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栓
  • 7篇血栓形成
  • 7篇门静脉
  • 7篇门静脉高压
  • 7篇门静脉高压症
  • 7篇静脉
  • 7篇静脉高压
  • 7篇静脉高压症
  • 7篇静脉血
  • 7篇静脉血栓
  • 7篇静脉血栓形成
  • 7篇高压症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门静脉血
  • 6篇门静脉血栓
  • 6篇门静脉血栓形...
  • 5篇术后
  • 5篇脾切除
  • 5篇脾切除术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南昌大学第三...

作者

  • 14篇邓鹏
  • 9篇邓美海
  • 7篇钟跃思
  • 7篇许瑞云
  • 6篇汤照峰
  • 6篇胡昆鹏
  • 4篇刘波
  • 3篇周启旭
  • 2篇林楠
  • 2篇熊隆信
  • 1篇凌云彪
  • 1篇郑荣琴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应用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该术式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邓鹏勒世联周启旭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及D-二聚体的早期预测价值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重要并发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行断流术、分流术以及肝移植术后均可能发生PVT。 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及纤溶状态的紊乱,以及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对...
邓美海邓鹏刘波汤照峰钟跃思胡昆鹏许瑞云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文献传递
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探析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术,观察组则予以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术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术的方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邓鹏勒世联周启旭
关键词:腹股沟疝外科手术腹膜前间隙
D-二聚体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评价D-二聚体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用快速、半定量检测方法动态检测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D-二聚体浓度,同时于术前及术后7~14 d内检查彩色多谱勒以观察PVT的发生情况。据不同诊断标准,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并进行ROC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发生PVT的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ROC分析半定量D-二聚体标准及D-二聚体的定性标准对PVT均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半定量A_2=0.794;P<0.01;定性标准:A_2=0.739;P<0.01)。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水平将有助于PVT的早期诊断,如手术3 d后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者及手术3 d后D-二聚体≥16 mg/L,PVT发生的可能较大,应加强抗凝等预防和治疗。
邓美海邓鹏刘波汤照峰钟跃思胡昆鹏许瑞云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血栓形成脾切除术D-二聚体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调查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发生率、分布、分级、转归及其对肝功能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9月至2006年3月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4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彩色多谱勒了解术后PVT的发生情况及血栓的分级、分布等,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研究PVT对肝功能的近期影响。结果本组415例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彩超复查率为46.8%,PVT的发生率是33.5%。2004年后的近2年PVT的发生率为39.8%,其中在术后1个月内PVT的发生率达到39.6%。与非血栓患者相比,PVT可引起血清转氨酶的明显升高(P〈0.05)。结论PVT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主要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和治疗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邓美海邓鹏林楠钟跃思胡昆鹏许瑞云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术
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邓鹏邓美海汤照峰钟跃思胡昆鹏许瑞云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术可溶性P-选择素
腔内高负压冲洗引流治疗深部组织感染8例报告
2020年
目的探讨腔内高负压冲洗引流治疗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腔内高负压冲洗引流治疗的8例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直肠损伤1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直肠肛门周围脓肿6例。结果8例患者均引流成功,预后良好。结论腔内高负压冲洗引流治疗深部组织感染,实现了脓腔内充分减压及冲洗,引流后症状缓解明显,恢复效果满意,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邓鹏勒世联罗清宇杨光超熊隆信
关键词:直肠损伤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及D-二聚体的早期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发生率、分布、分级情况,评价D-二聚体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T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9月-2006年3月间因诊断...
邓美海邓鹏刘波汤照峰钟跃思胡昆鹏许瑞云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文献传递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疾病的手术效果及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近5年由同一手术组完成的32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四组(I、II、III、IV),每组8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2例手术次序数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具有等级相关性。根据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4组,IV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I组(P<0.05),各组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脾切除术和熟练腹腔镜下操作技能的术者,从易到难地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是安全的,其手术学习曲线大致为32例。
勒世联邓鹏周启旭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
早期抗凝、祛聚预防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2005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病人59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使用抗凝、祛聚药物预防组与同期常规用药组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52例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率88.1%,其中预防组29例,对照组23例。术后对照组10d内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1个月内4例,1月后3例,合计8例(34.8%),1例为复发性血栓。预防组10d内无一例发生门静脉血栓,1个月内2例,1个月后1例,合计3例(10.3%),两组病例门静脉血栓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4.59,P〈0.05),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凝、祛聚治疗能降低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汤照峰邓美海凌云彪邓鹏许瑞云
关键词:脾切除术门静脉血栓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