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平

作品数:57 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2篇肠道
  • 11篇细胞生长
  • 1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1篇纤维细胞
  • 11篇成纤维细胞
  • 10篇烧伤
  • 10篇纤维细胞生长...
  • 10篇碱性成纤维
  • 10篇碱性成纤维细...
  • 10篇成纤维细胞生...
  • 10篇成纤维细胞生...
  • 10篇BFGF
  • 9篇碱性成纤维细...
  • 8篇休克
  • 8篇缺血
  • 7篇内毒
  • 7篇内毒素
  • 6篇创面
  • 5篇多器官衰竭

机构

  • 52篇解放军总医院...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7篇王亚平
  • 28篇盛志勇
  • 22篇付小兵
  • 21篇孙同柱
  • 14篇于燕
  • 13篇杨银辉
  • 13篇常国友
  • 12篇马诺山
  • 11篇施志国
  • 11篇姚咏明
  • 11篇田惠民
  • 9篇于勇
  • 8篇陆连荣
  • 8篇许明火
  • 7篇蒋礼先
  • 6篇郭振荣
  • 5篇周宝桐
  • 5篇傅小兵
  • 4篇孙世荣
  • 4篇贾晓明

传媒

  • 7篇军医进修学院...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国危重病急...
  • 5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上海实验动物...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

  • 3篇2000
  • 3篇1999
  • 14篇1998
  • 8篇1997
  • 8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6篇1991
  • 2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厌氧气体发生袋
一种用于厌氧菌分离、培养的产气装置。由可密封的外袋、滤纸袋、产氢物质、产二氧化碳物质构成。产氢物质及产二氧化碳物质分别装入滤纸口袋中,再放入铝箔制成的外袋中,经干燥脱水后,抽真空-720mmHg、热压密封即成。解决了现有...
于勇施治国王亚平
文献传递
两种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动物模型复制
目的:为研究慢性难愈合体表创面发生机理和进行促创面愈合新药评价,在家兔与大鼠背部复制两种符合临床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雄性家兔(体重1.5-2kg)15只,wistar大鼠30只(200g左右).于麻醉后背部净毛...
付小兵孙同柱张耀圣王亚平常国友
文献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缺血大鼠细菌易位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肠缺血后细菌易位的影响,为肠源性感染的防治及脏器功能的保护寻找新的手段。将基因重组的bFGF应用于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大鼠,观察它对肠道细菌易位及脏器功能的影响。结果:bFGF治疗组大鼠伤后6小时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与单纯夹闭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观察见肠粘膜损伤明显减轻。提示:bFGF对肠缺血早期肠道细菌易位的减少及肝肾功能的保护具有显著作用,这一结果为临床创伤。
王亚平付小兵孙同柱许明火郑玉清
关键词:肠缺血细菌易位BFGF
在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氧自由基与细菌感染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1991年
本文用家兔实验性MSOF的摸型,观察血浆、组织丙二醛含量改变,细菌感染的变化规律与各脏器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提示:创伤后氧山由基损害与感染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MSOF发生的病理过程。
姚咏明田惠民王亚平常国友马诺山盛志勇施志国蓝复生徐世豪
关键词:多器官衰竭氧自由基细菌感染
细菌在实验性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2年
采用家兔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实验模型,对细菌感染与MSOF发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在实验性MSOF的病理过程中,内源性细菌感染,尤其是肠源性感染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呼吸道感染的途径不宜忽视。因此,及早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MSOF的预防与治疗。
姚咏明田惠民王亚平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休克出血性细菌感染多器官衰竭
环丙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33例
1992年
环丙沙星是一新型36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的抗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的活力,对绿脓杆菌和细胞内生长的病原菌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也有抑制作用,国外已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消化系、呼吸系、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本文报告了用Ranbaxy公司生产的环丙沙星片剂治疗33例呼吸系感染的情况,用法为单一给药,不配伍其它抗菌药,每次口服0.5~0.75克,每12小时1次,疗程6~16天。结果显示:痊愈9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7.9%。
崔德健张鋆晏王亚平文仲光吕国平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药物疗法
肠道缺血再灌流对肾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和方法:研究肠道缺血再灌流过程对肾脏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和转化生长因子β(bTGFβ) 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 min 与再灌流6 h 和24 h 动物模型,用原位杂交与逆转录PCR(RT- PCR) 技术研究两种生长因子基因在正常、缺血以及再灌流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两种因子的mRNA 在正常肾脏均有少量表达。缺血45 min 后,两种因子基因表达减少。再灌流6 h ,肾组织中TGFβ基因表达明显增加,而bFGF 基因表达仍然较少。再灌流24 h ,两种因子基因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流可以引起肾组织内源性bFGF 与TGFβ基因表达的改变。
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王亚平蒋礼先盛志勇
关键词:肾缺血肠道缺血
过氯酸新法预处理血浆定量检测微量内毒素的鲎试验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71
1993年
本文介绍采用改良过氯酸新法预处理血浆,应用国产鲎试剂定量检测血液中微量内毒素的偶氮显色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小,分别为2.9%、3.8%,且回收率比传统的稀释加热法显著提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及动物实验中有关內毒素研究。
姚咏明田惠民王亚平于燕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内毒素鲎试验
小型猪麻醉时的两种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被引量:1
1996年
作者在使用小型猪作创伤修复实验时发现,3头猪对硫喷妥钠出现了异常麻醉反应,其中1头发生过敏,2头发生耐药。现将麻醉方法、出现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孙同柱付小兵卢善芬常国友马诺山王亚平
关键词:麻醉小型猪动物实验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机体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1996年
作者采用SPF大鼠以TPN、TPN液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和经肠饮食(EN)三种营养方式支持一周后,造成创伤性休克,观察了大鼠在接受不同营养方式支持一周后,肠道屏障功能对严重创伤应激状态的影响,以及Ala-Gln是否具有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标准TPN组与EN组相比,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明显低下;肠固有层(LP)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及肠腔细菌分泌型IgA(S-IgA)包被率明显下降;盲肠粘膜菌群E.coli优势增殖,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比值倒置,肠上皮细菌粘附增多;肠道细菌移位率升高;死亡率(4/l2)高。而Ala-Gln组因添加肠道必需氨基酸Gln前体Ala-Gln,各参数接近EN组,肠屏障储备增加,死亡率下降。提示:标准TPN由于缺乏肠粘膜必需氨基酸(Gln)和肠道刺激,严重损伤肠屏障功能,创伤性休克可加重损害,促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对标准TPN进行改良,添加肠粘膜保护剂Ala-Gln对肠屏障有较好维持作用。这对临床创伤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涛黎沾良王亚平陆连荣于燕
关键词:胃肠外高营养休克丙氨酰谷氨酰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