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1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案例分析及用药监护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治疗,对用药方案进行分析,并进行监护。结果不仅使用药安全得到保证,并且患者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并及时建议医师调整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促进了临床用药安全。
- 莫小凤田静宋沧桑李兴德
- 关键词:巴曲酶进展性卒中案例分析
- 我院病区医嘱持续改进情况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点评我院6个科室用药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持续改进方案,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6名临床药师分别对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ICU、肿瘤科6个科室4~9月部分不合理医嘱的改进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总共455例,经过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分析并干预,不合理医嘱在逐渐减少.结论:通过点评医嘱、实施干预、持续改进,我院6个科室用药医嘱合理率显著提高,由95.9%升至98.2%,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积极应自动参加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提供临床用药方案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莫小凤田静
- 关键词:医嘱不合理用药
- 临床药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冠心病慢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0
- 2017年
-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社区高血压、冠心病慢病管理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社区慢病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管理方案,建立社区高血压、冠心病慢病患者用药档案,对患者安全用药认知及慢病用药情况进行调研。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生活习惯等给予两次药学干预,提出药学意见。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意见接受度、血压等改善情况,并对患者用药费用及保健品费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高血压达标率上升,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满意度较高,对药学干预意见的接受度明显提高;患者用药总费用无明显变化,但保健品费用明显下降。结论:临床药师进入社区开展慢病用药管理是扩大临床药学影响的有效路径,能提高慢病患者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对促进社区慢病管理有积极作用。
- 张帆宋沧桑付强莫小凤张阳包金颖
-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慢病管理合理用药
- 硫辛酸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7月使用硫辛酸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使用硫辛酸注射液病历124份,逐项记录用药者的临床诊断、单次用量、用药频次、用药疗程等,并对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4份病历,溶媒配伍、剂量、适应症超说明书分别占8.06%、87.10%、49.19%。结论溶媒配伍、剂量超说明书用药不合理,适应症超说明书部分合理。
- 莫小凤宋沧桑
- 关键词:硫辛酸
-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AECOPD患者营养状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556例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内营养(EN)组36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组45例、肠外营养(PN)组201例、对照组2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免疫、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后各营养支持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N组白蛋白、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PN组血红蛋白较EN组升高(P<0.05);治疗后EN组、EN+PN组总蛋白均较PN组升高(P<0.05)。(2)肝肾功能:治疗后PN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EN+PN组C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各营养组尿素氮(BUN)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肠外营养对患者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杨焕芝田静钱彦华方甜甜蒋潇付强莫小凤伏鸭丽
- 关键词:营养支持急性加重期营养状态
- 云南地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及抗血小板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老年PCI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行PCI术的患者469例,根据是否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分为常规治疗组(238例)和个体化治疗组(231例),个体化治疗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CYP2C19*2或CYP2C19*3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分为正常代谢型组(81例)、中间代谢型组(135例)、慢代谢型组(15例),随访出院1个月时出血事件和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个体化治疗组出院1个月后出血事件明显增加(9.5%vs 5.9%,P=0.031)。个体化治疗组出院1个月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7±4.9)mg/Lvs(11.4±3.7)mg/L,P=0.008]。CYP2C19基因多态性正常代谢型为35.1%,中间代谢型为58.4%,慢代谢型为6.5%。结论根据基因多态性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对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慢代谢型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及降低CRP水平,但可能增加了出血事件。
- 杨锋卢竞前李易张洲张阳莫小凤吕云邹云丞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位基因C反应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