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友纯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合酶
  • 7篇病毒
  • 6篇酶链反应
  • 6篇聚合酶
  • 6篇聚合酶链反应
  • 6篇基因
  • 4篇细胞
  • 4篇肝炎
  • 3篇鼠脑
  • 3篇脑组织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分型检测
  • 3篇C-FOS
  • 3篇C-JUN
  • 3篇丙型
  • 3篇大鼠脑
  • 3篇大鼠脑组织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引物

机构

  • 17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卫生部北京生...

作者

  • 17篇陈友纯
  • 16篇蔡庆
  • 7篇刘红巾
  • 5篇朱美财
  • 5篇林万明
  • 5篇周平
  • 3篇姜建东
  • 2篇王蔚
  • 2篇张木森
  • 2篇于建国
  • 2篇李晓娟
  • 2篇关键
  • 2篇向培德
  • 1篇张大森
  • 1篇王冠华
  • 1篇张永福
  • 1篇纪桂英
  • 1篇刘春灵
  • 1篇卢强
  • 1篇蔡庆

传媒

  • 3篇中华航空航天...
  • 3篇中华医学检验...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航空军医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当代医师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基因克隆及高效表达
1998年
为了提高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生物学活性,用PCR方法获取N端缺失14个氨基酸的CNTF基因片段,经酶切鉴定、核酸测序证实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将其重组至表达质粒pBV220,构建了CNTF突变体表达载体pBV-CNTFΔ.用SDS-PAGE测定其表达水平,鸡胚背根节无血清培养法检测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pBV-CNTFΔ能表达生物学活性高于天然CNTF的约26kD蛋白质,表达水平达30%.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CNTF突变体,从而制备高效的CNTF制剂创造了条件.
马红雨蔡庆朱美财占志陈友纯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
+G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c-fos、c-jun和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0年
为了解 +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 c- fos、c- jun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 +Gz所致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 ,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方法检测 +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 c- fos、c- jun和 NGF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c- fos和 c- jun在 +Gz重复暴露后 30 m in m RNA表达明显升高 ,6 h和 2 4h降至正常 ;NGF在 30 min和 6 h表达均明显升高 ,2 4h恢复正常。表明 +Gz重复暴露可诱导大鼠脑组织 c- fos、c- jun和 NGF m RNA的表达 ,提示它们的表达增加可能在
蔡庆刘红巾陈友纯朱美财
关键词:正加速度C-FOSC-JUN神经生长因子+GZ
PCR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 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变和肝癌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不同HBV感染205例,患者血清HBVDNA,并与正常人20例作比较.结果HBV感染患者205例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93%,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64%,719%和700%,显著高于急性乙肝患者217%的阳性率(P<001);HBeAg(+)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36%,显著高于HBeAg(-)抗HBe(+)/(-)和HBsAg(-)患者的阳性率(456%,250%和125%,P<001);血清HBVDNA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HBVDNA持续存在可能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
周平张木森蔡庆陈友纯李晓娟于建国关键刘春灵
关键词:病毒学遗传学DNA病毒
酶谱法分型检测人疱疹病毒D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995年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HSV-Ⅰ,HSV—Ⅱ)、Epstein-Barr病毒(EBV)和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生殖道感染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原体。以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已建立的各种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技术,一般只能检测一种病毒,易造成漏诊。笔者在上述4种病毒的高度同源序列DNA聚合酶基因中设计一对引物,能对4种病毒DNA进行扩增,继而用凝胶电泳和限制性内切酶BamHI或SmaⅠ酶切分析扩增产物进行鉴别,建立了能一次性分型检测上述4种病毒的PCR——酶谱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表明,灵敏度可测到1 fg DNA,相当于6个病毒颗粒,且引物仅对4种疱疹病毒扩增,与临床常见的其它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影响PCR效果的因素如Mg^(2+)浓度、引物浓度及循环参数等进行了优化选择。用此法检测10例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1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疱疹病毒,结果分别有8例和15例出现DNA扩增区带,并经电泳和酶切能区分各型,本方法的建立为疱疹毒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药物疗效考核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蔡庆林万明刘红巾陈友纯向培德姜建东
关键词: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法诊断学
全文增补中
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一次检测4种疱疹病毒DNA被引量:3
1995年
