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爽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肝
  • 2篇乙型肝炎肝硬...
  • 2篇肝炎
  • 2篇肝炎肝硬化
  • 2篇肝硬化
  • 2篇T细胞
  • 1篇血性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阴性
  • 1篇阴性杆菌
  • 1篇院内急救
  • 1篇院前
  • 1篇院前急救
  • 1篇溶栓
  • 1篇上皮
  • 1篇衰竭
  • 1篇丝氨酸

机构

  • 4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马爽
  • 4篇刘鸿翔
  • 2篇南勇
  • 2篇石斌
  • 2篇刘亮明
  • 1篇杨婉花
  • 1篇陈飞
  • 1篇刘景全
  • 1篇张宏泽
  • 1篇马国光
  • 1篇沈鹏飞
  • 1篇万晟霞

传媒

  • 2篇肝脏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前后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HBV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功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经HLA-A2分型检测选取46例患者,采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肽四聚体标记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HBV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百分比,并对其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及表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6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A2阳性者中,检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表达的为22例。TDF治疗后患者ALT为(31.29±18.42)U/L,较治疗前(124.05±29.18)U/L明显下降(t=72,P=0.015),HBV DNA全部转阴,转阴率为100%。治疗后抗原特异性的CD8^(+)T细胞数量为(1.15±0.3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65±0.25)%(t=59,P<0.01);治疗后γ干扰素为(6.86±2.08)%,明显高于治疗前(3.58±1.26)%(t=46,P<0.01);抗病毒治疗后HBV表位特异性的CD8^(+)T细胞表达抑制性因子PD-1的细胞百分比为(0.43±0.19)%,低于治疗前的(0.76±0.43)%(t=131,P=0.0084);HBV表位特异性的CD8^(+)T细胞表达活性因子CD28的细胞百分比为(1.03±0.45)%,高于治疗前的(0.56±0.26)%(t=100,P=0.0006)。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存在功能缺陷,经抗病毒治疗后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高得勇娄小丽马爽张昆仑刘亮明刘鸿翔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
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小肠上皮自噬水平,探讨自噬与脓毒症肠上皮损害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盲肠结扎穿刺模型,收集大鼠血清和小肠上皮黏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黏膜细胞因子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以及转录水平,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血清和黏膜细胞因子TNF-α在4 h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在脓毒症8 h明显升高,12 h下降,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C3基因也表现出早期升高随之下降的趋势。结论:大鼠在脓毒症时,小肠黏膜受损,其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早期升高,随后下降。自噬受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失调。
万晟霞张宏泽马爽石斌刘景全
关键词:脓毒症肠上皮自噬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露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露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的小鼠红细胞孵育在含TNF-α(1 ng/m L)的培养液中6、12、24、48 h或在不同浓度(0.1、1、10 ng/m L)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前向散射值(FSC)的变化,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结果:经TNF-α处理后的小鼠红细胞相较对照组于24 h后出现前向散射值减小[(81.5±1.02)%vs.(87.6±0.55)%,P<0.05],红细胞膜PS外露水平增加[(5.5±1.07)%vs.(2.7±0.17)%,P<0.0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趋势更加明显。结论:TNF-α可诱导红细胞膜PS外露和细胞体积缩小,是红细胞衰亡的触发因素。
刘鸿翔马国光沈鹏飞马爽南勇石斌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
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研究实施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经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入住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17),另外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常规急救治疗下的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n=109)。比较两组患者识别时间、患者运送时间、院前院内衔接时间、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NT)、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院前院内衔接时间、DNT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5%vs 20.51%,χ^(2)=15.415,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DNT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
王晓马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溶栓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前和治疗后肝肾功能、HBV DNA等临床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为(28.32±17.19)U/L较治疗前的(76.23±38.21)U/L明显下降(t=13.728,P<0.0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HBV DNA均由阳性转为阳性。治疗后的CD3+T淋巴细胞为(68.6±12.3)%、CD4+T淋巴细胞为(40.6±9.3)%和CD4+/CD8+为(1.3±0.6),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9.382、14.175、9.753,均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t=4.947、6.598、7.329,P<0.05);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30.3±6.2)%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12.368,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t=5.986,P<0.05)。乙肝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后IL-2(32.24±16.55)pg/mL和IFN-γ(9.08±5.23)pg/mL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7.615、18.763,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t=5.784、13.643,P<0.05);治疗后IL-4(45.90±18.27)pg/mL和IL-10(19.85±5.63)pg/mL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t=11.249、17.452,P<0.05),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t=10.476、9.415,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状态,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明显的影响,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部分恢复。
高得勇娄小丽马爽张昆仑刘亮明刘鸿翔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T细胞免疫细胞因子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气道分泌物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9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气道分泌物中病原菌鉴定和药敏监测的结果。结果:69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78%。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41.9%、28.4%、12.4%。非发酵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为普遍,肠杆菌属细菌也逐渐呈现耐药率增高的趋势。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的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为主,在未取得药敏结果之前的初始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抗菌治疗较为合理。
刘鸿翔马爽南勇陈飞季镇星杨婉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革兰阴性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