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芳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适形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剂量学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胸中下段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抑制...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抑素

机构

  • 8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王丽芳
  • 3篇叶书成
  • 3篇崔巍
  • 3篇谷振芳
  • 2篇杨君东
  • 2篇陈长建
  • 1篇李建彬
  • 1篇毕经旺
  • 1篇徐保彬
  • 1篇王宝成
  • 1篇王华伟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食管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规律的临床探究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肿瘤体积的检测,研究在使用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在治疗的第2、4和6周以及放疗结束后2个月内采用彩色增强扫描CT机观察不同时期CT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计算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行根治性三维适形常规放射治疗后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3.3%。所有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0∽14周)肿瘤体积逐渐减小,肿瘤体积变化符合指数衰减趋势模式,消退常数分别为0.2020、0.4139、0.2390、0.1516、0.1317和0.1416,对应的半衰期为35.76、24.80、27.36、43.95、49.41和47.83d。结论 通过食管癌放疗体积变化的临床实验,可减少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对肿瘤放疗的影响,弥补肿瘤体积变化带来的治疗误差,从而显著提高了放疗的短期临床疗效。
谷振芳王丽芳陈长建王华伟崔巍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体积半衰期
HuR与非小细胞肺癌
2022年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人类抗原R(Hu-antigen R,HuR)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种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RBPs),在多种肿瘤的胞浆中高表达,并参与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转录后表达。本文就Hu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梦雅(综述)王丽芳(审校)
关键词:HURRNA结合蛋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动态适形弧放射治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动态适形弧放射治疗(DCA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在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Monaco5.11.03治疗计划系统以相同的目标优化模板和治疗计划参数分别设计DCAT计划与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覆盖率均为95%的情况下比较两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计算时间、机器跳数、控制点数和出束时间等指标。结果DCAT计划与VMAT计划均符合PTV和危及器官的临床要求。VMAT计划的一些危及器官剂量低于DCAT计划,而且R_(50%)优于DCAT计划;但DCAT计划的计算时间、出束时间均短于VMAT计划,机器跳数、控制点数均低于VMAT计划;DCAT计划的机器跳数比VMAT计划平均少1322.1 MU。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AT和VMAT两种技术进行SBRT,均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靶区剂量分布,VMAT计划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DCAT计划在计算时间、机器跳数、控制点数和出束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魏鹏叶书成刘卫东杨君东王梦雅吕敏王丽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学
最小子野宽度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中3组不同最小子野宽度(MSW)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相同优化条件下分别使用0.5、1.0、1.5 cm MSW进行大分割VMAT计划设计和评估,比较3组计划靶区的D2、Dmean、D98、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覆盖率(TC)、危及器官(OARs)的受量、控制点数、机器跳数和计划验证通过率等指标。结果 3组计划的靶区D2和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W1.0 cm、MSW1.5 cm计划的靶区Dmean、D98、TC均低于MSW0.5 cm计划,HI高于MSW0.5 cm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W1.5 cm计划的靶区的D98、TC均低于MSW1.0 cm计划,HI高于MSW0.5 cm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W1.5 cm计划的双肺V20、Dmean和患侧肺V20、V12.5、V5、Dmean均低于MSW0.5 cm计划和MSW1.0 cm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W1.0 cm计划与MSW1.5 cm计划的健侧肺V5、心脏Dmean均低于MSW0.5 cm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W1.0 cm计划和MSW1.5 cm计划的控制点数、机器跳数均低于MSW0.5 cm计划,且MSW1.5 cm计划的控制点数低于MSW1.0 cm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的验证通过率均>9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考虑计划的质量与执行效率,建议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VMAT中采用1.0 cm作为MSW。
