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佩贞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职业病
  • 2篇噪声
  • 2篇噪声危害
  • 2篇职业病危害
  • 2篇矽尘
  • 1篇毒物
  • 1篇有机溶剂
  • 1篇噪声作业
  • 1篇噪声作业工人
  • 1篇职业病危害因...
  • 1篇职业危害分析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机制
  • 1篇溶剂
  • 1篇生产项目职业...
  • 1篇陶瓷
  • 1篇陶瓷厂
  • 1篇通风
  • 1篇通风除尘
  • 1篇涂料

机构

  • 6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6篇聂新强
  • 6篇陈佩贞
  • 2篇廖明亮
  • 2篇梁泳梅
  • 1篇林英钊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公司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涂料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分析和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粉尘(滑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环己酮、TDI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浓度(TWA)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仅有化学毒物乙酸乙酯STEL的检测结果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为12.18~340.69mg/m3,在10个检测点中有1个检测点超标。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陈佩贞梁泳梅聂新强廖明亮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江门市新会区有机溶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有机溶剂职业危害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调查表方式了解新会区有机溶剂企业基本情况,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浓度。结果监测97家企业,采样4 172份,超标的化学毒物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超标率分别为0.5%、15.8%、25.2%、5.7%、8.2%和16.1%。苯系物超标较严重的主要是在喷漆、胶水粘合和涂件工种上,三氯乙烯超标较严重的主要有清洗上油和印刷工种,正己烷超标以胶水粘合、除污清洗工种为主,乙酸乙酯超标以印刷、喷漆工种为主。结论新会区有机溶剂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较多,多数有机溶剂企业防护管理制度不健全,应加强监督。
陈佩贞聂新强英若娴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超标率
某陶瓷厂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改造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某陶瓷厂生产车间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除尘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喷釉车间和抛光磨边车间内各岗位的矽尘浓度,与车间改造前相应岗位矽尘浓度及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压机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3.67 mg/m3降至0.40 mg/m3;喷釉车间喷釉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37 mg/m3降至0.32 mg/m3;抛光磨边车间磨边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8.7 mg/m3降至0.36 mg/m3;车间内矽尘浓度明显降低,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适宜的通风除尘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车间内矽尘浓度。
林英钊聂新强英若娴陈佩贞梁泳梅
关键词:陶瓷厂矽尘通风除尘
某造船企业噪声危害和防护认知情况的调查
: 对造船企业噪声接触工人的噪声危害及防护用品使用的认知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造船企业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提高工人正确使用噪声防护用品的能力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江门新会区两家造船企业2...
聂新强陈佩贞
关键词:职业病致病机制噪声危害
某造船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对噪声危害和防护认知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对造船企业噪声接触工人的噪声危害及防护用品使用的认知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造船企业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提高工人正确使用噪声防护用品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江门新会区两家造船企业297名接触噪声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累计接触噪声工龄、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情况、作业现场防护用品监督检查等因素对噪声危害和防护的认知以及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工人对“噪声可以导致听力损伤及噪声聋”的知晓率为87.0%(254人),对“噪声危害程度与接触噪声的时间和强度有关”的知晓率为75.0%(219人),对“使用耳部防护用品可以减少噪声危害”的知晓率为90.4%(264人),对“必须佩戴耳部防护用品的噪声强度”的知晓率为50.0%(146人),对“接触噪声作业期间需要全程佩戴耳部防护用品”的知晓率为61.6%(180人),对“如何判断耳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是否合适”的知晓率为45.2%(132人),对“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的要领”的知晓率66.1%(193人)。作业现场耳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率为61.3%(179人),作业现场耳部防护用品全程佩戴率为53.4%(156人)。文化程度、工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和接受防护用品现场监督等因素是工人对噪声危害、防护认知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造船企业噪声接触工人对噪声危害及防护认知水平不足,对工人进行噪声防护专项培训和加强对工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是提高工人对噪声危害防护水平的重要措施。
聂新强陈佩贞
关键词:噪声
江门市新会区石场矽尘与噪声职业危害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江门市新会区石场存在的矽尘、噪声危害程度。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石场工作场所的矽尘、噪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各石场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0%-39.4%之间,矽尘浓度在〈0.67-50 mg/m^3之间,矽尘超标率为84.3%-90.6%;噪声强度在68.2-101.4 d B(A)之间,噪声超标率为59.0%-90.5%;不同工作岗位矽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6,P〈0.05);疑似尘肺病和噪声聋检出率分别为3.76%和11.27%。结论江门市新会区石场的噪声、矽尘危害较为严重,应继续加大监督监测与健康教育。
陈佩贞廖明亮聂新强
关键词:矽尘噪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