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同柱

作品数:361 被引量:2,52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4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8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1篇细胞
  • 85篇干细胞
  • 76篇创面
  • 75篇细胞生长因子
  • 70篇皮肤
  • 66篇细胞生长
  • 65篇瘢痕
  • 60篇愈合
  • 60篇纤维细胞
  • 60篇成纤维细胞
  • 59篇基因
  • 54篇蛋白
  • 50篇纤维细胞生长...
  • 50篇成纤维细胞生...
  • 50篇成纤维细胞生...
  • 43篇增生
  • 41篇增生性瘢痕
  • 40篇表皮
  • 36篇碱性成纤维
  • 36篇分化

机构

  • 220篇解放军总医院...
  • 7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篇广州军区广州...
  • 13篇内蒙古医学院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北京黄寺美容...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张家口医学院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14...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泰州市第四人...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60篇孙同柱
  • 324篇付小兵
  • 162篇盛志勇
  • 145篇陈伟
  • 84篇杨银辉
  • 67篇孙晓庆
  • 57篇赵志力
  • 54篇周岗
  • 47篇顾小曼
  • 32篇程飚
  • 29篇姜笃银
  • 26篇张翠萍
  • 25篇蒋礼先
  • 25篇雷永红
  • 24篇李建福
  • 22篇李海红
  • 21篇王亚平
  • 19篇韩冰
  • 16篇白晓东
  • 16篇葛世丽

