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瞿

作品数:135 被引量:1,69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51篇生物学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9篇长江口
  • 35篇浮游
  • 26篇浮游动物
  • 12篇优势种
  • 12篇生态修复
  • 10篇水生
  • 9篇水生生态
  • 9篇群落
  • 9篇污染
  • 8篇生态特征
  • 8篇湿地
  • 8篇长江
  • 8篇赤潮
  • 7篇底栖动物
  • 7篇底栖生物
  • 6篇鱼类
  • 6篇渔业
  • 6篇中华绒螯
  • 6篇中华绒螯蟹
  • 6篇绒螯蟹

机构

  • 11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长江口航道建...
  • 4篇国家海洋局
  • 4篇江苏省滩涂生...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上海市环境保...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宁波市海洋环...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市水产研...

作者

  • 135篇陈亚瞿
  • 52篇徐兆礼
  • 26篇全为民
  • 21篇王云龙
  • 17篇施利燕
  • 15篇袁骐
  • 13篇沈新强
  • 12篇蒋玫
  • 9篇成永旭
  • 9篇高露姣
  • 9篇沈盎绿
  • 8篇韩金娣
  • 7篇倪勇
  • 6篇吴旭干
  • 6篇陈立侨
  • 6篇李春鞠
  • 5篇沈晓盛
  • 5篇马春艳
  • 4篇罗民波
  • 4篇唐伯平

传媒

  • 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14篇水产学报
  • 11篇海洋渔业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海洋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2004年甲...
  • 3篇甲壳动物学分...
  • 3篇中国海洋与湖...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海洋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上海市动物学...
  • 2篇上海市湿地利...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3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16篇2004
  • 16篇2003
  • 12篇2002
  • 6篇2000
  • 13篇1999
  • 3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被引量:43
2006年
在许多温带河口区,牡蛎礁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特殊生境。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功能。近100年来,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污染、病害和生境破坏等原因,许多温带河口区牡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破坏,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为了修复河口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近20年来,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牡蛎礁的恢复活动,尤其美国在东海岸及墨西哥湾建立了大量的人工牡蛎礁,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构建的人工牡蛎礁经过2~3年时间,就能恢复自然生境的生态功能。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牡蛎增殖放流工程-长江口南北导堤牡蛎礁,近2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口导堤牡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附近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最后,针对目前牡蛎礁恢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包括牡蛎基础生物学(病害和分子系统进化),牡蛎礁恢复的关键技术、科学程序及成功的评价标准等。
全为民沈新强罗民波陈亚瞿
关键词:牡蛎礁生态功能长江口
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生态修复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长江河口区水域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稚鱼渔获量等水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调查资料表明,长江河口水域因受水污染、过度捕捞和各大型工程等的影响而使水生生态系统正处于全面衰退的状况。因此,引进和...
陈亚瞿叶维均徐兆礼倪勇金镠谈泽炜
关键词: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底栖生物
文献传递
燃料油、苯酚和硫化钠对新月菱形藻生长繁殖及叶绿素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1991年
苯酚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的毒性最大,20~#燃料油次之。硫化钠组最大比生长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20~#燃料油、苯酚和硫化钠影响其生长的最低觉察效应浓度一未觉察效应浓度(LOEC—NOEC)范围分别为32.00—3.20mg/L,3.20—1.00mg/L,和0.320—0.100mg/L;苯酚影响其叶绿素a含量的216h-EC_(50)为6.739±0.003mg/L,20~#燃料油影响其细胞分裂繁殖的144h-EC_(50)为46.13±1.01mg/L,高浓度燃料油抑制新月菱形藻的生长繁殖及叶绿素a含量,低浓度的则刺激其生长繁殖。
陈亚瞿荣珮
关键词:燃料油苯酚硫化钠繁殖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被引量:14
2012年
基于2011年春季的生态调查资料,报道了江苏小庙洪自然潮间带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小庙洪牡蛎礁内分布有3种牡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其中分布于潮间带区的造礁活体牡蛎为熊本牡蛎,其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99±363)ind/m2和(12361±1645)g/m2。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不包括3种牡蛎)共计43科66种,礁体大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830±182)ind/m2和(499.59±35.41)g/m2,显著高于邻近的软相潮间带泥(沙)质滩涂[密度(102±29)ind/m2;生物量(53.10±22.80)g/m2]和潮下带泥滩[密度(140±60)ind/m2;生物量(43.23±22.37)g/m2](P<0.001)。
全为民安传光马春艳黄厚见成伟王云龙沈新强陈亚瞿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群落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牡蛎礁
杭州湾洋山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03年
2001年2、5、8和11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进行了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共鉴定浮游动物44种(不含16种浮游幼体),优势种15种(优势度Y≥0.02),其中4季皆为优势种的仅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1种,优势种季节更替现象明显。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夏季>春季>冬季>秋季。与20年前相比,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种类数和主要优势种组成变化不显著,但优势种优势度(Y)和平均丰度均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H′)值一般在2左右。表明20年来调查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仍比较稳定。
徐兆礼沈新强袁骐陈亚瞿
关键词:浮游动物
东海毛颚类(Chaetognatha)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根据1997000年东海23°30′3°N、118°30′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毛颚类种类最丰富(25种),冬季次之(23种),秋季...
徐兆礼陈亚瞿
关键词:毛颚动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长兴岛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兴岛刀鲚(Coilia ectenes)3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对刀鲚的DNA进行扩增,结果为:13个引物共检测到112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质量在200~2000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为74个,占66.07%;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6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75,结果表明中国刀鲚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刀鲚成熟年龄早,对产卵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产卵率和孵化率都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种群恢复能力;另外,由于长江中下游和湖泊刀鲚的捕食者和饵料竞争者的减少,客观上为刀鲚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幼鱼索饵条件,因此,结合刀鲚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活环境特点,采取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中国刀鲚资源有望得到恢复。
马春艳刘敏马凌波张凤英陈亚瞿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河口湾区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对策研究
<正>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水生生态与环境质量令人担扰,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下降,经济物种和珍稀物种也日益减少,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生物体内残毒增加,进而...
陈亚瞿全为民施利燕袁骐蒋玫沈盎绿平仙隐
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长江口
文献传递
上海鱼类新记录──大海鲢被引量:6
2007年
倪勇全为民陈亚瞿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氮、磷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近几年大面调查的监测资料,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形态组成、时空分布及氮磷比的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中硝酸盐是水体无机氮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约占总无机氮的90%,无机氮含量河口高,向东南方向愈来愈低;从该水域总磷的形态组成来看,磷营养盐主要以溶解态和颗粒态共存的形式存在,TDP略高于TPP,无机磷的平面分布与无机氮十分相似,春季无机磷含量高于夏季;N/P值变动范围大和平均值较高是该水域的主要特征,N/P值与长江径流量的大小有关系,夏季N/P值比春季高,综合分析来看,磷营养盐和光照都有可能成为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全为民沈新强韩金娣陈亚瞿
关键词:长江口化学形态营养盐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