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力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5篇胃肿瘤
  • 5篇病理
  • 4篇癌组织
  • 3篇预后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学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直肠癌组织
  • 2篇手术
  • 2篇胃癌患者
  • 2篇胃癌组织
  • 2篇内皮
  • 2篇结直肠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王力
  • 6篇沈洪
  • 6篇宋国栋
  • 6篇李盟
  • 4篇甘建琛
  • 4篇史刚刚
  • 4篇王晖
  • 4篇牛远杰
  • 3篇郝敬鹏
  • 3篇何彬
  • 3篇翟儒钧
  • 2篇李强
  • 1篇张作兴
  • 1篇所荣增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股薄肌环绕方法对股薄肌移植并括约肌成形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股薄肌环绕法对股薄肌移植并括约肌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畸形成形术后失禁患者的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天津市人民医院采用股薄肌移植并括约肌成形术治疗的38例先天性肛门畸形成形术后肛门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形环绕组(股薄肌从肛门后绕肛管近1周缝合到同侧耻骨梳韧带)20例,1形环绕组(股薄肌从肛门前绕肛管1周缝合到对侧坐骨结节骨膜或耻骨梳韧带上)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6月、1年和2年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以及术后蹲位排粪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u形环绕组和1形环绕组患者术后Wexner评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和排粪阈值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善(均P=0.000);但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2周、6月、1年和2年两组分别有4例(20.0%)、3例(15.0%)、2例(10.0%)、1例(5.0%)和10例(55.6%)、12例(66.7%)、10例(55.6%)、8例(44.4%)患者出现蹲位排粪困难,U形环绕组的比例较1形环绕组明显减少(P=O.002),但两组患者蹲位排便困难的比例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变化(P.0.057)。结论股薄肌U形环绕与γ0环绕的股薄肌移植并括约肌成形术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U形环绕法能降低患者术后蹲位排粪困难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史刚刚张作兴王力甘建琛王晖
关键词:肛门失禁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hibi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2014年
Vasohibin-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指标包括Vasohibin-1、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A)及微血管密度(MVD)。
史刚刚郝敬鹏王力何彬甘建琛王晖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临床病理资料抗生物素蛋白
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抑制蛋白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抑制蛋白1(Vasohibin-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距肿瘤大于5 cm)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Vasohibin-1和VEGF-A的表达情况及MVD (CD34标记),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应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blot检测Vasohibin-1和VEGF-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Vasohibin-1和VEGF-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Vasohibin-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质中,VEGF-A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和胞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Vasohibin-1与VEGF-A的阳性表达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 Vasohibin-1表达与VEGF-A表达(r=0.378,P=0.003)及MVD(r=0.628,P<0.001)呈正相关。 Vasohibin-1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分期越晚及有远处转移者阳性表达率越高(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Vasohibin-1的表达与VEGF-A表达和MVD呈正相关。 Vasohibin-1的阳性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史刚刚郝敬鹏王力何彬甘建琛王晖所荣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微血管密度
患者术前BMI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BMI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行根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6例,根据术前BMI将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BMI〈18.5)64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4.0)256例、超重组(BMI≥24.0)126例。收集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后病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及转移淋巴结数目相比,P均〈0.05。胃癌患者术前BMI与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20,P=0.019),与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呈负相关关系(r=-0.168,P=0.001),与转移淋巴结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163,P=0.001)。466例患者中80例(17.9%)出现术后并发症,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10、40、30例,三组相比,P均〉0.05。8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其中体重过低组1例、正常体重组4例、超重组3例,三组相比,P均〉0.05。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43.7%、26.1%,三组相比,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与患者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并非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BMI与胃癌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有关。胃癌患者术前BMI与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关系,但与胃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BMI过高或过低者预后较BMI正常者差。
王力宋国栋李盟沈洪
关键词:胃癌体质量指数手术并发症
