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彬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信公众号在妇科日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宣教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估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术前宣教在妇科日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12月在本院行妇科日间腹腔镜手术患者2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34)和对照组(n=132),研究组采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术前宣教,对照组采用口头讲解进行术前宣教。比较2组患者术前访视成功率、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患者焦虑水平以及术前宣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访视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宣教内容问卷测试得分为(80.2±5.3)分,高于对照组(56.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1.5±5.4)分,低于对照组(5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研究组患者对术前宣教满意度评分为(8.1±1.4)分,高于对照组(6.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5)。结论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术前宣教,可以提高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宣教成功率和质量,降低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并提高术前宣教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程明钱彬姚玉笙毛巧云陈文君
- 关键词:术前宣教日间手术腹腔镜手术
- 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大鼠大脑缺血再损伤模型,评估右美托咪定的脑保护作用;并通过测定脑组织中TNF-α及ICAM-1含量的变化,推测右美托咪定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清洁级成年SD大鼠,体重240~260g,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阻断开始即匀速泵入药物,缺血2h后开放大脑中主动脉.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6),实验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 (n=18).实验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个亚组,即缺血2h后分别再灌注4、24、48h,每个亚组6只.记录再灌注后4、24、48h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CAM-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表现为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大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下降.结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TNF-α和ICAM-1的表达,推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因子的释放产生脑保护作用.
- 林玮钱彬林芩
- 关键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
-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携氧载体对小鼠脓毒性脑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携氧载体(carbon monoxide-hemoglobin based oxygen carrier,CO-HBOC)对脓毒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C57BL/6小鼠1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Sham组(假手术处理,术后1h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CLP组(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1h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O2-HBOC组(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1h尾静脉注射0.3 Hb/kg O2-HBOC)和CO-HBOC组(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1h尾静脉注射0.3 Hb/kg CO-HBOC)。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认知功能。术后24h取脑组织切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神经元核(neuronal nuclei,NeuN)/4,6-二氨基-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 indole,DAPI)荧光染色观察海马凋亡神经元比例;检测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及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含量、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与CLP组相比,CO-HBOC组小鼠水迷宫训练期第3、4天逃避潜伏期减少(t值分别为2.559、2.967,P<0.05),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18.4±6.3)s比(8.3±5.5)s,t=3.801,P<0.001],平台穿越次数增加[(3.6±1.8)次比(1.8±1.2)次,t=2.774,P=0.009];COHBOC组海马凋亡神经元比例减少[(16.8±6.2)%比(31.6±8.4)%,t=4.184,P<0.001];CO-HBOC组小鼠海马TNF-α水平降低[(110.3±21.2)ng/L比(205.4±35.5)ng/L,t=6.286,P<0.001],IL-6水平降低[(67.1±14.3)ng/L比(100.6±16.7)ng/L,t=4.218,P<0.001],IL-1β水平降低[(2.1±0.3)ng/L比(3.4±0.6)ng/L,t=5.456,P<0.001],mtROS水平降低[(140.1±24.3)%比(239.8±33.4)%,t=7.482,P<0.001],MDA含量减少[(14.0±3.5)nmol/mg蛋白比(24.6±4.0)nmol/mg蛋白,t=4.699,P<0.001]。结论CO-HBOC可能通过减轻海马神经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改善SAE�
- 陈磊钱彬林芩
- 关键词:脓毒性脑病神经炎症氧化应激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级,按照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种子表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组(研究组)和骶管阻滞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并维持,喉罩维持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并注入0.25%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行单次骶管阻滞,并注入0.25%罗哌卡因1 mL/kg.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种神经阻滞方法术后有效镇痛时间,需要追加镇痛药的病例数,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研究组术后有效镇痛持续时间为18.5 h[95%CI(16.4~20.5)];对照组术后有效镇痛持续时间为8.7 h[95%CI(6.3~11.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有效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根据麻醉效果需要追加镇痛药的病例数分别为17例(42.5%)和32例(8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12.5%)患儿发生下肢运动阻滞.两组患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同时,可以延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林芩钱彬姚玉笙
- 关键词:超声引导手术后护理镇痛
