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坚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5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文化
  • 3篇话剧
  • 3篇悲剧
  • 2篇学史
  • 2篇艺术
  • 2篇意蕴
  • 2篇中国文化
  • 2篇人文
  • 2篇审美
  • 2篇生命
  • 2篇文化史
  • 2篇文化转型
  • 2篇文学
  • 2篇文学史
  • 2篇戏剧
  • 2篇命意
  • 2篇命运
  • 2篇国文
  • 2篇比较论
  • 1篇代文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陈坚
  • 2篇盘剑
  • 1篇贾敏
  • 1篇陈爱
  • 1篇章隆江
  • 1篇刘骋
  • 1篇徐晓东
  • 1篇王姝

传媒

  • 3篇浙江学刊
  • 3篇浙江艺术职业...
  • 2篇中文学术前沿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戏剧艺术
  • 1篇生态经济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艺术百家
  • 1篇2000北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衍:现代革命文坛的巨匠——纪念夏衍105周年诞辰
2005年
夏衍的艺术足迹遍及戏剧、电影、时评、杂文、随笔、报告文学、通讯、小说、翻译各个领域,写作形式多姿多彩,内容紧紧拥抱时代脉搏,始终关注民族命运,创作方法上直面人生,偏于写实不事铺张雕琢,同时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形成洗练素雅的独特个性,而知识者与革命者双重身份相交融的人格特征,则是其艺术魅力的内在动力。
陈坚刘骋
关键词:文坛写作形式民族命运双重身份内在动力
论新时期话剧的现代品格被引量:3
2002年
尽管现代性在西方早已被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批判得体无完肤,但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现代性仍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现代性”是我们在新世纪仍要面临的课题,同时因为各种语境的变迁而成为一个难题。现代性原本代表着人们的时间意识,但它却又是一个腹地宽广的话语系统,各种概念、取向、观念彼此抵牾的情形时有所见,我这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从这个复杂的意义系统中寻求一种共同的品格,并将其在新时期话剧中作为最终旨归加以考察。
陈坚
关键词:现代品格话剧话语系统后现代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论田汉早期浪漫剧的文化蕴含被引量:3
2003年
田汉早期剧作以主观抒情的审美方式建构创作主体的内在激情和精神世界 ,有着深层文化蕴含。对灵肉一致的理想境界的精神探索 ,以感伤情调为表征的悲剧美感 ,西方话剧与东方诗剧传统的融合 。
陈坚
关键词:浪漫主义戏剧文化内涵悲剧美感
胡风剧评思想初探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以胡风对《蜕变》、《北京人》、《云雀》三部剧作的批评为实例,认为胡风剧评的思想以人为起点,突出体现了他“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体系,郁结着浓厚的新启蒙情绪,胡风因而成为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的一位抗争着的前驱。
陈坚
关键词:主体性
金庸小说生命意识及悖论
80年代末以来金庸小说的研究范围随着读者进一步扩大及学界态度的改变而得到了深化与拓展,这对我们全面认识金庸及其作品,提供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对金庸小说中传达出来的多重生命意识,已有不少论者谈到了,但尚欠全面,而对于其小说...
陈坚章隆江
关键词:金庸小说小说创作生命意识情爱观
文献传递
滕头生态村的启示被引量:2
1999年
滕头村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生态村建设的特有模式———滕头模式,本文作者将作一系统介绍,总结出生态村建设的经验并得出几点启示。
陈坚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
论现代风俗喜剧的文化内核和价值被引量:2
2002年
中国现代风俗喜剧选取日常生活里的世态人情 ,不仅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礼俗风尚的强烈兴趣和关注 ,而且总是与一定的文化价值关怀和忧患自觉联系在一起 ,表现并延续了“五四”文化启蒙意识 ,赋予文本独具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设意义 ;风俗喜剧作家在文本传达时则力求从生活情趣出发 ,使观众在平淡自然中体会其深刻的哲理性 ,具有幽默机智蕴藉丰富的独特魅力。
陈坚周银水
关键词:风俗喜剧文化意蕴文化启蒙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转型与话剧兴衰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认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经历了两次现代化转型和一次文化迂回, 文化的转型和迂回有效地规定着话剧的发展轨迹与存在状态: 发端于19 世纪中叶完成于本世纪初期的第一次现代化转型导致了中国话剧的诞生和兴盛; 开始于1942 年结束于1976 年的文化迂回则使话剧陷于困顿; 1976 年以来的新一轮现代化转型又带来了话剧的第二个春天, 尽管新一轮现代化转型与第一次转型的不同和当代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要求话剧进行适当的调整。文化的转型和迂回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规定话剧的兴衰,
陈坚盘剑
关键词:中国文化转型话剧艺术中国话剧话剧创作小剧场戏剧文化结构
反讽之思与讽刺之力——张爱玲与老舍审美比较论被引量:1
2003年
张爱玲和老舍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均对喜剧性及幽默、讽刺、反讽手法存有偏爱,但在呈现形态上却风格迥异。张与老舍代表了喜剧艺术的两种型态:反讽的和讽刺的。通过喜剧方式,老舍体现的是社会关怀,张则是反思存在;老舍喜欢褒贬是非,张则超然物外;老舍常用夸张嘲谑,张则收敛沉练。
陈爱陈坚
关键词:反讽讽刺老舍审美比较论现代文学史
历史与生命的双重空间:曹禺悲剧的人文意义被引量:10
2001年
曹禺悲剧创作并没有割断人与其生活的世界的联系 ,而是建构在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和生命的双重空间 ,他把悲剧的根系深深扎进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土壤 ,对传统家族文化和畸形都市文明给予了决绝批判 ,同时又不停留在历史表层 ,而穿透社会历史的外壳 ,从最根本的生命价值层面启迪人生 。
陈坚
关键词:悲剧家族文化都市文化命运观念生命意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