宁王山杉谢建生陈蔚瑜马检飞眭建忠张慧敏谢亦农陈欣洁周大海丘文君
课题来源与背景:中国是人口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约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3%,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如何有效地从大规模受孕人群中筛查和及早诊断妊娠染色体异常的胎儿,...
关键词:
关键词:胎儿产前诊断系统软件
探讨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410名正常孕11~14周孕妇,根据孕周分为Ⅰ组(≥11周且<12周)、Ⅱ组(≥12周且<13周)和Ⅲ组(13周~14周),按胎盘位置分为居中胎盘组、左侧胎盘组和右侧胎盘组;根据阻力指数(RI)分为<0.60组、0.60~0.69组、0.70~0.74组、0.75~0.79组及≥0.80组;分析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的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参数特征,以及子宫动脉不同RI值舒张早期存在α切迹的情况。结果Ⅲ组子宫动脉平均RI值低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搏动指数(PI)值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居中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PI低于左侧胎盘组(P<0.05),左、右侧胎盘组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胎盘组左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右侧胎盘组(P均<0.01);右侧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左侧胎盘组(P均<0.01)。在子宫动脉RI≥0.75的孕妇中,右侧α切迹发生率79.49%(31/39),左侧89.80%(44/49)。螺旋动脉各项多普勒超声参数在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孕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多普勒参数及胎盘位置存在一定特征,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谢亦农江岚陈智毅梁伟翔严宝妹蔡款
关键词:产前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妊娠期
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自治疗后第2天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4~6天时肿胀明显减退,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100%(16/16);对照组(20例)自第2~4天起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7~9天明显减退,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70.00%(14/20);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0,P=0.002)。溶栓治疗前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于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DVT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谢亦农余江秀骆曦图黎月薇梁伟翔
关键词:高频超声引导
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诊断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74例胎儿,其中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8例。分析病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同时追踪预后。结果74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胎儿,其中12例合并羊水异常,25例合并其它系统异常。17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胎儿样本行CMA检测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17.65%,3/17),均为13-三体综合征,3例胎儿均合并其它系统异常。2例(11.76%,2/17)含有致病性CNV,1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的CNV。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自然分娩或剖宫产33例,人工终止妊娠31例,胎死宫内1例,失访9例。33例肾脏回声增强活产胎儿中31例产后生长发育均正常,2例产后1周内死亡。结论胎儿肾脏回声增强并不都是疾病的表现,约有1/3的胎儿出生后肾脏回声可恢复正常,出生后需进行系统性的肾脏结构及功能检查。对于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肾脏回声增强的胎儿,建议行CMA及WES检查,在排除遗传学的异常后,可动态观察,避免不必要的引产。羊水过少对于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进展有预测意义,因此需动态观察羊水量的变化。
陈菲袁婷婷陈敏谢亦农李南翦薇刘予陈结云曹定娅武晓娟张慧敏何文智李志华
关键词:产前超声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卵巢周边环状增强在评价输卵管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助孕中心及妇科不孕门诊就诊的患者139例。采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 Vue)造影剂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HyCoSy),观察输卵管末端造影剂在卵巢周边增强的超声特征,根据造影剂是否在卵巢周边形成环状增强,分为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无环状增强组及单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并进一步将环状增强分为0、1、2、3级。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39例患者包括268条输卵管,单侧输卵管10条(10例),双侧输卵管258条(129例);左侧输卵管133条(133例),右侧输卵管135条(135例);54例患者自然妊娠成功,85例患者自然妊娠失败。排除单侧输卵管患者,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57例,自然妊娠成功41例(71.9%);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无环状增强组49例,自然妊娠成功7例(14.3%);单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23例,自然妊娠成功4例(17.4%)。不同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自然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99,P〈0.001)。左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0级22例,自然妊娠成功2例(9.1%);1级40例,自然妊娠成功5例(12.5%);2级42例,自然妊娠成功21例(50.0%);3级29例,自然妊娠成功24例(82.8%)。右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0级28例,自然妊娠成功6例(21.4%);1级41例,自然妊娠成功5例(12.2%);2级35例,自然妊娠成功16例(45.7%);3级31例,自然妊娠成功27例(87.1%)。左、右侧输卵管超声造影不同环状增强分级者自然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江岚谢亦农梁伟翔王伟群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妊娠
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20例)和对照组(35例)。置管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放于含有血栓的目标静脉内,经静脉泵持续泵入尿激酶;对照组采用经外周浅静脉滴入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置管组中1例患者因静脉穿刺失败,改为经外周浅静脉给药治疗,归入对照组。置管组药物起效时间快,19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100%(19/19);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慢,26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75%(27/36),9例治疗无效;置管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4.210,t9=0.000)。溶栓治疗后,置管组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缓解,置管组和对照组患者大腿和小腿周径差[(5.39±1.08)、(4.56±0.56)cm比(2.97±0.98)、(2.65±0.65)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36个月,置管组远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胭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微创、简单易行、安全、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的方法。
邓志锋余江秀谢亦农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