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3篇融合术
  • 3篇内固定
  • 2篇退变
  • 2篇退行性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弓根螺钉固...
  • 2篇椎弓根内固定
  • 2篇椎间盘
  • 2篇螺钉
  • 2篇螺钉固定
  • 2篇内固定器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融合
  • 2篇脊柱融合术
  • 2篇固定器
  • 1篇短期疗效
  • 1篇多糖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杨维杰
  • 5篇赵杰
  • 3篇李华
  • 2篇赵长清
  • 2篇孙晓江
  • 2篇徐波
  • 2篇田建平
  • 1篇赵长青
  • 1篇赵鑫
  • 1篇李琰
  • 1篇李华
  • 1篇张锋
  • 1篇张凯

传媒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该术式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假关节形成、相邻腰椎滑脱、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等,其中ASD是影响腰椎融合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ASD的发生可能与减压节段数量、融合平面、融合节段长度、椎间隙处理及患者个体因素等有关。该文就腰椎融合术后ASD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维杰
关键词:腰椎融合
TIMP3基因的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TIMP3基因人类以及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细胞实验:取SD大鼠腰椎髓核,消化法行原代髓核细胞培养,取第3代细胞行实验.构建慢病毒介导的TIMP3质粒,感染髓核细胞,并筛选出感染细胞株.提取感染细胞及未感...
李琰李康田建平杨维杰张锋赵杰
关键词:TIMP3椎间盘脂多糖髓核细胞基质
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对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3年4月,15例胸椎OPLL并OLF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分别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38.7个月,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3.9±1.2、8.1±2.2及10.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术后1例患者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血肿。结论胸椎OPLL并OLF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该术式容易造成严重脊髓损伤,对术者技巧要求较高。
徐波赵杰孙晓江李华杨维杰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
单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单边和双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2月,回顾性研究84例单节段腰椎退变并接受单边或双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分别统计比较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置物费用。术前和术后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来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融合节段平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和腰椎侧凸角用来评估2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5个月。2组患者之间的植骨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边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内置物费用明显少于双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VAS评分、ODI和下腰痛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与术后12个月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融合节段平均椎间高度和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腰椎侧凸角则无明显变化(P>0.05)。2组共有2例硬膜囊破裂,3例术后浅表伤口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钉棒断裂及融合器脱出情况。结论单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患者可以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徐波赵杰孙晓江李华赵长清杨维杰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后路椎管成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中央管综合征伴长节段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进行分析
目的:对于急性颈椎中央管综合征伴长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而言,及时减压、维持颈椎稳定性和避免脊髓进一步损伤及再次损伤是治疗的关键。然而对于长节段椎管狭窄患者,前路手术融合节段较多,术后活动节段丧失。对于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或存在...
杨维杰李华赵长青赵杰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TLIF治疗的3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 将患者分为单侧固定组(n=19)和双侧固定组(n=1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并发症、 椎间隙高度变化、 椎间融和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成功随访, 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 平均(29±3)个月。单侧固定组和双侧固定组患者的 VAS评分(F=55.992, P<0.01)、 ODI(F=42.755, P<0.05)和椎间隙高度变化(F=13.632, P<0.05)等术后 6个月及 24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固定组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双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2, P<0.05; t=2.235,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融合节段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组并发症患者5例(26.3%), 双侧组3例(25.0%), 两组各有1例未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与双侧固定相比,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当, 但具有手术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李华杨维杰田建平张凯赵鑫赵长清赵杰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