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新华

作品数:55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16篇贫血
  • 15篇基因
  • 12篇地中海贫血
  • 11篇蛋白
  • 11篇珠蛋白
  • 9篇K562细胞
  • 8篇儿童
  • 6篇栓塞
  • 6篇脾栓塞
  • 6篇珠蛋白基因
  • 5篇血红
  • 5篇血红蛋白
  • 5篇重型
  • 5篇卵巢
  • 5篇毛细管
  • 5篇红蛋白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5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兰州军区兰州...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55篇钱新华
  • 14篇程少杰
  • 13篇李西平
  • 13篇刘志杰
  • 12篇姚英民
  • 10篇朱为国
  • 8篇邢献志
  • 6篇严瑞兰
  • 6篇辛晓燕
  • 6篇黄志光
  • 5篇惠宏襄
  • 5篇李宁
  • 5篇廖云星
  • 5篇王德堂
  • 5篇金明
  • 4篇李夏新
  • 4篇王健
  • 3篇武大林
  • 3篇徐湘民
  • 3篇赵玉洁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癌症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国外医学(分...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第九届全国实...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1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珠蛋白肽链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介绍一种可快速分离临床样品珠蛋白肽链的新技术。方法用未涂层毛细管,酸性尿素、TritonX-100、巯基乙醇、磷酸盐电泳缓冲液,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HbA标准品、60名正常人、13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及1例HbH病患者,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其珠蛋白肽链。结果用纳升级样品,在40分钟内即能一次性分离出α、β、Gγ、δ和Aγ5种珠蛋白肽链;电泳图基线平稳,目标峰清晰,电泳重复性良好;时间变异系数在3%以内,峰面积变异系数在4%以内。另外对60名正常人及1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珠蛋白肽链含量进行了分析。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能成功地分离珠蛋白肽链,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效、样品用量少等优点,适用于对临床样品进行血红蛋白病的快速诊断。
廖云星钱新华徐湘民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珠蛋白肽链血红蛋白病
丁酸盐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研究丁酸盐对血红蛋白合成的诱导作用和不同给药方式对丁酸盐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检测细胞内血红蛋白,比较丁酸盐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前后的阳性细胞率;测量波长为414nm的D(λ)值和醋酸纤维膜电泳检测药物诱导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丁酸盐诱导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率(BZ%)增加4~6倍,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较用药前增加9~14倍:丁酸盐选择性地刺激HbF合成;单次脉冲式给药BZ%在72 h达高峰,峰值在19%~28%之间,之后迅速下降,约在7~9d接近用药前水平.孵育时间的长短与BZ%上升以及上升后持续时间的长短无关;丁酸盐持续诱导的BZ%变化与一次脉冲式用药总体趋势相似;间断脉冲式用药BZ%在72 h达到峰值后持续保持在20%~30%之间的水平,直至3个周期的用药结束.结论丁酸盐可诱导珠蛋白基因表达,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尤其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胎儿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间断脉冲式用药能够持续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可作为丁酸盐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疾病的理想给药方式.
刘志杰钱新华李西平姚英民
关键词:K562细胞血红蛋白丁酸盐贫血
丁酸钠诱导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对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mRNA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mmol/L诱导后LRPmRMA水平、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NaB诱导可使K562细胞LRP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的增加。
李宁钱新华姚英民
关键词:肺耐药相关蛋白K562细胞株丁酸钠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LRP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卡状核酶基因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抗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自行设计和构建的抗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 ,通过MTT、细胞贴壁克隆形成试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及细胞周期分析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的SKOV3 RZ细胞生长减慢 ,细胞贴壁克隆形成及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 (P <0 .0 0 1)。G1期细胞显著增多 (P <0 .0 1) ,S期细胞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抗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 。
严瑞兰钱新华辛晓燕金明惠宏襄王健王德堂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卵巢癌细胞增殖
丁酸钠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3年
背景与目的: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的过度表达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及提示不良预后的指征之一。本研究探讨丁酸钠(sodiumbutyrate,NaB)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LRP表达的诱导作用,并初步探讨LRP对细胞内阿霉素(adriamycin,ADM)、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浓度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aB作用前后K562细胞LRPmRNA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比较NaB处理前后K562细胞LRP蛋白表达的变化。分别以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NaB处理前后K562细胞内DNR的蓄积和细胞内ADM分布的变化。结果:经2mmol/LNaB处理后较之处理前:①K562细胞的LRPmRMA水平明显增加;②LRP蛋白表达由阴性转为阳性,阳性细胞百分率由1.65%上升到35.81%;③经NaB处理后K562细胞内DNR的蓄积明显减少,细胞内DNR平均荧光较处理前减少了68.36%;④ADM在细胞核内分布明显减少,在细胞浆内分布明显增多。结论:NaB可诱导K562细胞LRP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增加,LRP表达可造成细胞内DNR蓄积减少和ADR由细胞核向细胞浆转移。
李宁钱新华姚英民王志远
关键词:丁酸钠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
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的选择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用24 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色。结论0.2%的硝酸银与氢氧化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2%的硝酸银与碳酸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显像效果。
李西平钱新华姚英民刘志杰刘阳
关键词:DNA银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录像试题在护校临床教学中应用初探
1999年
姚英民陈立明钱新华
关键词:护士临床教学
广州地区198例先天智能发育不全儿童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为了探索小儿先天智能发育不全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 198例先天智能发育不全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 ,发现 6 9例异常核型 ,占受检人数的 34 .85 % ,其中 2 1三体占异常核型的 86 .96 % ,说明染色体异常是小儿先天智能发育不全的重要遗传因素。
姚英民张传仓宋兰林钱新华
关键词: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DOWN综合征
改良的网织红细胞富集法
2004年
目的 探讨改良网织红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 在淋巴细胞分离液中添加泛影葡胺,通过细胞计数、测定总RNA量及采用半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较添加前后从外周血中分离网织红细胞量变化。结果 添加泛影葡胺后,分离细胞总数增加,提取RNA增加,早期红细胞特异的珠蛋白α-mRNA表达量增加。结论 改良后的细胞分离液分离的网织红细胞较以前显著增加。
李西平钱新华姚英民刘志杰刘阳王秉慧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多聚合酶链反应
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中BFU-E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比较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中BFU -E生长情况。方法 :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 (MNC) ,接种于有血清和无血清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 14~ 18d ,观察BFU -E ,并染色鉴定。结果 :有血清中约在培养 14~ 16d集落数达高峰 ,BFU-E为 ( 70 .3± 5 0 .5 ) /10 5MNC ,大部分BFU -E的细胞为 3 0 0~ 5 0 0个 ,小部分集落细胞超过 10 0 0个 ;无血清培养 16~ 18d集落数达高峰 ,BFU -E为 ( 3 6.5± 18.2 ) /10 5MNC ,集落形态与有血清基本相似 ,但集落体积普遍较小 ,细胞数约为 2 0 0~ 3 0 0左右。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时BFU -E数目及BFU -E平均细胞数均较有血清培养中少 ,血清中含有促进BFU
刘志杰钱新华李西平姚英民
关键词:血清BFU-E脐血核细胞红系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