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杰

作品数:176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自动化与计算...
  • 47篇机械工程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电子电信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0篇激光
  • 18篇测量机
  • 17篇机床
  • 17篇激光跟踪
  • 17篇激光跟踪仪
  • 16篇坐标测量机
  • 14篇数控
  • 14篇数控机
  • 14篇数控机床
  • 13篇图像
  • 10篇非接触
  • 10篇测控
  • 10篇测量方法
  • 9篇传感
  • 8篇激光干涉
  • 8篇感器
  • 8篇传感器
  • 6篇误差分析
  • 6篇差分
  • 5篇曲面

机构

  • 10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9篇北京理工大学
  • 15篇南阳理工学院
  • 8篇郑州轻工业学...
  • 4篇广西大学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近畿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浙江工商职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6篇郭俊杰
  • 18篇邓玉芬
  • 18篇王金栋
  • 18篇李海涛
  • 17篇费致根
  • 16篇邵伟
  • 14篇邱丽荣
  • 12篇赵维谦
  • 11篇朱利强
  • 11篇张琳
  • 10篇乐静
  • 10篇王昭
  • 10篇周阿维
  • 9篇王兴
  • 8篇贾天玖
  • 7篇张涛
  • 7篇杨军良
  • 7篇邱娟
  • 7篇方海燕
  • 7篇蒋庄德

传媒

  • 15篇西安理工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仪器仪表学报
  • 6篇制造技术自动...
  • 6篇制造技术自动...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计量技术
  • 4篇计量学报
  • 4篇机床与液压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制造技术与机...
  • 2篇工具技术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兵工学报
  • 2篇光电工程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传感器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27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29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五坐标图像测量系统自动调焦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满足微型、复杂形状工件的高精度测量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台微型五坐标图像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多方位非接触测量。而自动调焦技术作为图像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调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质量与测量精度,为此提出了五坐标图像测量系统自动调焦的路径规划模型以及一种梯度均方差评价函数的近似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费致根郭俊杰王金栋李勇
关键词:自动调焦图像测量路径规划
自主导航小车(AGV)轨迹跟踪的模糊预测控制被引量:17
2008年
针对非完整约束的轮式移动机器人WMR轨迹跟踪问题,以差速驱动式轮式移动机器人XAUT.AGV100为研究对象,对WMR的运动控制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现有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点,将模糊控制的思想引入到预测控制中,设计了模糊预测控制算法,并采用此方法控制自主导航小车AGV以提高其轨迹跟踪的快速性和运动的平稳性。理论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证明,采用所设计的模糊预测方法控制AGV,可有效提高AGV轨迹跟踪的快速性和运动平衡性。
史恩秀黄玉美郭俊杰李铭
关键词:预测控制模糊预测控制
远程分布式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被引量:4
2002年
首先作了远程分布式质量控制的需求分析,重点研究分布式远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框架和关键技术,使质量控制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以线检缸盖网络程序为例,突出使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的优点。
何银南张琳朱利强吴玉梅郭俊杰
关键词:质控图
激光非接触式测头的研究与应用
阐明了三角法测量的原理,推导了有关的公式,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几个方面的因素,给出了测头的应用实例并进行了分析。
方倩郭俊杰
关键词:非接触式CCD激光位移传感器
文献传递
基于DSP运动卡的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建
介绍了—种测量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本控制系统在硬件上通过一台计算机和一台工业计算机,一块DSP运动控制卡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在软件上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为机器人提供人机接口、数据通讯、控制算法解算、多任务...
呼刚义郭俊杰方海燕杨军良
关键词:测量机器人
文献传递
金属球面缺陷的图像检测方法被引量:6
2007年
为解决测量速度和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用图像识别技术探测缺陷的大致位置、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精确测量缺陷三维形貌的测量方法.设计了扫描测量球形表面的图像和数据采集装置;在分析图像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低通滤波算法降低了图像背景噪声;根据当前待处理图像上极大极小值的包络线差值信息,初步确定了缺陷的大致位置和区域;用Snake模型迭代逼近到缺陷的边界;讨论了缺陷三维形貌数据的处理和表征方法.该方法在复杂背景图像分割的自适应能力方面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测量系统能满足自动、可靠地检测金属球面缺陷的需要.
乐静郭俊杰朱虹
关键词:测量方法图像识别数据处理
用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测量的激光差动共焦传感器被引量:14
2013年
针对目前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只能测量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靶丸外表面等难题,研制了高精度、非接触、小型化的激光差动共焦传感器(LDCS)。该传感器基于差动共焦原理,利用激光差动共焦轴向响应曲线的零点对靶丸内外表面和球心分别进行定位,并结合物镜微位移驱动技术,实现靶丸内外表面和壳层厚度的高精度测量。该方法减少了靶丸表面的反射率、倾斜等因素对测量瞄准特性的影响,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传统的显微成像与差动共焦测量光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对被测样品的精确瞄准。初步实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当测量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65时,LDCS的轴向分辨力优于5nm,信噪比优于1 160,过零点的标准偏差为10nm。该传感器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靶丸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郭俊杰邱丽荣王允孟婕高党忠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数控机床平动轴几何误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与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平动轴几何误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与辨识方法,采用一台激光跟踪仪先后在四个不同位置对机床单个平动轴三个固定点沿轴向进给运动进行测量,通过三个固定点在空间连续运动的轨迹,计算运动轴的实时位姿,最后辨识出...
郭俊杰李海涛王金栋邓玉芬万鹏周阿维杨佼邱娟魏海斌
文献传递
导轨滚转角的非接触激光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导轨滚转角的非接触激光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采用一检测装置,以激光器发出的线偏振激光为探测光,探测光射入敏感元件1/2波片,经1/2波片后射向直角棱镜;探测光经直角棱镜反射,得到与入射光束平行的逆向光...
史恩秀郭俊杰黄玉美杨辛芳邵伟
文献传递
差动共焦与点衍射干涉相结合测量球体形貌及壁厚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属于光学精密测量领域,涉及差动共焦技术与点衍射干涉相结合测量球体内外表面形貌及壁厚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利用点衍射干涉和被测球体的旋转及测量子孔径拼接,实现对球体外表面形貌高精度快速测量;利用差动共焦技术对透明或半透...
赵维谦郭俊杰吴朔邱丽荣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