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鹏飞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韧带
  • 2篇缺损
  • 2篇关节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支
  • 1篇血管皮瓣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一期修复
  • 1篇一期治疗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真皮
  • 1篇营养血管
  • 1篇营养血管皮瓣
  • 1篇诊治
  • 1篇韧带损伤
  • 1篇韧带重建
  • 1篇刃厚皮
  • 1篇刃厚皮片
  • 1篇神经营养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程鹏飞
  • 6篇韩培
  • 4篇柴益民
  • 2篇徐铮宇
  • 1篇张毅
  • 1篇陈小华
  • 1篇陆晟迪
  • 1篇沈灏
  • 1篇文根
  • 1篇汪春阳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坏死性筋膜炎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软组织感染,以炎症反应进展迅速及继发筋膜和周围组织坏死为特征。由于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快速早期诊断及尽早治疗是降低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率和截肢率的关键。该文将对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与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规范化诊疗提供新思路。
任尊程鹏飞韩培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
界面螺钉在前十字韧带修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前十字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案是在关节镜下取自体髌韧带或胭韧带植入胫骨、股骨骨隧道,用内植物加强固定,重建前十字韧带功能。界面螺钉是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常用固定器械。理想的界面螺钉材料应满足坚强的固定强度并能长时间维持,促进骨性愈合或腱骨愈合的生物活性。界面螺钉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两类。金属界面螺钉提供的固定强度及固定刚度高,但需二次手术取出;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界面螺钉不用二次手术取出,但力学强度低,降解过程中可能诱发无菌性炎症反应,出现螺钉松动、骨道变宽等并发症。镁金属界面螺钉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界面螺钉,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前十字韧带重建的固定。镁为人体必需营养元素,镁金属材料植入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促进骨质长人与矿质沉积,同时激活纤维软骨止点再生,在关节腔内不会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体外与动物模型研究均证实其力学强度和刚度远高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接近骨皮质;且体内降解速率可通过合金工艺进行调控。
程鹏飞柴益民
关键词:前十字韧带重建膝关节运动损伤前十字韧带损伤无菌性炎症反应
基于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两种手术方案用于一期修复不同跟腱缺损长度的慢性复杂性跟腱区缺损
程鹏飞韩培柴益民
高纯镁界面钉在骨科前交叉韧带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程鹏飞韩培柴益民
含抗生素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治疗老年肩关节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在一阶段手术中,含抗生素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对老年肩关节骨关节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3例肩关节感染患者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平均65.3岁;其中1例为肩关节穿刺后感染,1例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1例为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感染。3例患者均一期彻底清创,行含抗生素的肩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植入,均未进行二期手术。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以评定疗效。结果3例患者术后获18~28个月(平均22.7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感染复发,间隔体位置良好。患者培养检出微生物分别为1例短双歧杆菌和2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平均为54.4分(46.3~60.0分),Quick-DASH评分平均为45.1分(40.8~50.0分),VAS评分平均为2.3分(2~3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抬高角度平均为65.7°,外展角度平均为43.8°,外旋角度平均为21.7°。结论对于老年肩关节感染患者,彻底清创后留置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可良好控制感染,同时在功能和疼痛方面有较大改善,避免了二期手术。
张瑜博程鹏飞徐铮宇陈小华张毅沈灏韩培
关键词:肩关节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联合移植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联合移植在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复合皮移植治疗患者24例,设为复合皮移植组;采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治疗患者27例设为全厚皮移植组。患者创面清创后,复合皮移植组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创面,其上覆盖自体刃厚皮片联合移植,全厚皮移植组使用自体全厚皮片覆盖创面。术后评估2组患者的皮片成活率、再植皮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供皮区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估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术后评估,复合皮移植组和全厚皮移植组的皮片最终均存活。全厚皮移植组因术后皮片部分坏死的再植皮率为22.2%(6/27),高于复合皮移植组的4.2%(1/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复合皮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0(15.8,18.0)d,显著短于全厚皮移植组的24.0(18.0,3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22,P<0.01)。2组患者供区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皮移植组的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3.0(92.0,95.0)分,显著优于全厚皮移植组的87.0(84.0,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4,P<0.01)。复合皮移植组VSS评分为5.0(4.0,6.0)分,优于全厚皮移植组7.0(5.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3,P<0.01)。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联合移植可有效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术后瘢痕较轻且可保持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任尊蔡伟杰张瑜博卢玉祥程鹏飞徐铮宇韩培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皮移植全厚皮移植
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治疗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例小腿开放性损伤合并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1.8岁(16 ~52岁).7例患者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ⅢB型,其中3例合并感染,下肢严重创伤评分平均为4.8分(4~6分).清创后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平均为30.4cm2(12 ~ 70 cm2),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9.2 cm(4~ 17 cm).4例近中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远端截骨向近端骨搬运修复,3例中远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向远端骨搬运修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或碘伏纱布填塞.结果 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3个月(9~ 36个月)随访.7例患者骨缺损全部获愈合,其中5例一期愈合;2例骨搬运到位后对接端出现骨不连,植骨后愈合.骨愈合指数(愈合时间/缺损长度)平均为1.8个月/cm.7例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一期愈合,1例植皮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2.5 ~6.0个月).本组2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 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钟万润汪春阳韩培文根陆晟迪程鹏飞柴益民
关键词:骨移植胫骨外固定器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