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胃癌患者治疗与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手术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65例行根治手术治疗的老年(65岁及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PNI值。采用ROC曲线计算Youden指数,并得出PNI最佳cut—off值,根据最佳cut—off值将本组患者分为低PNI组与高PNI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165例胃癌患者的术前PNI平均值为46.1±5.3。当PNI值为46.4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59%。两组在浸润深度(Х^2=6.732,P=0.009)、N分期(Х^2=13.191,P=0.004)及TNM分期(Х^2=12.137.P:0.000)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9例和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95,P=0.00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NI(P=0.000)、浸润深度(P=0.002)、N分期(P=0.000)、TNM分期(P=0.000)以及阳性软组织结节(P=0.031)与胃癌患者生存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PNI(P=0.016)和N分期(P=0.018)是胃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NI可以用来协助评估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
宋国栋王力沈洪李盟翟儒钧牛远杰
关键词:胃肿瘤营养评价预后
DKK3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KK3基因的mRNA表达、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76例配对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再采用RT-PCR检测该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76例胃癌组织中DKK3mRNA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43%比60%,X2=5.663,P=0.017)。在癌旁组织中,有29例出现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胃癌组织中有44例出现甲基化(38%比58%,X2=19.405,P=0.000)。胃癌组织中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P=0.014)、TNM分期(P=0.032)、病理类型(P=0.016)及淋巴结转移(P=0.007)密切相关。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具有负相关性(X2=64.286,P=0.000)。结论胃癌组织中DKK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其失活的重要机制.在胃癌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国栋王力沈洪李盟翟儒钧牛远杰
关键词:胃肿瘤DNA甲基化病理学
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383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3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383例患者中156例(40.7%)出现术后复发,其中早期复发105例(67.3%),晚期复发51例(32.7%)。淋巴结清扫范围、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术后有无化疗与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有关(P均<0.05),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胃切除范围、术后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最大径与肿瘤复发无关(P均>0.05)。早期复发者与晚期复发患者在N分期、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术后有无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因素(P均<0.05)。结论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有无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王力沈洪宋国栋李盟李强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药物疗法
80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高龄胃癌患者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33例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高龄胃癌患者组(年龄〉80岁,75例)与非高龄胃癌患者组(年龄〈80岁,458例)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贫血以及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634,P=0.002;X^2=6.759,P=0.009;X^2=3.894,P=0.048)。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88,P=0.766;X^2=0.494,P=0.482)。本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1.1%,高龄胃癌组为21.1%,非高龄胃癌组为32.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1,P=0.427)。淋巴结清扫范围(P=0.000)、手术根治程度(P=0.007)、淋巴结转移(P=0.001)以及TNM分期(P=0.010)是非高龄胃癌组的独立预后因素;高龄胃癌组中,TNM分期为唯一独立预后因素(P=0.000)。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手术合并症及生存情况与年龄较低胃癌患者相当。
宋国栋沈洪王力李盟李强牛远杰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病理学
DKK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KK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DKK3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76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DKK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58例胃癌组织中DKK3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40.5%比55.1%,X^2=41.442,P=0.000)。76例胃癌组织中DKK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1.096±1.110比3.476±1.119,t=3.332.P=0.017;1.136±1.013比3.314±1.105,t=2.673,P=0.022)。DKK3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P=0.006)、TNM分期(P=0.005)及淋巴结转移(P=0.009)密切相关,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呈正相关(47.4%比28.0%,P=0.011),并且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0.016)。结论DKK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并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宋国栋王力沈洪李盟翟儒钧牛远杰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预后
外科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析,将其分成三组,组一28例采取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手术治疗,组二26例采取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治疗,组三16例采取Hartmann手术治疗。结果组一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3年内2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8.57%;组二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3年内2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6.92%;组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3年内1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62.50%。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一、组二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组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一般体质状况较差,而且手术耐受情况不良,一定要结合老年患者肿瘤的位置、身体状况以及合并疾病等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确保临床的疗效率。
史刚刚郝敬鹏何彬王力王晖甘建琛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