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崇德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估铜绿假单胞菌制剂(pseudomonas aeruginosa-mannose sensitive,PA-MSHA)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verse、Cochrone Library、中国知网、CBM、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11月。收集关于PA-MSHA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纳入10个RCTs,共计611例。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RR=1.95,95%CI=1.37-2.79,P=0.000 2)、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RR)(RR=1.34,95%CI=1.06-1.69,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进展率(progressive rate of disease,PD)(P=0.001)高于实验组,而2组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和稳定率(stable rate of disease,SD)无统计学差异;在免疫学指标方面,实验组CD3(SMD=0.93,95%CI=0.16-1.70,P=0.02)、NK细胞(SMD=1.40,95%CI=0.26,2.53,P=0.02)和IFN-γ(MD=16.92,95%CI=12.88-20.96,P=0.000)高于对照组,而2组CD4、CD8水平及CD4/CD8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实验组Karnofsky评分(P=0.000)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后显示,实验组肺癌患者CR(P=0.006)、PD(P=0.04)及NK细胞(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RR(P=0.01)、Karnofsky评分(P〈0.000 01)高于对照组;新辅助化疗联合PA-MSHA能够提高Karnofsky评分(P=0.000 2),化疗联合PA-MSHA能够提高患者CR(P=0.000 2)、PD(P=0.003)、Karnofsky评分(P=0.000),而对PR、SD无影响。结论:PA-MSHA辅助治疗恶性肿瘤,能够提高机体抗肿瘤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 李涛傅崇德付生军杨立王志平陈广瑜魏娜沙程继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肿瘤
-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腹膜后大量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腹膜后大量积液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PCNL术中发生腹膜后大量积液的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气道压力持续升高,B超提示腹膜后大量积液,行腹膜后积液多点穿刺置管引流,术后预防感染治疗.结果术后生命体征及气道压力稳定.术后3个月复查少量结石残留,腹膜后积液完全吸收,肾脏形态功能均正常.结论腹膜后大量积液致呼吸抑制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少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 傅崇德李涛陈广瑜魏乔红汤尧
- 关键词:碎石术肾造口术
- 附睾腺瘤样瘤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8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2018年1月29日因发现左侧附睾包块1年、疼痛不适1个月入院。1年前发现左侧附睾一约黄豆样大小(约0.5cm)质硬包块,无触痛及不适,未予重视。1个月前发现包块增大,约1.5cm,伴明显触痛,就诊。查体:左侧附睾尾部触及约1.5cm×1.0cm质硬包块,与左侧睾丸界限清晰,触痛阳性,活动后大小无明显变化。双侧精索未触及异常。彩超检查结果:左侧附睾尾部见一约16.0mm×12.5m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
- 李涛焦林傅崇德陈广瑜魏乔红谢圣陶汤尧刘晓彤
- 关键词:附睾腺瘤样瘤阴囊
-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流微创术式,术中成功穿刺并建立皮肾通道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多采用B超引导定位穿刺。常规选用扩张积水的肾盏穹隆部作为靶标穿刺进针。对于无积水肾结石,由于肾盏及肾盂无扩张,穿刺靶标不明确,穿刺难度较大。通过多年的经皮肾镜手术经验发现,采用结石靶标法及人工肾积水法均可成功穿刺建立皮肾通道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现总结我院9年来采用两种方式穿刺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78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资料,对比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 傅崇德林莉陈广瑜魏乔红汤尧刘晓彤高辉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 重组腺病毒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傅崇德王志平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介导原位膀胱癌病毒治疗泌尿系统肿瘤表浅膀胱癌癌基因治疗
- 甲基化酶WTAP通过调控FOXO1的表达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2023年
