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佳
- 作品数:1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海泡石颗粒重力分级的数值模拟
- 2023年
- 为了筛选出多种粒径的海泡石颗粒产品,设计一种重力式分级器。针对气体和海泡石颗粒组成的气-固两相流体建立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模型,求解海泡石颗粒分级过程的运动特性;通过分析海泡石颗粒的运动轨迹、位置等运动特性和各级出口处的颗粒粒径分布,确定各级出口的区间分布。结果表明:海泡石颗粒的粒径越小,受分级气流的影响越大;通过分析不同粒径海泡石颗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划分出颗粒的分级区间;根据各级出口的颗粒粒径分布分析,确定粒径为1~10μm的海泡石颗粒表现出更集中的粒径分布,更好的单分散性。
- 周友行吴冲杨文佳邹鑫闫宋祥钟垂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 一种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爬壁机器人耗能大、墙面过渡难、噪音大、扭矩较小、抗载荷能力低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包括四条肢腿、能在一定范围内压缩的机身、气动系统和与支腿连接的吸盘组(16)、...
- 周友行杨文佳姜尚邹凤
- 文献传递
- 行走式爬壁机器人元器件组合优化设计
- 2023年
- 针对实现机器人运动功能的元器件类型和其组合间的关联和制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行走式爬壁机器人元器件组合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爬壁机器人工作原理进行功能分解及元器件选用,建立功能元器件矩阵;按照功能实现程度对元器件及元器件间匹配程度进行评价,获得元器件匹配度矩阵及设计方案评价模型;针对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及优化目标,使用蚁群算法寻求元器件匹配度矩阵中最优解;并开展优化设计后机器人与优化前机器人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器人在研制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壁面运动性能及稳定性显著提升。
- 周甜杨文佳李昱泽
-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蚁群算法
- 一种用于机床导轨面质量检测分析的图像拍摄装置
- 一种用于机床导轨面质量检测分析的图像拍摄装置。它主要包括移动箱体、滑动组件、旋转组件及拍摄组件。所述的移动箱体主要由内导轨套1、外箱体2、手轮3、内置摩擦轮4组成,所述的滑动组件主要由手柄5、滑动机身6、丝杠7、移动台8...
- 周友行邹凤罗昕尹伟杰杨文佳
- 一种用于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快速设计的方法
- 一种用于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快速设计的方法,它属于非开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1)依据产品族设计思想,对水平定向钻机划分功能模块,建立钻机关键部件的产品分族矩阵;(2)使用Pro/E软件参数化建模,建立8种以上方案...
- 周友行谢奇谢赛元姜尚杨文佳
- 文献传递
- 基于传感器信号的钻头轴向偏移识别与研究
- 钻削过程中,机床主轴横向振动有时会导致钻尖在接触工件瞬间偏离主轴中心,从而引发钻头轴向偏移现象。该现象会导致零部件上孔的加工质量降低,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零部件报废。在钻头轴向偏移抑制研究中,快速、准确的识别钻头轴向偏移现...
- 杨文佳
- 关键词:钻削加工传感器信号采集
- 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 一种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爬壁机器人耗能大、墙面过渡难、噪音大、扭矩较小、抗载荷能力低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包括四条肢腿、能在一定范围内压缩的机身、气动系统和与支腿连接的吸盘组(16)、...
- 周友行姜尚杨文佳邹凤
- 文献传递
- 换热管表面的分形表征及积灰特性数值模拟
- 2024年
- 【目的】模拟换热器管束的实际工况,研究不同粒径飞灰颗粒在粗糙管束表面的沉积特性。【方法】基于分形理论,通过改进的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建立不同粗糙程度的管束表面模型,使用Fluent软件,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分析表面形貌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粒径下的颗粒沉积与碰撞特性。【结果】换热器管束表面粗糙度对壁面附近流速和湍流强度影响显著,粗糙表面会使湍流强度增大、流体速度降低,进一步加快颗粒沉积;流体压降随着管束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光滑管束表面,粗糙表面通过涡流卷吸作用增强对颗粒的捕获效果,导致颗粒具有更高的沉积率和壁面碰撞概率。【结论】飞灰颗粒的沉积与管束粗糙表面的形成具有正反馈效应,揭示表面粗糙度与颗粒沉积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 周友行谢宝安高腾腾杨文佳宫天宇彭丽
-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固两相流
- 全气动四足爬壁机器人步态规划及吸附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有效提高爬壁机器人负载质量比,提出采用压缩空气储气罐供能,将动力源装置与机器人本体分离,减少机器人的质量;同时基于独特的支腿结构与可变形机身设计,进行了机器人单足和双足步态规划,实现了爬壁机器人直行、转弯等功能。最后基于负压吸附原理,通过试验和力学分析验证了机器人垂直墙壁的吸附能力,并得出机器人的负载质量比最大可达2.1∶1。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机器人满足吸附可靠,运动灵活,负载质量能力强等诸多要求,而且自身结构紧凑,质量轻,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周友行杨文佳姜尚章本毅
-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步态规划
- 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 一种全气动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爬壁机器人耗能大、墙面过渡难、噪音大、扭矩较小、抗载荷能力低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包括四条肢腿、能在一定范围内压缩的机身、气动系统和与支腿连接的吸盘组(16)、...
- 周友行姜尚杨文佳邹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