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林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渗透压法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可行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渗透压法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可行性。方法用生理盐水、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磷酸二氢钠(MAP)液、血浆等不同介质溶液制备成含不同甘油浓度的洗涤红细胞,以模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用渗透压仪测定其渗透压值,进行线性回归处理与相关系数的计算;并进行溶血干扰试验及重复性试验。结果渗透压值与甘油含量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相同浓度的甘油在不同介质溶液(生理盐水、MAP液、血浆)悬浮的洗涤红细胞中的渗透压值有差异,生理盐水、MAP液、血浆悬浮的甘油浓度为10 g/L的洗涤红细胞的渗透压值分别为434、467、461 mmol/kg。游离血红蛋白在1.466-7.713 g/L时,渗透压测定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渗透压与甘油含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血对渗透压测定影响小,可用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甘油残留量检测,且操作简单、快捷,但测定时应考虑制品的悬浮介质。
- 夏红英任芙蓉陈小林冯博
- 关键词: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 使用输液泵添加甘油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
- 2015年
- 目前国内制备冰冻红细胞多采用先慢后快的手工方法,添加甘油的速度尚无统一标准,整个添加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添加甘油时速度不统一、不可控,间接影响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本研究将输液泵进行改造,实现两段程序添加甘油,现将输液泵和手工方法添加甘油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进行质量比较,报告如下。
- 张丽侯玉香陈小林石丽萍汪德海祝瑞泉
- 关键词:去甘油红细胞输液泵
- 国内24家血液中心全血分离制备成分血的现状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通过调研24家血液中心自全血中制备成分血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效率,了解我国目前成分血制备能力与水平,为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纳亚太血液联盟(Asia Pacific blood network,APBN)比对指标,对2014-2017年度国内24家血液中心全血分离制备成分血的相关数据和图表进行比对,研究分析我国成分血制备能力和现状。结果 24家血液中心中,应用红细胞制品去白细胞技术的20家,血液辐照技术的16家,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16家;22家的红细胞/全血制备效率和红细胞制品生产效率均能达到95%;开展浓缩血小板制备的13家,其中7家生产效率达到80%以上;24家血液中心全部开展了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开展冷沉淀制备的23家。结论目前我国血液中心能综合利用红细胞制品去白、血液辐照和血浆病毒灭活等技术制备多种成分血,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但不同地区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能力存在差异。
- 吴南张志安尤榕刘妍妍刘文孟跟东程远刘燕平娜娜梁社玲姚富柱顾晓东陈玉香李涛王林周琼王清陈小林何博齐慧芳雷登平傅雪梅
- 关键词:全血成分血去除白细胞辐照血液病毒灭活血浆
- MAP液保存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保存天数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悬浮于MAP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最多是否可保存7 d。方法将11份2 U悬浮红细胞制品制备成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冻存1年,解冻去甘油后悬浮于MAP液中,于0 h、3 d、5 d和7 d取样检测钾离子浓度(K+)、ATP浓度、2,3-DPG浓度、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和溶血率。结果 ATP浓度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保存7 d的ATP浓度为(5.36±0.91)μmol/g Hb,ATP回收率仍高达94%。2,3-DPG浓度下降速度较ATP快,但保存7 d的红细胞仍然存在2,3-DPG,浓度为(0.62±0.29)μmol/g Hb。保存7 d的FHb为(0.30±0.12)g/L,符合GB18469-2012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FHb的规定(≤1 g/L)。溶血率由解冻后的(0.05±0.01)%上升至7 d的(0.11±0.04)%,符合国标保存期末溶血率≤0.8%的要求。解冻后保存3 d的K+上升至(5.70±1.09)mmol/L,已超出人体正常K+参考范围上限(5.5 mmol/L)。结论 MAP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以保存7 d。但对于高钾血症贫血患者这部分特殊人群,若以不超过人体正常K+参考范围上限为判断依据,则MAP液保存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最好不要超过24 h。
- 冯博段澜龚晓燕陈小林任芙蓉
- 关键词: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 从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中回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从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中回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全血过滤完成后1 h和18 h进行PBMCs回收。使用生理盐水反向冲洗使用过的白细胞滤器,分离PBMCs,部分用于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析,部分用于冻存,并分别于冻存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通过FACS分析其中各种有核细胞的含量和活性。结果反向冲洗后1 h内处理,可从过滤400 ml全血的白细胞滤器中分离得到(1.85±0.84)×10^8个PBMCs,其中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其次为单核细胞,而大部分粒细胞都被去除[淋巴细胞占(73.58±13.12)%,单核细胞占(14.91±7.14)%,粒细胞占(11.49±10.21)%]。FACS检测结果显示,PBMCs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与白膜层中分离出的PBM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粒细胞外,细胞冻存后6个月内其他有核细胞,如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活性与冻存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回收PBMCs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更充分地利用白细胞滤器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 陈小林李冬妹徐彬贾延军王明慧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滤器流式细胞术
- 全血白膜层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保存与鉴定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建立分离、冻存及鉴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方法,检测PBMC冻存不同时间后各种细胞的含量和活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20人,从志愿者全血白膜层中分离出PBMC并用细胞冻存液冻存于液氮中,应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检测分离出的及冻存复苏的PBMC中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及其死细胞的含量。结果 PBMC中淋巴细胞占大多数[(75.45±13.20)%],其次为单核细胞[(13.08±4.97)%]和粒细胞[(11.47±14.40)%]。与白膜层相比,PBMC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分别减少了94%、62%和58%。PBMC冻存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后,粒细胞死亡比例明显增加,粒细胞占比明显下降(P<0.05);单核细胞占比明显上升(P<0.05),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B细胞、NK细胞占比变化很大。结论本研究所确立的方法将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处理、保存和利用外周血PBMC提供帮助。
- 李冬妹陈小林徐彬王明慧贾延军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膜层有核细胞
- MAP液保存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保存天数的研究
- 目的:研究悬浮于MAP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最多是否可保存7d.
方法:将11份2U悬浮红细胞制品制备成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冻存1年,解冻去甘油后悬浮于MAP液中,于0h、3d、5d和7d取样检测钾离子浓...
- 冯博段澜龚晓燕陈小林任芙蓉
- 关键词:临床用血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