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的影像学特征
- 2016年
- 目的:总结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MRCP检查。观察指标:(1)CT、MRI检查表现。(2)胰腺相关径线值:①主胰管:最大宽径和扩张长度。②胰腺实质:背胰宽度和腹胰宽度。③其他径线:腹胰中线, 背胰中线和背胰脾门。(3)随访情况:患者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复查结果。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间,复查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
结果:(1)CT、MRI检查表现:①CT检查:胰腺长度未见异常,胰体、尾部实质萎缩,胰头部体积稍增大,胰腺实质密度均匀,胰体、尾部主胰管扩张。②MRI检查:胰头部: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示胰头部体积稍增大,实质信号均匀,同、反相位无信号衰减,扩散加权成像(DWI)无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胰体、尾部:T1WI、T2WI示胰体、尾部变细,实质萎缩、变薄,DWI无弥散受限,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灶。胰管与胆管:①胰体、尾部主胰管明显扩张,内壁光整,以体部较宽,颈部主胰管变窄,头部主胰管无扩张,增强扫描见扩张的胰管内无异常强化灶;分支胰管均未见扩张。②MRCP检查示肝内、外胆管、胆囊未见扩张,腔内未见异常信号。胰腺边缘:光滑、规则,胰周脂肪间隙清晰。其他表现:脾脏下缘见一圆形软组织信号影,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强度均与脾脏一致。(2)胰腺相关径线值:①主胰管:最大宽径为12.6 mm,扩张长度为91.6 mm。②胰腺实质:背胰宽度为19.6 mm,腹胰宽度为26.7 mm。③其他径线:腹胰中线为54.6 mm,背胰中�
- 丁前江汪建华王玉涛张建孙高峰周瑜佳刘亭王蓼邓生德左长京
- 关键词:胰管磁共振成像
- 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50例,术前均行乳腺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所有病例的ER、PR、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个乳腺癌灶中,癌肿不规则形态、毛刺状边缘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毛刺状边缘与HER-2阴性表达呈正相关,早期环形强化与ER、PR阴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的MRI增强表现与乳腺癌生物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 于亮涂灿江凯陈秉列王玉涛王海涛于志海刘亭邓生德
-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磁共振成像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非常少见,因多种原因患者不能有效提供未降睾丸病史,同时肿块巨大对其起源较难作出肯定判断。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6例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的资料,并对其供血动脉充分展示,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TA对其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 任志豪丁前江汪建华徐裕钟超王思齐刘亭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精原细胞瘤腹内供血动脉
- 肾集合管癌的CT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肾集合管癌(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总结该病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证实的5例CD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从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强化程度、病灶周围结构及浸润、转移等征象分析CDC的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发病部位,本组5例中,CDC位于右肾2例,左肾3例,除1例左肾CDC并发右肾透明细胞癌,余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形态方面,4例呈分叶状,境界不清楚,1例类圆形,境界较清楚,形成"假包膜"。肿瘤大小2.5 cm×2.0 cm^8.0 cm×5.0 cm。内部结构,3例肿瘤呈实质性,2例呈囊实性。CDC实性部分平扫CT值略高于肾皮质、髓质(34.63±3.50比32.83±6.70,32.75±5.15,均P>0.05),多期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进行性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髓质(均P<0.05)。5例均侵犯肾皮质,其中2例同时侵犯肾盂、肾盏。1例患侧肾静脉受侵犯;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余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 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 王玉涛白延军王海涛张建杨剑李振伟刘亭邓生德汪建华
- 关键词:肾肿瘤集合管癌计算机体层成像
- ^99mTc-MIBI单光子显像早期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显像早期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效果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细胞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通过紫杉醇结合卡铂方案模拟NAC过程。在化疗后1、3、7 d进行^99mTc-MIBI单光子平面及断层显像,通过定量靶本比(T/NT)观察早期诊断效果,并与Ki-67及P-gp定量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模型在NAC治疗后1 d组和7 d组的T/NT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NAC治疗后3 d组的T/N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Ki-67染色比率与对应T/NT值无相关性(P> 0.05);P-gp染色比率与对应T/NT值呈正相关(P=0.043)。结论 ^99mTc-MIBI单光子平面成像可以用于乳腺癌NAC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 刘亭王玉涛汪建华徐开蔚唐微微徐榴
- 关键词:乳腺癌^99MTC-MIBI新辅助化疗
- 十二指肠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2例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总结十二指肠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中有1例CT表现为厚壁空洞样肿块影,相应肠腔明显扩大,与肝脏、胃分界不清,钡餐造影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龛影;1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伴有胰管、胆管扩张,与胰头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呈轻度-中度强化。结论十二指肠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 王玉涛汪建华张建成科刘亭邓生德左长京
- 关键词:十二指肠腺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钡餐造影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核磁表现及病理基础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总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磁共振(MRI)特征,提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NT的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SANT的MRI表现为: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信号均低于脾脏,高于肌肉;病灶中央可见斑点状或星芒状低信号区,无坏死、囊变。DWI上病灶与脾组织信号差异明显。同反相位上,2例反相位信号稍高于同相位,3例未见明显信号改变。增强扫描4例呈动脉期边缘明显强化,逐渐向内充填,强化程度高于脾脏;1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轻度向心性强化。5例病灶中央低信号随时间延迟范围逐渐缩小,延迟期有轻度强化。结论SAN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术前MRI能够提示诊断,最终明确还需结合病理。
- 丁前江汪建华王玉涛刘亭任志豪顾浩胡铁波王思齐
- 关键词:脾肿瘤磁共振波谱学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 256层CT定量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分级的价值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定量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实质破坏严重程度及早期发现肺实质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COPD患者71例依据GOLD标准分为:Ⅰ级20例,Ⅱ级20例,Ⅲ级16例,Ⅳ级15例。采集患者的肺功能检测(PFT)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及FEV1/FVC,并在当天进行胸部CT扫描,并通过Lung Density软件测量肺内低密度区所占比例(LAA%)。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各级别COPD患者总的LAA%、左、右单侧肺LAA%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LAA%与PFT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Ⅰ级COPD中,左、右肺占比有统计学差异(t=2. 221,P=0. 032 4),余各级COPD组左、右肺占比无统计学差异;各级COPD组LAA%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AA%与反映呼吸道有无阻力的FEV1、FEV1/FVC均有相关性(P<0. 05),与反映COPD严重程度的FEV1%相关性最强(r=0. 948)。结论 CT定量测量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COPD患者的肺实质破坏。LAA%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并对检出其早期肺实质改变有一定意义。
- 丁前江陈婕汪建华刘亭王玉涛任志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