- 肘关节手法松解康复锻炼与局部静脉麻醉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在局部静脉麻醉下进行肘关节手法松解后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肘关节功能障碍者80例,随机分为局部静脉麻醉组(局麻组)和非局麻组各40例,每2周行手法松解及手法辅助下肘关节康复锻炼1次,每次20 min,12周后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肘关节疼痛程度、最大屈伸活动度。结果非局麻组改良的HSS肘关节功能评分为78.7±9.3,局麻组为90.8±7.2;非局麻组肘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为7.3±1.1,局麻组为2.1±0.3;非局麻组肘关节最大屈伸活动度为101.3°±21.2°,局麻组为121.4°±1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静脉麻醉对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地减轻疼痛,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林芩林玮林翔李成钱彬
- 关键词:局部静脉麻醉肘关节手法松解疼痛
- 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组和对照组(n=40)。椎旁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术侧T2~T6胸椎旁阻滞,每个节段注射0.5%罗哌卡因3 ml。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48小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值。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小时静息状态疼痛程度、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48小时:椎旁组CD3^+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53.4±5.6)%v.s.(51.4±5.2)%,t=3.19,P<0.05];椎旁组CD4^+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29.4±3.1)%v.s.(22.6±2.9)%,t=4.78,P<0.05];椎旁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23.5±2.3)%v.s.(20.4±2.1)%,t=2.13,P<0.05];椎旁组NK细胞高于对照组[(11.8±1.3)%v.s.(10.1±1.2)%,t=3.17,P<0.05];椎旁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1.3±0.1) v.s.(1.1±0.1),t=1.63,P<0.05]。椎旁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为(0.05±0.02)μg/(kg·min),低于对照组(0.09±0.03)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 <0.05)。与对照组比较,椎旁组患者术后48小时静息状态疼痛程度降低,舒芬太尼累积剂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提高。结论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可保护乳腺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同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转归。
- 钱彬林芩陈亭亭陈丽君
-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细胞免疫功能术后疼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七氟烷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离体实验
- 2018年
- 目的通过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 VEGFR1)在七氟烷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个SPF级雄性SD大鼠心脏分为4组(n=12):对照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PC组)和VEGFR1拮抗剂组(MF1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60mmHg恒压灌注30分钟,停止灌注45分钟,恢复灌注120分钟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恢复灌注120分钟期间,心脏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 LVD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情况;检测恢复灌注120分钟后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cTnI(cardiac troponin-I, cTnI)、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IL-6 (interleukin 6, IL-6)含量,以及心肌VEGFR1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SevoPC组再灌注期间LVDP和±dp/dtmax上升、LVEDP下降;再灌注120分钟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17.6±2.3)%v.s.(31.3±4.2)%;t=3.698,P=0.011]、冠脉流出液中cTnI含量减少[(52.4±5.1)v.s.(110.7±4.5)ng/ml;t=4.125, P<0.001]、TNF-α水平降低[(16.8±1.7)pg/ml v.s.(37.6±2.3)pg/ml;t=3.917,P <0.001]和IL-6水平降低[(11.6±1.5)v.s.(18.5±1.4)pg/ml;t=3.602,P=0.012],心肌VEGFR1表达上调[(1.05±0.06)v.s.(0.32±0.05);t=4.165, P <0.001]。与Sevo PC组比较,MF1组再灌注期间LVDP和±dp/dtmax下降、LVEDP上升;再灌注120分钟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33.6±5.1)%v.s.(17.6±2.3)%;t=3.974,P=0.002],冠脉流出液中c Tn I含量增加[(124.3±3.9) v.s.(52.4±5.1)ng/ml;t=3.846,P <0.001]、 TNF-α水平升高[(33.7±1.6)v.s.(16.8±1.7)pg/ml;t=3.707,P <0.001]和IL-6水平升高[(19.4±1.1) v.s.(11.2±1.5)pg/ml;t=3.589,P=0.016],心肌VEGFR1表达降低[(0.21±0.03)v.s.(1.05±0.06);t=4.215, P<0.001]。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可能通过上�
- 林莹钱彬姚玉笙廖燕凌林建成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七氟烷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治疗术后寒战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8
- 2011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90例全身麻醉后寒战级别为3~4级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0.5“g/k(A组)、曲马多lH蜒/k(B组)和生理盐水(C组)。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评估寒战级别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5minA、B组寒战级别较C组降低(P〈O.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C两组(P〈O.05),A组的镇静评分高于B、C组。结论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妇可以有效治疗术后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少。
- 林芩钱彬
- 关键词:寒战麻醉并发症
- 神经电刺激仪电流强度对糖尿病兔坐骨神经阻滞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电刺激仪电流大小对糖尿病兔坐骨神经定位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兔模型,神经电刺激仪起始电流分别为1mA(高电流组)或0.5mA(低电流组)定位糖尿病兔坐骨神经,记录最低刺激电流,固定阻滞针注射0.5mL墨水后,将相应组织冰冻切片,观察墨水渗入神经的程度。结果低电流组,阻滞针与坐骨神经距离平均为―(1.3±0.4)mm;高电流组,阻滞针与坐骨神经距离平均为(1.4±0.2)mm。低电流和高电流组分别有16只和2只实验兔墨水直接注入坐骨神经(P<0.05)。结论在链脲菌素建立的糖尿病兔模型中,神经电刺激电流大小与阻滞针-坐骨神经距离成正相关。
- 钱彬林芩卢浩杰
-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糖尿病动物模型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2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均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共注射0.5%罗哌卡因30ml,对照组共注射生理盐水30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促进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
- 林玮钱彬林芩
-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