魏鹏王丽芳王梦雅吕敏刘卫东杨君东叶书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基于3DCT与CBCT勾画的胸中下段食管癌内在大体肿瘤靶区的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基于三维CT(3DCT)和锥形束CT(CBCT)图像定义的胸中下段食管癌内在大体肿瘤靶区即内靶区的体积(IGTV)及匹配度。方法 1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首先完成胸部3DCT扫描,基于3DCT制定放疗计划,在3DCT上勾画得到GTV3D,依据山东省肿瘤医院通过四维CT(4DCT)图像测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靶区运动范围95%可信区间上限外扩得到IGTV,胸中下段食管癌GTV头脚、前后、左右方向分别外扩6.0、3.0、3.0 mm得到IGTV3D,放疗治疗前5次拍摄CBCT,并基于骨性标志配准校正,在CBCT图像上勾画得到IGTVCBCT。比较IGTV3D与IGTVCBCT靶区间体积及匹配度。结果 IGTV3D大于IGTVCBCT(t=2.531,P=0.018),IGTV3D与IGTVCBCT总匹配指数为(0.604±0.0430),亚组胸中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611±0.0371),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562±0.0168),胸中段与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8,P=0.028)。结论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放疗中IGTV3DCT明显大于IGTVCBCT,两靶区的匹配指数为(0.604±0.0430),IGTV3DCT不能有效的包含IGTVCBCT,即使3DCT与CBCT配准校正后,也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脱靶,放疗期间利用CBCT图像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在线校正。
谷振芳李建彬徐保彬崔巍王丽芳陈长建
关键词:食管癌三维CT锥形束CT
瘤内局部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瘤内直接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腹腔注射顺铂对Lewis肺癌的抑制效果。方法成功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组、瘤内注射恩度组、顺铂联合腹腔注射恩度组、顺铂联合瘤内注射恩度组5组。治疗后处死小鼠,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顺铂组、瘤内注射恩度组、顺铂联合腹腔注射恩度组、顺铂联合瘤内注射恩度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1.8%、24.9%、70.3%、74.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顺铂联合瘤内注射恩度组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在各实验组中均最低,与顺铂联合腹腔注射恩度组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恩度联合顺铂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能有效抑制肺癌的生长及转移,并且相同剂量的恩度,肿瘤内局部注射效果优于腹腔注射。
王丽芳谷振芳王宝成崔巍毕经旺
阿替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伴感染1例
2021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是一类可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单克隆抗体,广泛应用于在肺癌、黑色素瘤、肾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是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PD-1)的人类免疫球蛋白G1 (IgG4)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CD80从而恢复T淋巴细胞活性而阻断免疫逃逸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阿替利珠单抗是第一个批准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period small-cell lung cancer, EP-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如免疫相关性肺炎(immune-associated pneumonia, IAP)的发生往往不能早诊断,导致临床症状复杂。本文报道一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替利珠单抗后出现严重免疫相关性肺炎并发急性感染。
王梦雅王丽芳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动态适形弧放射治疗中无均整过滤器模式对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动态适形弧放射治疗(DCAT)中有无均整过滤器(FF)模式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例NSCLC患者,在相同优化条件下分别设计有FF模式DCAT计划(FF-DCAT)和无FF(FFF)模式DCAT计划(FFF-DCAT)进行评估,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靶区体积2%的最小接受剂量(D2%)、靶区平均剂量(D_(mean))、靶区体积98%的最小接受剂量(D98%)、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危及器官(OAR)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BOT)和平均剂量率(DR)。结果:FFF-DCAT计划的靶区(PTV)D2%、D_(mean)和HI平均值分别为58.58、53.18和1.21,高于FF-DCAT计划的57.57、52.77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3,t=4.857,t=-5.477;P<0.05),而D98%和CI值低于FF-DC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6,t=3.309;P<0.05)。FFF-DCAT计划双肺D_(mean)为4.28,低于FF-DCAT计划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P<0.05);FFF-DCAT计划和FF-DCAT计划的正常组织5Gy剂量所包裹的体积(V5)分别为8.91和9.09,平均剂量分别为1.62和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2,t=6.345;P<0.05)。FFF-DCAT计划与FF-DCAT计划相比,平均出束时间缩短了52.9%,平均剂量率提高了110.6%。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FFF-DCAT可获得与FF-DCAT相似的剂量分布,并可显著减少治疗时间。
魏鹏叶书成王梦雅吕敏刘卫东王丽芳
关键词:剂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