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梅

作品数:52 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园林
  • 14篇声景
  • 8篇古典园林
  • 7篇中国古典园林
  • 7篇建筑
  • 6篇景观
  • 6篇计算机
  • 6篇风景园林
  • 4篇中国传统园林
  • 4篇声环境
  • 4篇声景观
  • 4篇美学
  • 4篇计算机仿真
  • 4篇健康
  • 4篇仿真
  • 4篇城市
  • 4篇传统园林
  • 3篇养生
  • 3篇音美
  • 3篇三维造型

机构

  • 5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肇庆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52篇袁晓梅
  • 7篇吴硕贤
  • 5篇陈冬青
  • 5篇李诚涺
  • 5篇刘林
  • 4篇李琼
  • 3篇施月娣
  • 2篇卢素英
  • 1篇马校军
  • 1篇杜宏武
  • 1篇黄岳山
  • 1篇劳永华
  • 1篇陈筝
  • 1篇龙灏
  • 1篇冼家林
  • 1篇李树华
  • 1篇王倩倩
  • 1篇邱坚珍
  • 1篇陈锦昌
  • 1篇罗曼

传媒

  • 8篇中国园林
  • 5篇南方建筑
  • 4篇工程图学学报
  • 4篇风景园林
  • 3篇建筑学报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古建园林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广东园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住区
  • 1篇第二届“U+...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工程图学...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扬州个园“冬山”景窗声景效应仿真研究
2015年
结合文献资料考证与现场调研结果,本文就扬州地区年平均主导风况和次主导风况下,个园"冬山"景区现状及其60年代复原模型的风场特征进行仿真,并计算出景窗及其附近表面气动声的声功率级。风场仿真结果显示,两种景观格局均不具备形成声景效应的风场条件。虽说东北风条件下形成了少量穿越窗洞的气流,但窗洞对气流没有加速作用;气动声计算结果显示,景窗大部分表面的声功率级为0d B,最高不超过6.73d B,极易被背景噪声掩盖;另外,景窗附近墙面同时存在大量声功率级高过景窗表面的气动声源,最高可达37.5d B,景窗产生的气动声应该不易被听到。这一仿真结果为进一步考证扬州个园"冬山"景窗声景效应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
梁素馨袁晓梅李琼朱广福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个园
基于GIS的交通噪声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交通噪声综合评价计算中大量基于空间属性的关系数据处理,提出了利用GIS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交通噪声综合评价的方法。首先对基于GIS的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噪声冲击指数计算,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选择了VB6.0和MapObject作为开发工具,结合Arcview的二次开发搭建了一个系统平台,并通过广州市"天一新村"住宅小区交通噪声综合评价的实践应用,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陈冬青袁晓梅施月娣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综合评价地理信息系统
四座江南园林的声环境功能(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物理测量分析与声景观特征调研,对4座典型的江南园林(拙政园、留园、怡园与藕园)景观格局中蕴涵的声环境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隔声降噪功能,其与诗画互渗、互为境界,或直接将诗画转化为景观佳构的声景观营造,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声环境独特的诗情画意.
袁晓梅吴硕贤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声环境物理测量
结合噪声冲击指数的城市住宅小区交通噪声综合评价(英文)
2007年
结合噪声冲击指数(NII)的城市住宅小区交通噪声综合评价,比单一的LeqA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文中以广州市"天一新村"为例,探讨如何利用GIS图形数据的中介作用,实现噪声冲击指数计算中众多人口数据与噪声级数据的分区域管理,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并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主观评价验证.
陈冬青袁晓梅施月娣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略谈建筑学本科透视制图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01年
透视制图的基础理论和作图方法是建筑学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及手段与当今的科技发展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了许多严谨的透视作图方法而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透视作图却无从下手.这个问题反映到透视制图的教学中来,就是应该教授学生什么知识、如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及如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内容.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袁晓梅刘林李诚涺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建筑工程制图考试改革
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福建省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河坑土楼群聚落景观解析被引量:6
2021年
福建省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聚落河坑村是汉族稻作农业向闽西南山区拓展,逐步吸收土著生存智慧成就的农副养结合的复合型农耕聚落,其景观形态的形成是传统农耕智慧下人与自然复杂互动的结果,反映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机制。采用人类学的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初步还原传统农耕时期(清代至民国)聚落状况,包括“因地制宜”的农业生态系统及“顺天应时”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透过河坑村“人与天调”的聚落景观动态变化背后复杂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揭示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
袁晓梅朱锦心李凌关蓓婷刘斯曼
关键词:风景园林聚落景观
杭州西湖景区有声游赏地图的设计与声景呈现
通过文献研读结合实地调研,考证杭州西湖景区的历史声景资源并从中选取现存有价值的声景名胜进行现场录音,合成设计集文字讲解与图文资料为一体、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杭州西湖景区有声游赏地图.有声游赏地图的设计不仅使人们获取传统的视...
罗曼袁晓梅
关键词:旅游景区设计模式审美风格
蕉园村明清时期栖居环境的“情志”养生特征解析被引量:4
2018年
"情志"养生理念主要关注如何通过调节人体形神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健康,是古代中国人奉行的主要养生法则之一,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一种"优居处、调情志、养性情"的栖居养生思想。文章选择"长寿之远近闻名"的肇庆蕉园村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梁氏族谱》入手梳理其村落选址、宗族礼教、耕读生活等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结合其长寿族人的性情、爱好、生活等细节记载,就发展至明清鼎盛时期的蕉园村栖居环境的养生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肇庆蕉园村融自然山水于一体,赋宗族礼制、耕读文化、精神感知于其中,引人淡泊清心,致虚守静。这不仅是单纯的居住生存问题,更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理想追求,其中蕴含的栖居养生思想对进一步完善现代健康人居环境体系具有积极启示。
卢素英卢素英
关键词:情志养生心境明清族谱
扬州个园"冬山"景窗声景效应仿真研究
梁素馨袁晓梅李琼
关键词:个园计算机仿真
华南理工大学“三景”研究成果述要被引量:3
2022年
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在声景、光景和香景领域多年来的主要学术成果。其中,光景学由团队负责人吴硕贤院士首次提出,并率团队深入研究。限于篇幅,仅选取2006年至今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共计67篇成果,初步勾勒团队在声景、光景及香景领域的研究脉络。成果反映出团队对声景、光景和香景研究的独立思考,以及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多元景观体系的探索路径,融贯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核心的本土智慧与前沿探索。
袁晓梅邱坚珍陈意微吴硕贤
关键词:声景光景健康环境生态文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