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食管
  • 10篇腺癌
  • 9篇食管胃
  • 9篇食管胃结合部
  • 9篇食管胃结合部...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7篇淋巴结转移
  • 5篇肿瘤
  • 4篇预后
  • 3篇胸部
  • 3篇细胞
  • 3篇小细胞
  • 3篇放疗
  • 3篇放射性
  • 3篇病理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状况
  • 2篇胸部肿瘤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8篇张彦军
  • 17篇王军
  • 10篇曹峰
  • 9篇刘青
  • 9篇王祎
  • 7篇郭银
  • 7篇景绍武
  • 7篇李娜
  • 4篇杨从容
  • 3篇王丽
  • 2篇程云杰
  • 2篇龙书敬
  • 2篇吴凤鹏
  • 2篇尚凯
  • 2篇万欣
  • 2篇张小龙
  • 2篇王丽
  • 1篇于金明
  • 1篇韩若凌
  • 1篇齐曼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础心功能状况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评价急性期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10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放疗前及急性观察期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为79.8%,患者临床因素及基础心功能各项指标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均无明显相关(P〉0.05)。放射治疗后急性期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4例,舒张功能减低15例;瓣膜病变24例,全部为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改变,其中反流(轻、中度反流)23例、狭窄(轻度)1例,未见三尖瓣和(或)肺动脉瓣反流与狭窄。左房前后径、主动脉流速、E/A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自放疗开始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52、0.017、0.003,P〈0.05)。左房前后径、主动脉流速、E/A值放疗结束较放疗前分别下降了9.19%、7.56%、17.5%,自放疗开始3个月较放疗结束分别恢复7.05%、4.14%、7.58%,其中E/A下降和恢复变化幅度最大。结论临床因素及基础心功能状况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无明显相关。放疗导致的瓣膜病变以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多见,并可引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左房前后径、E/A值放疗后首先降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但急性期内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急性观察期内放疗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较收缩功能明显。
刘青王军关嵩王祎曹峰焦文鹏张彦军程云杰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疗法心功能
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393例AE...
张彦军王军张小龙刘青景绍武王祎曹峰焦文鹏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的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
张彦军曹峰王军刘青王祎杨从容景绍武
理念与实践结合-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2016年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作为一类独立于食管癌、胃癌疾病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手术切除是AEG获得根治性治疗的基石,只有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及D2淋巴结清扫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关于各型AEG根治术的手术径路、食管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尚存在一些争议.此外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单纯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率高,生存状况较差,因此AEG的新辅助治疗受到较多关注.目前相关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使AEG患者5年生存获益,新辅助放化疗亦可作为标准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有关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方式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仍需要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
王军张彦军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
根据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放射治疗范围
目的: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分布特征,探讨高危淋巴引流区,为放疗靶区的勾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术且清扫淋巴结≥8个的共393例AEG...
张彦军王军刘青郭银武亚晶李娜
文献传递
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在急性期内对心功能的影响及放疗引起的心功能改变
目的 探讨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RIHD的影响,评价急性期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全部具有放疗前、放疗结束及自放疗开始3个月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CT检查胸部肿瘤患者109例,应用CTCAE...
王祎龙书敬王军刘青曹峰焦文鹏张彦军王丽
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AEG)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393例AEG患者的资料,手术共清扫淋巴结5119枚,平均13枚。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0.0%(275/393),淋巴结转移度为29.1%(1492/5119)。Siewert各分型AEG均主要向下转移至腹部淋巴结,并可向上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其中Ⅰ型转移率最高,Ⅱ型次之,Ⅲ型最低。 T1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T2、T3、T4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9.4%、75.0%和74.6%,转移度分别为10.1%、14.4%和32.0%,随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均增高(均P<0.05)。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9.3%和61.7%,转移度分别为36.0%和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肿瘤最大径≥4 cm组和<4 cm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3.1%和46.8%,转移度分别为30.9%和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有脉管瘤栓和无脉管瘤栓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4.6%和67.1%,转移度分别为44.8%和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为34.9%,明显高于腺癌患者(28.5%,P<0.001)。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是影响AEG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均P<0.001)。结论 AEG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均较高,不同Siewert分型有各自的淋巴结转移特点。 AEG的淋巴结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
张彦军王军张小龙刘青景绍武王祎曹峰焦文鹏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影响因素预后
胸部肿瘤精准放疗及放射性心脏损伤相关研究
王军赵敏景绍武曹峰杨从容王祎武亚晶张彦军焦文鹏尚凯
课题组密切结合胸部肿瘤精准放疗和放射性心脏损伤防治实际和学科前沿方向,从基础实验到临床实践内容如下:进行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和检测,通过药物干预探讨了提高放射敏感...
关键词:
关键词:胸部肿瘤肿瘤病理学淋巴结转移规律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根治性放疗靶区勾画参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6—2009年间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资料,分析不同 Siewert 分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高危淋巴引流区。χ2检验组间差别。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9.2%、转移度为31.31%,以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6.4%、转移度为8.3%,以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SiewertⅠ型较Ⅱ、Ⅲ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3),腹腔淋巴结转移度低(P=0.002)。 T3+T4期及肿瘤最大径≥6 cm 者淋巴结转移度在腹腔多个区域均高于对照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在肿瘤最大径组间差别不明显。胃大弯、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膈下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在不同组间均低于<10%。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放疗腹腔高危淋巴区域应包括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旁、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纵隔高危淋巴引流区包括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并依据不同 Siewert 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个体化靶区设计。
王军张彦军刘青郭银李娜武亚晶王祎曹峰景绍武杨从容
关键词:放射疗法靶区勾画淋巴结转移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16-2012-03-16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77例采用厄洛替尼治疗经病理学确诊的Ⅳ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为150mg/d,治疗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其中一线治疗患者21例,接受过〉1个周期化疗和(或)局部放疗患者56例。比较不同组别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7例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为55.8%(43/77),疾病控制率为66.2%(51/77),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6.0个月,95%CI为3.693~8.31;中位生存时间9.5个月,95%CI为6.82~12.18。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1.3%,2年为14.6%,3年为7.3%。1年总生存率为39.8%,2年为11.6%,3年为5.8%。χ^2评分≥70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7%(41/49)和87.7%(43/49),均高于〈70者的7.1%(2/28)和28.6%(8/28),χ^2值分别为42.322和27.906,P值均〈0.001。非吸烟者疾病控制率为80.7%(25/31),高于吸烟患者的56.5%(26/46),χ^2=4.819,P=0.0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癌和卡氏评分≥70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高于鳞癌和卡氏评分〈70患者,P值分别为0.010和〈0.001;腺癌、无脑转移和卡氏评分≥70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高于鳞癌、有脑转移和卡氏评分〈70患者,P值分别为0.023、0.040和〈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卡氏评分状况和有无脑转移是疾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40;而卡氏评分状况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59.7%)及腹泻(35.1%),多为Ⅰ~Ⅱ度。3例(3.9%)因Ⅲ度皮疹停药,未出现Ⅳ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厄洛替尼对Ⅳ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体能状况评分高和�
万欣王军吴凤鹏王祎曹峰龙书敬尚凯焦文鹏张彦军王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厄洛替尼预后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