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芳

作品数:2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免疫
  • 4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贫血
  • 3篇慢性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血功能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伊曲康唑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增殖

机构

  • 22篇安阳地区医院

作者

  • 22篇郭芳
  • 9篇张琰
  • 7篇赵艳秋
  • 5篇王改锋
  • 5篇王升
  • 4篇杨卫东
  • 2篇孟君霞
  • 2篇李新刚
  • 2篇陈杰甫
  • 2篇陈院朝
  • 1篇丁现超
  • 1篇李军彦
  • 1篇赵守魁
  • 1篇栾春来
  • 1篇李兆波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调控TNFAIP3对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芪对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用200、400、600和800μg/ml黄芪处理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24、48、72 h,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黄芪对Raji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测定600μg/ml黄芪处理后Raji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Raji细胞中TNFAIP3、Cyclin D1、P21、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处理后,Raji细胞中Cyclin D1、Bcl-2表达下调,p21、Bax表达上调,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黄芪可促进Raji细胞中的TNFAIP3的表达,抑制TNFAIP3可逆转黄芪对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黄芪通过促进TNFAIP3表达抑制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黄芪对人B细胞淋巴瘤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张琰王升郭芳王改锋
关键词:增殖凋亡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MM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肾功能、血管新生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r、BUN、VEGF、BFGF、HD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提高老年MM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降低肿瘤血管新生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张琰郭芳王改锋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
脾切除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分析
2010年
目的观察脾切除对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安阳地区医院1995-2008年内科治疗无效的26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手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26例术后,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接近正常或正常以上,19例随访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7例升高后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血小板正常,1例血小板50×109/L左右,4例治疗无效,其中2例发现副脾,出血倾向较重。结论脾切除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副脾是否切除影响疗效。
栾春来孟君霞李新刚郭芳赵守魁李军彦李兆波
关键词:脾切除术
左旋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对ALL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对ALL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ALL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培门冬酶,对照组患儿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完全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95.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血细胞减少率、凝血功能障碍率、生化指标异常率及胃肠道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完全缓解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对ALL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但应用培门冬酶时患儿的住院时间短,用药次数少。
张琰郭芳王改锋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ALL疗效安全性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对全麻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观察的重要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在全麻手术前后及术后3 d的变化,了解检测PMA对全麻手术前后血栓形成预测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全麻手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手术后3 d CD62p、CD63、PMA的表达,比较其在3个不同时间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后、术后3 d CD62p的表达分别为(16.74±9.67)%、(22.76±13.89)%、(20.12±9.83)%;CD63的表达分别为(1.35±0.94)%、(2.26±1.75)%、(1.54±0.81)%;PMA的表达分别为(26.86±5.05)%、(31.86±5.31)%、(77.69±5.72)%;手术后CD62p、CD63、PMA,术后3 d CD62p、PMA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A可以作为评价血小板活化的指标,并且是一种敏感指标,可能在预测血栓形成中有重要意义。
王升郭芳陈院朝李新刚
关键词:全麻手术血小板活化CD62PCD63
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2/31)与对照组(9.68%,3/3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Th1/Th2表达,改善免疫功能,促进外周血指标恢复正常,并具有用药安全性。
郭芳许肖冰赵艳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司坦唑醇环孢素A
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就诊的76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住院后第1、7、14天时APTT、INR、PLT、D-dime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76例患者住院第1、7、14天时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分别为29例、31例和34例,发生率为38.2%、40.8%和44.7%;治疗14 d后凝血异常组患者其APTT、INR、PLT水平与无凝血异常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异常组D-dimer水平显著高于凝血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随着其D-dimer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中约有半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D-dimer指标与脓毒血症程度有关,因此在患者早期可对D-dimer进行检测以便确诊。
郭芳
关键词:脓毒血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
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测定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流分析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MRD)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自诱导缓解后每次化疗前行骨髓穿刺检查,标本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根据初次免疫分型结果行MRD测定,MRD≥0.1%为MRD阳性标准。结果 MRD阳性患者复发率高于MRD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现急性白血病MRD阳性至疾病复发的时间为1~12个月,多数病例在发现急性白血病MRD阳性4个月左右出现细胞形态学复发。结论流式细胞术测定MRD能够预测疾病预后。
郭芳王升张琰陈院朝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郭芳张琰王改峰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性疗效
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48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Hb值呈上升趋势,在4、6、8周时均逐渐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Hb值上升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Hb值,对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郭芳
关键词: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