为了能一次性分型检测4种疱疹病毒DNA,防止漏诊,故采用在疱疹病毒高度同源序列DNA聚合酶基因中设计一对通用引物的方法,对4种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人巨细胞病毒)DNA进行扩增,继而用凝胶电泳和限制性内切酶BamHI或SmaI酶切扩增产物进行鉴别,建立了能一次性分型检测上述4种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表明,灵敏度可测到1fgDNA,相当于6个病毒颗粒,且引物仅对4种疱疹病毒扩增。用建立的PCR法和酶切分型法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疱疹病毒,取得较好结果。该法的建立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早期准确诊断、判定药物疗效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蔡庆陈友纯刘红巾向培德姜建东林万明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DNA引物
全文增补中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c-fos、c-jun和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1999年
目的:为了解+ GZ 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cfos、cjun 和神经生长因子(NGF) 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在+ GZ 所致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方法检测+ GZ 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cfos、cjun 和NGF m RNA 表达水平。结果:cfos 和cjun 在+ GZ 重复暴露后30 min m RNA 表达明显升高,6h 和24h 降至正常;NGF 在30 min 和6 h 表达均明显升高,24 h 恢复正常。结论:表明+ GZ 重复暴露可诱导大鼠脑组织cfos、cjun 和NGF m RNA 的表达,提示它们的表达增加可能在+ GZ 所致脑损伤中起病理或保护作用。
蔡庆刘红巾陈友纯朱美财
关键词:脑组织C-FOSC-JUN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1997年
目的为了解+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GZ引起脑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30min、6h和24h四组,每组6只。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了3次+10GZ/3min(两次间间隔30min)作用,对照组大鼠G值为+1GZ。分别于暴露后30min、6h和24h处死大鼠取脑,提取总RNA,用建立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NOSmRNA表达水平。结果+GZ重复暴露后30min和6h大鼠脑组织NOSmRNA明显升高,但24h时恢复正常。结论+GZ重复暴露可刺激大鼠脑组织NOSmRNA的表达,NO可能参与了+GZ所致脑损害的病理过程,但这种损害是可逆的。
刘红巾蔡庆陈友纯纪桂英
关键词:加速度脑损伤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心肌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探讨+GZ作用后,大鼠心肌组织内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30min、6h和24h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G值为+1GZ,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了3次+10GZ/3min(两次间间隔30min)作用。分别于暴露后30min、6h和24h处死大鼠取心,提取总RNA,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和eNOSmRNA表达水平。结果+GZ暴露后30min和6h大鼠心肌组织ET-1mRNA明显升高,eNOSmRNA明显降低,但24h时均恢复正常。结论+GZ暴露可使大鼠心肌组织内ET-1和eNOSmRNA表达发生改变,其在心肌损伤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刘红巾蔡庆陈友纯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_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基因表达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了解+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GZ引起脑损害的分子机制,为+GZ防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30min、6h和24h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G值为+1GZ,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了3次+10GZ/3min(两次间间隔30min)作用。分别于暴露后30min、6h和24h处死大鼠取脑,提取总RNA,用建立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mRNA表达水平。结果+GZ重复暴露后30min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mRNA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8倍和1.5倍,但6h和24h时恢复正常。结论+GZ重复暴露可诱发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mRNA的表达,这种表达快速且短暂,在+GZ所致脑损害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蔡庆刘红巾陈友纯
关键词:C-FOS基因表达聚合酶链反应
γ干扰素cD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1996年
实验用构建的正向连入人IFN-γcDNA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MAMneo-γ-IFN,以Lipo-fectin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染入胃癌细胞7901中,挑选出G418抗性克隆,地塞米松诱导其分泌IFtI-γ经活性测定筛选出高分泌IFN-γ的细胞株RPM7901-7(1725IU/ml),Southernblot证实IFN-γcDNA确已导入该细胞株中。体外培养过程中,RpM7901细胞与转染了对照质粒pMAMneo的细胞pM7901及野生型7901细胞在形态,生长能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别,而经地塞米松诱导的RpM7901细胞则与之有显著差异。裸鼠体内接种显示,经诱导的RpM7901细胞在致瘤性上显著低于野生型7901细胞及pM7901细胞。经基因转移后可高分泌IFN-γ的肿瘤细胞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资料。
王冠华蔡庆朱美财陈友纯张永福
关键词:胃癌Γ干扰素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