传媒

  • 67篇感染.炎症....
  • 46篇中国危重病急...
  • 27篇解放军医学杂...
  • 2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2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7篇第七届全国创...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上海实验动物...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5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25篇2006
  • 37篇2005
  • 31篇2004
  • 40篇2003
  • 55篇2002
  • 32篇2001
  • 22篇2000
  • 15篇1999
  • 9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的表达
1998年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证实,应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发生〔1〕。本实验观察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源性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TGFβ1对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作用。1...
杨银辉付小兵孙同柱王亚平蒋礼先盛志勇
关键词:缺血骨骼肌再灌注损伤TGFΒ1
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被引量:3
2004年
用塑料矿泉水瓶制备了一种简易大鼠保定装置,使用效果良好。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表达角蛋白的信号机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分化为表皮样细胞过程中,相关P38、ERK、Rho等信号机制。方法(1)采用Ficoll 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扩增大鼠骨髓MSC,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标志的检测。(2)定向诱导中磷酸化P38和ERK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诱导组、Rho阻断组;培养1、3、5、7d后,流式细胞检测磷酸化P38和ERK。(3)SB203580和PD98059对MSC诱导为表皮样细胞的影响:分为对照组、单纯诱导组、p38阻断组(在诱导液基础上加入SB203580),ERK阻断组(在诱导液基础上加入PD98059),诱导7d后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细胞角蛋白CK5/8、CK19的阳性表达率。(4)Rho阻断剂HA1077对CK5/8、CK19的影响:设正常对照组、单纯诱导组、RHO阻断组。取培养7d的细胞,流式细胞检测CK5/8、CK19表达。结果(1)大鼠骨髓MSC在体外扩增后,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2)磷酸化P38正常对照水平为0.02%。在诱导组1d(0.01%)、3d(0.01%)变化不大,诱导5d为0.04%,明显升高,7d时(0.01%)复接近诱导前水平;磷酸化ERK对照水平为4.23%,诱导后3d(0.39%)、5d(0.40%)均呈下降趋势,7d时(5.10%)恢复至诱导前水平。RHO阻断组:磷酸化P38水平在1、3、5和7d,分别为1.11%、71.19%、0.25%、6.86%,均升高;ERK磷酸化在1、3、5和7d,分别为6.17%、4.13%、3.97%和0.41%,其中7d低于对照水平。(3)SB203580和PD98059对MSC诱导为表皮样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显示诱导7d后CK5/8、CK19阳性率分别为3.01%、6.47%;p38阻断组CK5/8、CK1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5.41%,低于诱导组。ERK阻断组CK5/8、CK1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7.56%。(4)HA1077对CK5/8、CK19的影响:单纯诱导组CK5/8阳性率为1.81%,CK19为10.19%;加入HA1077后,CK5/8为21.65%,CK19为39.41%,升高显著。结论P38途径在促进MSC分化为表皮样细胞过程中可能起积极�
白晓东付小兵张奇孙同柱
关键词:干细胞表皮信号传递
重组人Oct4透膜蛋白的制备和鉴定
目的构建pET30a-TAT-Oct4重组子,表达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TAT-Oct4融合蛋白。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域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30a后再连接人Oct4基因,组成pET30a-TAT-Oct4...
刘波付小兵张翠萍孙同柱
文献传递
犬低温火器伤后糖代谢的变化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观察低温环境下犬枪弹伤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东北地区杂种犬19只,与弹丸同置于-40℃下1小时后,迅速移至室外(温度约-20℃),以56式7.62mm制式步枪致伤汉后肢。于低温前、低温后,伤后2、6和24小时取静脉血,测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并同时观察各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低温、伤后6和24h血糖较伤前显著升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寒冷和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减少,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比值下降。结论高寒地区火器伤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致使血糖较伤前水平高,提示输液成分中糖含量应适当控制。
晋桦付小兵周宝桐孙同柱黄宇宏周贵生
关键词:胰岛素枪弹伤火器伤糖代谢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影响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正>采用Wistar大鼠背部任意皮瓣(6×1.5)模型,于原位缝合后即刻,在皮瓣下滴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ugbFGF组坏死率无明显降低;而 9ug、22.5ug组和45u...
许明火陈文元付小兵孙同柱王亚平郭振荣陈宝驹谷斌
文献传递
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的效果.方法:取新鲜的腹部手术患者腹部皮肤,D-Hanks液浸洗去除皮肤中的血液,剪成1 mm×1 mm大小的皮粒,将剪碎的皮粒放入装有5 ml (2 mg/ml) 的Ⅱ型胶原酶的培养皿中,置于37 ℃、5%CO2孵箱中消化8-12 h,倒置相差显微镜直视下吸取游离的汗腺,用汗腺培养基培养5-7 d,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加入胰酶-EDTA混合溶液2 ml(胰蛋白酶0.25,EDTA 0.53 mol/L)消化3 min,成纤维细胞收缩变圆后立即加入胎牛血清5 ml终止消化,吸弃消化液,D-Hanks冲洗2~3次,加入5 ml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去除效果,并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汗腺分离培养5-7 d后,汗腺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并且汗腺细胞周围生长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用胰酶-EDTA消化3 min后,细胞计数显示约有95%以上的成纤维细胞被去除;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细胞CEA和CK8染色阳性,而波形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能够简单、快速、高效地纯化汗腺细胞.
谭志军陈艳赵洪良赵换军孙同柱马奎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纯化成纤维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胰岛样生长因子 -Ⅰ受体 (IGF -ⅠR)两亚基 (α ,β)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 (P -Tyr)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这三种蛋白在 1 0例增生性瘢痕和 1 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IGF -ⅠRα ,IGF -ⅠRβ和P -Tyr的阳性率分别为 (2 9.4± 5 .6) %、(2 4 .2± 4 .6) %和 (46 .8± 7.2 ) %。在增生性瘢痕中 ,三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 (P <0 .0 1 ) ,其中IGF -ⅠR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上 ,含有P -Tyr蛋白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结论 :增生性瘢痕形成可能与IGF -R蛋白高表达有关。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增生性瘢痕皮肤免疫组化技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1
2000年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对兔深II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将 1 5只兔随机分成 5组 ,即 3个剂量rh EGF组、rh EGF基质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只兔的背部制成 6个深II度烫伤创面 ,治疗后以烫伤创面面积的变化 ,组织学改变评价愈合效果。结果各组烫伤创面面积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 ,其中以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缩小最为明显。组织学检查可见经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创面的再上皮化迅速。rh EGF可以加快烫伤创面组织愈合速度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即高剂量组 (50 μg/g)
孙同柱付小兵顾小曼常国友马诺山杨银辉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创面愈合实验动物
胎儿和成人皮肤中bFGF,c-fos和c-myc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变化及其与创面无瘢愈合的关系
2001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癌基因c-fos、c-myc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胎儿伤口无瘢愈合的影响。方法: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例。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三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这三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胎儿皮肤组织中,bFGF和c-myc两种基因都有表达,而c-fos基因的mRNA含量很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三种基因的翻译水平逐渐增大,bFGF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而C-fos和C-myc的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中。在成人皮肤组织中,与胎儿相比,这三种基因的mRNA量都明显升高,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大,而三种蛋白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成人皮肤组织内,bFGF、c-fos和c-myc三种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增强可能与伤口愈合形成瘢痕相关,而胎儿皮肤中这三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胎儿创面无瘢愈合的机制之一。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孙晓庆盛志勇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FOSC-MYC胎儿皮肤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