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长林

作品数:274 被引量:1,125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1篇医药卫生
  • 47篇生物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2篇细胞
  • 73篇神经营养
  • 71篇营养因子
  • 70篇神经营养因子
  • 52篇神经元
  • 36篇源性
  • 33篇睫状
  • 33篇睫状神经营养...
  • 31篇基因
  • 26篇胶质
  • 26篇海马
  • 25篇胶质细胞
  • 24篇脊髓
  • 24篇氨酸
  • 23篇源性神经营养...
  • 23篇细胞源
  • 23篇细胞源性
  • 22篇神经生长
  • 2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0篇受体

机构

  • 26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青岛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济南军区总医...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医学部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发...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青岛医学院
  • 3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纽约大学
  • 2篇航天医学工程...

作者

  • 266篇路长林
  • 90篇何成
  • 83篇王成海
  • 54篇由振东
  • 37篇陈哲宇
  • 22篇黄爱军
  • 21篇严进
  • 18篇蒋春雷
  • 18篇王雪琦
  • 16篇赵小林
  • 15篇娄淑杰
  • 14篇许家军
  • 14篇曹莉
  • 14篇孙学军
  • 13篇张勇
  • 12篇宋朝佑
  • 11篇林葆城
  • 11篇董艳
  • 11篇贾连顺
  • 10篇陈秀青

传媒

  • 3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篇中国神经科学...
  • 10篇生理科学进展
  • 10篇中国应用生理...
  • 9篇中国药理学通...
  • 9篇解剖学杂志
  • 7篇生理学报
  • 5篇生物化学与生...
  • 5篇国外医学(分...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4篇解剖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 20篇2004
  • 17篇2003
  • 35篇2002
  • 33篇2001
  • 29篇2000
  • 26篇1999
  • 15篇1998
  • 14篇1997
  • 16篇1996
  • 10篇1995
  • 5篇1994
  • 4篇1993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猫怒叫中枢的结构与功能
路长林
关键词:神经生理学
强啡肽A_(1-13)对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后脑组织水Na^+及K^+含量的影响
2000年
孙学军王雪琦路长林
关键词:脑出血后脑水肿强啡肽A胶原酶钠钾
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中多种细胞的作用被引量:5
2002年
为了解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中多种细胞的作用 ,用硅管套接切断的成年大鼠坐骨神经 ,在受损神经局部一次性给予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再生神经中 GAP-4 3、S10 0、CD68、MHC- 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证明 CNTF组再生神经中上述四种物质显著增多。结果提示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轴突的再生、Schwann细胞的迁入。
许家军陈尔瑜路长林姜宗来何成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轴突SCHWANN细胞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被引量:25
1994年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蒋春雷徐荻郑仲承范佩芳刘新垣由振东宋朝佑王成海路长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痛阈阿片受体中枢神经系统
应激对前额叶皮质认知功能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0
2014年
应激(stress)这一概念自Selye提出后,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激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周婷路长林
关键词:前额叶皮质应激脑结构
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喉神经再生的趋向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喉返神经再生的趋向作用。方法 实验犬分成 4组 (每组n =7) ,硅管桥接喉返神经CNTF治疗 (A组 )及生理盐水治疗 (B组 ) ,喉返神经端端吻合CNTF治疗 (C组 )及生理盐水治疗 (D组 ) ,治疗共 1个月。术后 2、3、4个月作喉镜、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末次检查后作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神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A、C组全部 ,B组 3只犬恢复生理性声带运动功能 ,而D组均无功能恢复。A、C组喉内肌未记录到错向再生电位 ,而B、D组则分别有 3、6只犬错向再生电位明显 ,B组平均错向再生电位幅度明显小于D组 (t=2 5 0 ,P =0 0 3)。A组疑核运动神经元HRP标记胞体数明显多于B组 (t=3 2 4,P =0 0 1) ,而结状神经节内标记胞体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直径、髓鞘厚度均明显多于或大于B、D组 (P <0 0 5 )。而A与C ,B与D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NTF对周围神经有选择性促进运动神经纤维再生的作用 。
郑宏良何成周水淼李兆基陈世彩张速勤黄益灯路长林严进
关键词:喉返神经声带麻痹神经再生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不同功能位点介导α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被引量:9
2000年
细胞因子α干扰素 (IFN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FNα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 ,提示IFNα与内源性阿片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获得系列IFNα突变体 ,并分别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结果显示 ,IFNα突变体Y1 2 9S IFNα免疫学活性显著下降 ,但仍然保留了很强的镇痛能力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够阻断Y1 2 9S IFNα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IFNα分子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免疫和镇痛两个功能位点 ,分别介导免疫调节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结果还提示 ,IFNα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不同的受体途径介导的。
王云霞蒋春雷宋连霞路长林邵小燕由振东黄爱军崔瑞耀刘新垣
关键词:Α干扰素基因定点突变功能位点痛阈中枢镇痛
强啡肽A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8
1996年
目的:探讨强啡肽A在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len打击法复制大鼠SCI模型,应用强啡肽A放免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强啡肽A含量和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及其受体拮抗剂nor-BNI对SCBF的影响。结果:SCBF在伤后10min即有明显下降、2b较1h略有回升,4~8h又进一步下降,两次下降相差显著;SCI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可明显加剧脊髓缺血,而注射强啡肽受体拮抗剂nor-BNI则可显著减轻脊髓缺血。脊髓强啡肽A含量在伤后10min明显升高,1~2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4,8h较2h略增加。强啡肽A含量与SCBF的变化,两者呈显著相关性。结论:SCI后强啡肽A的过度释放是SCI后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李明孙学军叶晓健洪新如路长林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血流量强啡肽A受体拮抗剂
大鼠脑出血后部分脑区和垂体DynA_(1-13)含量的变化
1999年
目的建立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研究DynA1-13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上,大鼠左侧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干湿法测定大鼠各段脑组织含水量,并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脑出血大鼠部分脑区与垂体DynA1-13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大鼠出现严重脑水肿的同时,各脑区(额叶皮质、顶叶皮质、海马、尾壳核)中DynA1-13含量在注射胶原酶后4至72h,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24h与48h组降低最为明显,垂体与下丘脑DynA1-13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脑出血后脑水肿可能与脑出血后内源性DynA1-13含量降低有关。
孙学军王成海路长林
关键词:强啡肽A1-13脑出血脑水肿脑区垂体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 结果 :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 [(40 .5± 14 .5 ) %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16 .6± 10 .5 ) % ]、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2 0 .8± 12 .5 ) % ]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 ,但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 [(36 .1± 9.7) %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顾平娄淑杰王铭维王彦永鲍璇何成路长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