- 目的探讨m^(6)A甲基化酶WTAP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8只/组,建立急性缺血肾损伤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中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评估肾功能;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和形态改变;IHC检测肾组织中WTAP和FOXO1蛋白的表达;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Control、H/R、si-NC、si-WTAP、si-NC+H/R、si-WTAP+H/R组;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qRT-PCR检测mRNA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LDH的释放水平和Caspase-3活性;SRAMP(http://www.cuilab.cn/sramp/)网站预测FOXO1的m^(6)A修饰位点;RIP实验检测WTAP与FOXO1 mRNA的相互作用;MeRIP-qPCR检测m^(6)A修饰FOXO1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Scr、BUN水平显著升高(P<0.001),WTAP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P<0.001)。与正常HK-2细胞相比,H/R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水平显著升高(P<0.001),WTAP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P<0.001)。抑制WTAP表达,上述细胞损伤减弱,FOXO1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下降(P<0.01)。WTAP与FOXO1 mRNA结合,抑制WTAP表达能够显著降低FOXO1 m^(6)A水平(P<0.001)。结论WTAP在体内外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表达均上调;体外抑制WTAP能够抵抗H/R诱导的凋亡损伤,这可能与其介导的FOXO1m^(6)A调控有关。
- 赵刚刚李华锋张鸿毅肖克兵杨辉李子峰傅崇德
- 关键词:FOXO1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 基于UPII启动子和PSCAE的膀胱癌溶瘤腺病毒的鉴定、扩增和纯化
- 目的:
对前期研究中包装完成的基于UPII启动子和PSCAE的膀胱癌溶瘤腺病毒鉴定后大量扩增、纯化、测定病毒滴度,为后期的溶瘤腺病毒溶瘤效应研究和正常组织安全性研究及体内实验提供高滴度、高纯度和强感染力的病毒样...
- 傅崇德
- 关键词:膀胱癌溶瘤腺病毒
- 文献传递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疗效的荟萃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ver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比较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单纯内分泌治疗晚期PCa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7月。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含4个随机对照试验(RCT),3个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CCT)。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URP联合内分泌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MD=3.11,95%CI(1.13,5.09),P=0.002],IPSS评分小于对照组[MD=-6.76,95%CI(-12.61,-0.91),P=0.02],而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7.81,95%CI(-63.91,8.29),P=0.13]。对C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URP联合内分泌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MD=5.49,95%CI(4.23,6.74),P<0.001],IPSS评分[MD=-7.69,95%CI(-11.69,-3.69),P=0.0002]及膀胱残余尿量[MD=-33.21,95%CI(-59.82,-6.61),P=0.01]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0.95,1.17),P=0.29]。描述性分析显示:TURP组术后PSA不呈现增加趋势。结论 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PCa合并BOO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排尿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影响总体生存率。
- 李涛魏乔红傅崇德焦林汤尧谢圣陶高辉陈广瑜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内分泌治疗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建立后丢失8例(61.6%),术中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找回皮肾通道,通道找回失败者重新穿刺建立通道或二期手术处理。结果 13例皮肾通道丢失病例,导丝移位致丢失3例(23.1%),剥皮鞘拖出致丢失7例(53.8%),扩张过深致丢失3例(23.1%)。其中学习曲线早期(〈100例)、中期(100~300例)、后期(〉300例)者分别为8例(61.5%)、4例(30.8%)、1例(7.8%)。采用两种方法成功找回通道9例(69.2%),通道找回失败者4例重新穿刺成功3例(23.1%),因持续出血终止手术者1例(7.7%)。一期找回通道9例及重新穿刺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约50~300(121.0±64.6)mL,通道重新建立时间5~60(24.7±16.0)min,总手术时间85~225(116.0±34.2)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30(7.9±9.5)d,术后住院时间5~12(6.4±2.5)d,结石残留3例,一次性清石率75%,其中1例于术后1周二期手术取石,2例术后1月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3月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总清石率100%。1例终止手术者,术后保守治疗,3月后再次mPCNL成功。结论皮肾通道丢失多发于学习曲线早期,多由术中操作不当导致,通道丢失后,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重新找回通道是可行的,如不成功可重新穿刺或二期手术。
- 傅崇德李涛陈广瑜魏乔红汤尧焦林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中系带缝合解剖对位异常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行包皮环切术中系带缝合解剖对位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2月行DCSD手术的483例包茎/包皮过长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中解剖对位缝合异常情况。结果:系带缝合达到解剖对位者453例,系带缝合错位小于0.5 cm者14例,0.5~1.0 cm者9例,大于1.0 cm者7例。结论:DCSD包皮环切术中系带缝合解剖对位异常与术者的操作密切相关,针对手术细节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 高辉李涛陈广瑜傅崇德魏乔红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