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辉
- 作品数:49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iRNA干扰PDLIM1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U87迁移与侵袭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人PDZ和LIM域蛋白1(PDLIM1)特异性siRNA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小RNA干扰技术下调U87细胞PDLIM1,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PCR技术验证siRNA干扰效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相关机制。结果经PDLIM1-siRNA干扰后,胶质瘤U87细胞中PDLIM1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01);与对照组相比,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0.001);PDLIM1基因表达下调后,U87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β-catenin、Slug下调。结论 PDLIM1通过EMT相关转录因子Slug调节N-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是其调节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可能机制之一。
- 李耀民向伟李和珍刘亚伟欧阳辉彭玉平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迁移
- GBM 手术切除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欧阳辉陈加贝陈子阳漆松涛
- GBM手术切除程度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 欧阳辉陈子阳陆云涛俞磊漆松涛
- 病理类型、IDH-1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间变性胶质瘤假性进展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明确间变性胶质瘤(Anaplastic glioma,AG)组织中病理类型、IDH-1基因突变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综合治疗后发生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D)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7例间变性胶质瘤标本采用基因片段测序的方法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结合肿瘤的病理类型,探讨其对术后PsPD发生的提示作用。结果:47例AG患者中有24例出现早期进展(6个月内)。9例PsPD中IDH-1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分别是6例和7例;另15例真性复发患者IDH-1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分别是3例和5例,IDH-1突变对PsPD检出率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相比,无明显差异(2<0.02,P>0.9);PsPD中含少突胶质细胞病理成分的4例病例,包括3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O)和1例间变性少突显形细胞瘤(AOA),全部发生IDH-1突变,另5例间变性显形细胞瘤(AA)中有2例发生IDH-1突变,IDH-1突变对PsPD检出率与病理类型中含少突胶质细胞成分相比,无明显差异(2=0.5,P>0.5)。结论:病理类型中含有少突胶质细胞成分、存在IDH-1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可以作为间变性胶质瘤中预测PsPD的可靠客观预计指标,有利于鉴别肿瘤PsPD和真性复发。
- 李宏陆云涛漆松涛俞磊欧阳辉刘亚伟
- 关键词:MGMT
- 复发难治部位恶性胶质瘤的手术及治疗策略被引量:6
- 2012年
- 研究背景复发恶性胶质瘤由于肿瘤浸润而侵犯重要神经或脑深层结构,进一步增加再次手术和治疗的难度。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证患者基本生存质量,是目前争论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合理治疗方式和最佳手术策略。方法对4例典型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前影像、术中操作、术后并发症,以及远期随访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阐述对其治疗策略。结果其中2例术后MRI检查显示复发肿瘤位于T2WI少量水肿残余部位;1例根据T2WI所示于术中行水肿带扩大切除,术后近期出现感觉性失语和右侧肢体乏力,经改善脑循环、高压氧,辅助针灸及物理康复训练症状明显改善;1例脑干胶质瘤采取激光刀精确"雕刻式"手术切除,术后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恢复良好。4例患者术后均接受替莫唑胺(200mg/kg,5d/28d)化疗,平均随访(14.00±12.50)个月。结论对于明显复发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再次手术仍是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扩大切除T2WI所示水肿带能减少肿瘤复发机会。在保持患者术后基本生存质量(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70分)基础上,应采用病灶扩大全切除;而针对毗邻脑功能区的肿瘤病灶,则应采取精确"雕刻式"切除,尽量减少肿瘤细胞残留。
- 陆云涛漆松涛欧阳辉李宏刘亚伟宋烨李志勇俞磊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外科手术
- 不同切除程度对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
- 欧阳辉陈子阳俞磊漆松涛
- 长期存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特点
- 欧阳辉俞磊陆云涛漆松涛
- 长期存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特点
- 欧阳辉俞磊陆云涛漆松涛
- 骨膜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索骨膜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膜瘤中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凸面型脑膜瘤患者的资料。依据WHO脑膜瘤分级,对各组标本进行骨膜蛋白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随访并对比不同表达水平脑膜瘤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不同WHO级别脑膜瘤中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与WHO脑膜瘤的级别呈正相关(r=0.673,P<0.001)。116例(66.3%)脑膜瘤中骨膜蛋白免疫组化结果阴性/弱阳性,不同WHO级别脑膜瘤中骨膜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与WHO级别呈正相关(r=0.742,P<0.001)。脑膜瘤中Ki-67与骨膜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3,P<0.001)。Ki-67和骨膜蛋白在WHOⅠ级与非WHOⅠ级脑膜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和骨膜蛋白不同的表达水平脑膜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期率以及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骨膜蛋白在脑膜瘤间质中表达,与Ki-67可能作为脑膜瘤级别和预后的标志物。
- 曹永福刘忆汪潮湖邝欢欧阳辉
- 关键词:脑膜瘤
- 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对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急性发作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索伏隔核(NAc)深部电刺激(DBS)对锂一匹鲁卡品大鼠模型急性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五组,DBS壳部组(A),DBS核部组(B),假处理壳部组(C),假处理核部组(D),对照组(E),每组6只大鼠。DBS组置入电极并给予高频率电刺激,假处理组置入电极不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不置入刺激电极。电极置入1周后,大鼠腹腔注射锂一匹鲁卡品诱导癫痫发作。锂一匹鲁卡品给药后,马上给予DBS组大鼠高频率电刺激(130Hz,100μs,150μA)。观察大鼠行为发作强度和脑电图变化。结果高频率电刺激NAc壳部明显延长首次癫痫发作潜伏期(P〈0.05),减轻癫痫发作行为强度(P〈0.05),同时缩短第二阶段发作时程和总发作时程(P〈0.05)。而电刺激NAc核部对癫痫发作无明显改善。结论高频率电刺激NAc壳部明显抑制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发作。
- 周琛斐王克万漆松涛欧阳辉杨开军徐波涛张丹
-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伏隔核颞叶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