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外科
  • 3篇肋骨
  • 3篇肋骨骨折
  • 3篇骨折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癌手术
  • 2篇食管肿瘤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内固定
  • 2篇固定器
  • 2篇管状
  • 2篇管状胃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对手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建鹏
  • 8篇李卫强
  • 7篇孙林
  • 6篇吴骏
  • 6篇王立杰
  • 5篇王艳瑜
  • 3篇杨海平
  • 3篇陈林
  • 2篇刘洋
  • 2篇郝懿
  • 2篇张振华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外科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心脏手术围术期置入IABP患者36例,其中冠心病27例,瓣膜病8例,左房粘液瘤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死亡10例(27.8%),置入IABP冠心病患者病死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18.5% 与 55.6%,χ^2=4.615,P=0.032).置入IABP后相关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6例(16.7%)、下肢缺血3例(8.3%)、下肢动脉血栓栓塞2例(5.6%)、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5.6%)、急性胰腺炎2例(5.6%)、肠系膜缺血肠坏死1例(2.8%)、消化道出血2例(5.6%)、穿刺处出血3例(8.3%)、发热4例(11.1%)、管路漏气1例(2.8%)、管腔无压力数据1例(2.8%).26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用量减少(t值分别为-22.35、64.41、53.31、-23.82、26.07、14.15,P均〈0.05).结论 IABP能明显提高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效果,积极处理并发症减少IABP引发的死亡.
杨海平郝懿陈林张振华孙林吴骏王立杰李卫强王艳喻张建鹏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
胸骨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体会
2016年
目的 探讨胸骨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28例胸骨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6岁。21例行胸骨骨折加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保守治疗。结果 手术组均治愈,住院时间平均13d,术后12例直接回普通病房,9例去ICU,呼吸机辅助1~2d。保守组平均住院20d,ICU呼吸机辅助4例,时间2~3周,死亡1例。出院后随访1个月~2年,手术组无骨折移位,无长期胸部疼痛,工作能力回复正常。保守组疼痛时间延长,随访多有慢性疼痛及活动后气促。结论 胸骨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早期及远期获益满意,值得推广。
孙林吴骏李卫强王立杰张建鹏
关键词:胸骨骨折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
应用MatrixRIB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肋骨骨折患者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MatrixRIB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肋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科131例严重肋骨骨折患者应用MatrixRIB固定系统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资料收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受伤情况、手术相关细节及术后恢复情况。总结了具体手术经验并分析了患者术后资料、并发症以及远期随访情况。结果共有637(637/891)处骨折被固定。除1例患者出现术后内固定物移位外无其他内固定物障碍。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7.6(7~143)h。所有患者术后胸廓浮动、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6个月有70(70/102)例、87(87/89)例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或回到以前生活方式。结论应用MatrixRIB固定系统固定严重肋骨骨折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顺利。
张建鹏孙林吴骏王立杰李卫强王艳瑜李新振
关键词:肋骨骨折内固定器预后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手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手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手汗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随机安慰剂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行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实验组行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自评,采用手汗症患者生活质量改良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汗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HDSS)、满意度白评得分改善效果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交际、仪态、日常行为、工作和社会心理等五个维度评分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T2—4和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均可作为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手段,相比之下选择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相对更少,建议作为优先考虑的手术方案。
李卫强孙林张建鹏王艳瑜
关键词:胸腔镜外科手术生活质量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否对进一步提高管状胃代食管功能有益。方法:总结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例56例,随机分成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观察组)29例与不缝合纵隔胸膜(对照组)27例,对两组术后近期(1年内)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均为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观察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肝性胸腹水1例(酒精肝),乳糜胸1例,对照组并发吻合口瘘1例;随访1年,观察组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口狭窄6例(P>0.05);观察组有2例并发胸胃综合征,对照组并发胸胃综合征8例(P<0.05),术后3、6个月、1年胸片、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两组均无明显胃排空障碍,观察组胸胃膈上位置有2例扩张,向一侧胸腔侧凸移位,其余病例胸胃呈细管状,牢固置于后纵隔,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局部存在侧凸移位;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并发反流性食管炎(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使管状胃代食管功能得到了有益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张建鹏陈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治疗管状胃
用于CT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包括:躯干固定装置、头颈摆放装置、两个上肢摆放装置;所述躯干固定装置,在进行侧卧位扫描、前俯位扫描、或后仰位扫描时,用于支撑人体躯干,使人体躯干保持固定...
张建鹏刘洋李卫强
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总结食管癌手术中两种管状胃的制作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哪种方法更有优势.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7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机械裁剪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4例(A组),手工缝缩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3例(B组),对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均行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A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B组并发吻合口瘘及胸胃瘘各1例;随访12个月,A组并发吻合口狭窄1例,B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A、B两组均无明显排空障碍,两组膈上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且B组较A组扩张明显,其中B组有3例部分胸胃侧方突入胸腔;A组有1例进食后出现胸胃综合征,B组并发胸胃综合征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3例,反流症状较轻,B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中机械裁剪胃小弯制作管状胃与手工缝缩胃小弯制作管状胃两种方法比较,前者更有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王立杰吴骏张建鹏王艳瑜
关键词:食管肿瘤手术后并发症管状胃重建食管
一种穿刺用皮肤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用皮肤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6)和连接件(8),第一支撑架(1)一端通过连接件(8)与第二支撑架(6)另一端连接,还包括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6)...
张建鹏刘洋李卫强
文献传递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比较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为多发性肋骨骨折选择较优的内固定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胸心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的20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将患者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组(钛板组,105例)和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组(环抱器组,101例),其中钛板组男82例、女23例,年龄23~65(46.5±9.7)岁;环抱器组男83例、女18例,年龄19~63(44.7±10.3)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环抱器组相比,钛板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VAS评分降低、治疗效果好。结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在临床中优势较大,可优先选择使用。
郝懿吴骏王立杰孙林杨海平王艳瑜李卫强张建鹏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
中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老年患者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34例和手术组34例),比较不同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O.05);手术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和/或肺炎发生率、疼痛时间、吸氧治疗时间、胸腔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等与保守组相近(均P〉O.05);对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随访,手术组患者骨折延迟或不愈合率(2.9%和17.6%)以及胸廓畸形率(0.0%和11.8%)显著低于保守组(χ2=3.981和4.250,均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明显减少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其住院时间,该方式短期和长期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李卫强孙林张建鹏王艳瑜
关键词:连枷胸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