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凯伍

作品数:64 被引量:496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脊髓
  • 28篇脊髓损伤
  • 15篇细胞
  • 15篇大鼠脊髓
  • 11篇营养因子
  • 11篇神经营养
  • 1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0篇源性
  • 10篇手术
  • 10篇细胞源
  • 10篇细胞源性
  • 10篇胶质
  • 10篇胶质细胞
  • 10篇胶质细胞源性
  • 9篇凋亡
  • 9篇源性神经营养...
  • 9篇胶质细胞源性...
  • 9篇骨折
  • 9篇大鼠脊髓损伤
  • 8篇急性损伤

机构

  • 5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98...
  • 2篇解放军第14...
  • 2篇解放军42医...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解放军第35...
  • 1篇医学部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64篇鲁凯伍
  • 50篇侯铁胜
  • 41篇傅强
  • 41篇李明
  • 13篇赵杰
  • 12篇贺石生
  • 12篇赵杰
  • 11篇石志才
  • 11篇陈哲宇
  • 10篇金大地
  • 9篇李少华
  • 8篇曹莉
  • 5篇桑井贵
  • 5篇易志坚
  • 4篇吴岳嵩
  • 3篇朱亚中
  • 3篇陈建庭
  • 3篇陈语
  • 3篇路长林
  • 2篇马胜忠

传媒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脊柱脊髓...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创伤骨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2篇2002
  • 22篇2001
  • 14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的闭合复位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整复技巧。方法 :收集我院 1980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采用手法整复桡骨远端伸展型闭合性骨折 12 34例的临床资料 ,对其手法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 :本组 12 3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全都获得骨性愈合 ,根据综合评定 ,优 72 8例、良 486例、可 14例、差 6例、优良率 98.38%。结论 :腕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 ,可以保持良好的骨折整复位置 ,可获最佳的功能恢复效果。
桑井贵鲁凯伍杨瑞和朱亚中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闭合复位腕关节
脂质体介导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 30只 ,随机均分为绿色荧光蛋白 (GFP)对照组及GDNF治疗组。采用改良Nystr m法经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 ,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DC Chol和重组质粒 pEGFP GDNFc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HE染色观察伤后 4周伤段脊髓残存组织的面积 ,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 1~ 4周 ,GDNF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GFP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伤后 4周 ,GDNF组伤段残存脊髓组织的面积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脂质体介导GDNF基因体内转染能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和萎缩 。
鲁凯伍陈哲宇侯铁胜傅强李明曹莉金大地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损伤脂质体基因治疗
医用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1年
桑井贵鲁凯伍王建华吴岳嵩朱亚中
关键词:骨折
神经节苷脂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重度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组 (n =15 )。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 2 0 μl或神经节苷脂 30 μg。观察体重变化、局部血流量、凋亡细胞原位标记、神经功能评价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局部血流量 2组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存活率、体重、神经功能评分和残余神经组织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作用的。
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石志才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脊髓损伤凋亡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bax和bcl-2的表达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以探讨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 ,分别在 30min、2h、4h、8h、2 4h、48h和 72h处死取材 (n =6 )。主要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 ,以检测bcl 2和bax的表达。结果 :损伤 4h后bax蛋白大量表达 ,而bcl 2蛋白仅有少量表达 ,bcl 2mRNA未见表达。结论 :脊髓损伤后凋亡基因bax大量表达 ,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贺石生石志才
关键词:凋亡BAXBCL-2脊髓损伤
以截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4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0年
易志坚侯铁胜李明李少华鲁凯伍张振龙冯起甲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首发症状截瘫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腿闭合性骨折
2001年
目的 :探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在小腿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1 990年 5月~ 1 999年 5月之间应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51 2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 6~ 1 2个月。术后疗效优 44 8例 (87 5% ) ,良 52例 (1 0 2 % ) ,差 1 2例 (2 3% )。结论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桑井贵鲁凯伍吴岳嵩朱亚中
关键词:矩形髓内钉内固定胫腓骨骨折小腿闭合性骨折
强啡肽对脊髓反射抑制作用的受体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强啡肽 (Dyn)A( 1~ 13)对脊髓反射抑制作用的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后鞘内注射 30nmolDynA( 1~ 13)导致热辐射刺激甩尾反射消失的模型 ,检测在应用DynA( 1~ 13)之前之后鞘内分别注射 5、30、15 0nmolMK 80 1(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 )对甩尾反射消失的影响。结果 MK 80 1在预先给药时对DynA( 1~ 13)所致大鼠甩尾反射消失有剂量相关的保护作用 ,其中 15 0nmolMK 80 1的保护率达 90 %。在迟后给药时则会产生时间相关的保护作用 ,30、15 0nmolMK 80 1的作用峰值分别在 15、30min。结论 Dyn致大鼠甩尾反射消失作用至少部分是由NMDA受体介导的。
陈语李明侯铁胜鲁凯伍倪春鸿傅强
关键词:强啡肽NMDA受体甩尾反射受体机制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25 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随访3 个月~6 年,手术优良率为72 % 。结论:手术治疗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李少华侯铁胜谢鸿易志坚李明傅强贺石生鲁凯伍马胜忠陈语
关键词:胸椎管黄韧带骨化外科手术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皮质脊髓束再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损伤脊髓皮质脊髓束再生的影响。 方法 :利用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蛛网膜下腔置管至损伤局部 ,连续 1周给予 GDNF。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顺行追踪技术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神经中丝 (NF)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外源性 GDNF对伤区皮质脊髓束和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脊髓损伤后 4周 GDNF治疗组 GFA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NF标记轴突数显著多于对照组 ,皮质脊髓束部分再生并通过损伤区至远端 0 .5 cm。结论 :外源性 GDNF局部给药能减少胶质细胞增生 ,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皮质脊髓束轴突再生和神经骨架蛋白的修复。
鲁凯伍陈哲宇侯铁胜傅强曹莉金大地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轴突神经再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